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5年-戰(zhàn)國時期開始
公元前453-403年-三家分晉(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
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齊(齊國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國君+齊國號仍用)
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秦孝公在位時,商鞅主持變法,秦國逐漸強盛)
公元前353年-桎陵之戰(zhàn)(齊國圍魏救趙)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zhàn)(齊國與魏國交戰(zhàn),孫臏“增兵減灶”,魏國慘敗)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zhàn)(趙國與秦國交戰(zhàn),趙括“紙上談兵”,趙國慘?。?/p>
公元前256年-秦國滅周
公元前247年-嬴政繼位,為秦王(13歲登位,22歲親政)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國
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國
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楚國
公元前222年秦國滅燕國、趙國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
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封建王朝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也,秦二世登位(秦國以法家思想治國、刑法嚴苛、刑罰殘酷)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
公元前207年-劉邦進攻咸陽,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年-202年-楚漢之爭(項羽、劉邦爭天下)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公元前180年-157年-漢文帝在位
公元前157年-141年-漢景帝在位
(漢初,修生養(yǎng)息,輕徭薄賦。漢文帝、漢景帝在位時,經(jīng)濟恢復與發(fā)展,史稱文景之治)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在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推恩令、察舉制、鹽鐵官營)
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欲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公元前133年-119年-漢武帝反擊匈奴(任衛(wèi)青、霍去病為將反擊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大片區(qū)域并設武戚、張掖、酒皇、敦煌四郡)
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目的為聯(lián)絡馬孫夾擊匈奴以及加強與西域的聯(lián)系)
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管理西域
公元9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17年-綠林、赤眉農(nóng)民起義(劉秀加入綠林軍)
公元23年-昆陽之戰(zhàn)(劉秀大敗王莽軍隊,王莽新朝被推翻)
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公元25年-57年-劉秀在位,光武中興
公元73年-90年-東漢抗擊匈奴
公元73年-102年-班超出使西域
安瀾談談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與代表人物。
安瀾儒家:孔子創(chuàng)造,以“仁為核心”。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
安瀾道家:老子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源于“道”。莊子,崇尚逍遙自由。
安瀾墨家:墨子創(chuàng)造,提倡節(jié)儉,主張“兼愛”“非攻”
安瀾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
安瀾此外,還有陰陽家、縱橫家、兵家、農(nóng)家等
安瀾然后再談談秦朝的成就
安瀾創(chuàng)立中央集權制度,實現(xiàn)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度量衡,打匈奴,爭百越,統(tǒng)嶺南,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安瀾啊哈哈,我那迷人的老祖宗。^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