高三最后一節(jié)晚自習的鈴聲響時,江硯正在給錯題本包書皮。米白色的牛皮紙裁得方方正正,她用指甲沿著書脊壓出折痕,余光里,陸時的影子在后門框里晃了晃。
“還不走?”他的聲音比平時低些,帶著點晚自習后的沙啞。
江硯把膠帶剪得整整齊齊:“馬上?!敝讣鈩澾^封面時,觸到一個小小的凸起——是上周貼上去的星星貼紙,和陸時筆袋上那個同款,林薇說這叫“不動聲色的同款”。
陸時沒再說話。她聽見他拖椅子的聲音,翻書包的聲音,最后是門軸轉動的輕響。等她抱著錯題本站起來,走廊里已經只剩聲控燈的微光,像被誰打翻了的墨水瓶,漫過空蕩蕩的樓梯。
這本錯題本跟著她快三年了。第一頁記著高一第一次月考的物理錯題,紅筆標注的“陸時解法”旁邊,她用鉛筆描了個極淡的星子。那時她還不知道,這個總考第二的男生,會讓她在往后無數個晚自習里,假裝不經意地核對兩人的錯題本,看他是不是又用了那種“先畫輔助線再列式”的、獨樹一幟的解法。
“他絕對偷看了你的錯題本?!鄙现苣M考后,林薇搶過她的本子翻得嘩嘩響,“你看這道電磁題,他的步驟跟你批注里寫的‘更簡潔思路’一模一樣,連輔助線的顏色都用的紅筆——他平時明明只用黑筆?!?/p>
江硯把本子搶回來,耳尖有點燙。她當然知道,就像知道陸時總在第二節(jié)晚自習去走廊接水,知道他解排列組合題時愛先在草稿紙左上角畫個小三角,知道他上次競賽集訓時,悄悄把自己的臺燈往她這邊挪了兩厘米。
這些事,她都記在錯題本的最后幾頁,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號:△代表他接水的時間,☆是他畫輔助線的角度,還有一行極小的字:“3月17日,他的草稿紙背面,抄了我的作文開頭?!?/p>
高考結束那天,全班去KTV。林薇借著酒勁把江硯往陸時那邊推,正好撞上他舉著果汁走來。玻璃杯里的橘子汽水晃出泡沫,濺在江硯的白T恤上,像朵突然綻開的小黃花。
“抱歉。”陸時遞來紙巾,手指差點碰到她的胳膊。
“沒事?!苯幫笸肆税氩?,看見他T恤口袋里露出半截紙,邊緣有點卷——像極了她抄在錯題本里的那份易錯點清單。
后來有人喊他們去合影,混亂中,江硯的錯題本從包里滑出來。她彎腰去撿時,陸時也伸手過來,兩人的指尖在封面的星星貼紙上碰了一下,像有微弱的電流竄過。
“你的本子?!彼驯咀舆f給她,聲音很輕。
“謝謝?!苯幗舆^時,發(fā)現夾在里面的那張易錯點清單掉了出來,落在陸時的鞋邊。她還沒來得及去撿,就被涌過來的同學擠開了。
再后來,散場時林薇說:“陸時剛才蹲在地上撿了張紙,看了半天,好像是你的字。”江硯摸了摸口袋,清單果然不見了。
大學開學那天,江硯在行李箱的夾層里找到了那本錯題本。翻到最后一頁時,掉出張折疊的紙——正是她丟失的那張易錯點清單。背面用黑筆寫著幾行字,筆鋒和陸時的解題步驟一模一樣:
“江硯易錯點:
1.?物理大題忽略單位換算(見她3月錯題本P27)
2.?英語作文愛用復雜句導致語法錯誤(模仿她的句式寫過,確實容易錯)
3.?……
最后一行,畫著個小小的星星,旁邊寫著:“其實你的解法,我都抄下來了。”
窗外的梧桐葉被風吹得沙沙響,像高三那年晚自習的走廊。江硯把紙夾回本子里,忽然想起KTV那天,陸時口袋里露出的那半截紙,邊緣的卷度和這張一模一樣。
她拿出手機,點開搜索框,輸入陸時考上的那所大學的名字,又默默刪掉。錯題本的封面在陽光下泛著淺黃,那個星星貼紙的邊角有點磨白了,像誰沒說出口的話,藏在密密麻麻的公式里,落滿了時光的灰塵。
后來在某個學術期刊上,江硯看到了陸時的名字。他發(fā)表的論文里,有個解題模型的思路,像極了她當年在錯題本里寫的“非主流解法”。她盯著屏幕看了很久,忽然想起林薇去年說的話:“陸時的室友告訴我,他高考后整理東西,翻到本錯題本,最后幾頁全是你的名字,旁邊畫滿了星星?!?/p>
那天的陽光很好,透過圖書館的玻璃窗落在書頁上,像高三最后一節(jié)晚自習,陸時站在后門框里時,身上落的那點微光。江硯合上書,指尖在封面上輕輕敲了敲,像在跟很多年前那個,把心動藏在輔助線里的自己,說聲遲到的“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