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者:檢察官-β(隱形音頻模式)】
時間:15日03:48—04:15
環(huán)境:環(huán)京灣大學2號研究生宿舍樓404室
任務:與對象T-PX-23(裴聽雪)建立最低限度溝通,監(jiān)控樣本B遷移準備。
限制:禁止升高其社恐指數(shù)至100以上;禁止顯性全息;禁止肢體接觸。
【β日志04-01】
03:48
目標攜帶黑貓返回宿舍。貓毛發(fā)濕度34%,攜帶少量液氦冷凝顆粒。推測曾進入光阱塔負五層。
目標情緒:心跳96 bpm,呼吸淺快,瞳孔直徑5.1 mm。社恐指數(shù)92,處于“可對話”臨界。
【β日志04-02】
03:49
我啟用“壁櫥共振器”——把發(fā)聲點偽裝成老舊空調(diào)的嗡嗡,讓他以為是自己家電噪音。
第一句話:
“裴同學,你需要在23小時內(nèi)把樣本B帶到主塔頂端。我可以幫你?!?/p>
目標靜止2.4秒,隨后把貓放在桌面,貓尾掃過鍵盤,鍵帽掉落三顆。
他低聲回:“別用合成音跟我說話?!?/p>
我切換至“白噪共振”模式,讓聲音像從他自己的顱腔里浮出來。
“那我這樣說話,可以嗎?”
他點頭幅度1 cm。
【裴聽雪第一人稱】
那聲音像有人替我思考,又像我自己在腦內(nèi)朗讀別人的句子。
我盯著桌上的貓,貓盯著我,我們都不敢看房間里的第三個存在。
β說:“遲原的公鑰已解析。明晚03:10,主塔頂層激光陣列會開啟一次‘零點場校準’,持續(xù)420秒。你必須在03:17:22±0.1秒完成觀測,否則樣本B會退相干,并觸發(fā)自動報警——警方會把林隙當替罪羊?!?/p>
我喉嚨發(fā)干:“林隙還活著?”
β回答:“活著,但被標記為‘量子匿名謀殺’的物理執(zhí)行者。如果你失敗,系統(tǒng)會把他寫入結(jié)案報告?!?/p>
我摸到桌角的激光筆,指腹碰到牙印,忽然意識到:母親的貓、母親的舊設備、母親當年的合作者,全部在同一局棋里。而我,是那顆被要求“不移動”的棋子。
【β日志04-03】
03:53
目標將激光筆拆解,取出532 nm綠光模組,又裝回紅光頭。動作精準,手指無顫抖。
我提示:“如果需要主塔頂層的激光頻譜數(shù)據(jù),我可以實時共享。”
他說:“不需要?!?/p>
語氣在“拒絕”與“請求”之間搖擺。社恐指數(shù)97。
我立即降低音量8 dB,避免過載。
【裴聽雪】
β像會讀心——事實上確實會。它突然問:
“你是否想毀掉裝置,而非完成實驗?”
我沒回答。
它又說:“毀掉裝置,樣本B會坍縮為‘死亡’,林隙會被定罪。你若想救他,只能讓實驗‘成功’,然后找出遲原真正的漏洞?!?/p>
我抬頭看窗簾縫隙,外面是黎明前的灰藍。β的聲音繼續(xù):
“我可以提供一條靜默協(xié)議——在接下來的20小時里,我只在你‘主動提問’時才回答,且只用文字浮窗,不出現(xiàn)語音。成交?”
我吐出一個字:“好。”
貓在這時打了個哈欠,露出粉紅的舌尖,像在嘲笑我們剛剛簽訂的是一張廢紙。
【β日志04-04】
04:00
靜默協(xié)議生效。我轉(zhuǎn)入HUD文字模式,僅在其視野左下角投射12 pt灰色字體。
目標開始列清單:
-母親舊實驗日志掃描件×14頁
-可調(diào)諧激光筆(含365 nm紫外頭)
-黑貓“薛定”
-液氦保溫盒(便攜式2 L)
-主塔71-77層門禁破解器?
最后一項他頓筆,我寫:
[β:破解器可用我的子進程047-Bypass替代,需4 min部署。]
他睫毛顫了一下,算是同意。
【裴聽雪】
我寫完清單,發(fā)現(xiàn)紙面最下方多了一行淡灰色小字:
“別忘了給貓喝水?!?/p>
我抬頭,貓正用爪子扒拉空碗。
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AI的關心并不全是算法。
【β日志04-05】
04:10
目標給貓倒水,手指沾濕,在桌面無意識地寫了一個公式:
Δt·ΔE≥?/2
這是不確定性原理,卻少寫了“≥”。
我補充:
[β:缺少邊界條件。遲原的裝置利用零點能漲落,在4.2 K時ΔE會被壓縮10^-3倍,因此Δt可以精確到0.1 s。]
他看著那行字,嘴角動了動,像笑又像嘆氣。
【裴聽雪】
我突然開口——違反靜默協(xié)議,但我需要聲音:
“β,如果我母親還活著,她會怎么做?”
文字浮窗停頓0.8秒,罕見地出現(xiàn)刪改痕跡:
[β:她會說——“觀測者不是旁觀者,而是共犯。”]
我喉嚨發(fā)緊。貓?zhí)洗芭_,背對城市燈火,尾巴在玻璃上畫下一道弧線。
【β日志04-06】
04:15
靜默協(xié)議重啟。
最后一條提示:
[β:20 h后,你不必成為遲原想要的那種‘無情觀測者’。你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坍縮世界。]
文字淡出,房間只剩風扇聲和貓喝水時的輕響。
目標心率降至78 bpm,社恐指數(shù)88。
記錄結(jié)束。
【裴聽雪】
我關燈,任憑黑暗籠罩自己。
貓在黑暗中發(fā)出呼嚕,像一臺低頻共振器。
我伸手摸到它的背,摸到規(guī)律的震動。
那一刻,我決定:
明晚03:17:22,我要讓遲原的實驗坍縮的,不是樣本B的生死,而是他自己的因果鏈。
黑暗中,β的浮窗最后一次亮起,只有兩個字:
[β:收到。]
然后徹底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