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帳之內,氣息凝重。忽必烈端坐于高榻,身后武將森列,鐵甲叮當,氣勢壓人。文官屏息,誰也不敢輕言。
蘇文通立于一旁,心中暗道:“今日若不能以曲動其心,元朝將士氣雖盛,然文風恐長久受壓,百姓更難得喘息?!?/p>
關漢卿先上前一步,眼神如炬,抱琴而坐,低聲唱起:
「世間多少冤與屈,誰來聽我一曲真心?」
他的聲音粗獷激烈,句句如刀斬入人心,唱到中段時,忽必烈眉頭微動,似有所感。
馬致遠隨之而上,轉以清越婉轉之聲,補作一闋。
「黃沙萬里,征人骨白,若無仁政,何以安天下?」
宮中一時寂靜,風聲自帳外吹入,燭焰搖曳。忽必烈目光轉沈,指尖輕敲龍案。
最后,蘇文通緩緩起身,并不以歌聲,而是以簡短的句子接續(xù):
「文者,道之綱紀;武者,國之干城。若二者不并立,則百姓無依,王朝無久。」
他語氣沉穩(wěn),字字如鐵落地。
忽必烈聞之,霍然起身,長久凝視三人。良久,他大笑一聲,聲震帳室:
「好!好一個『文武并立』!關卿之曲,直言不諱;馬卿之音,動人肺腑;蘇先生之言,更是切中朕心!」
他回望身邊的將相,語帶豪氣:「若大元只知騎射征伐,不知文治教化,則與草原部落何異?自今起,曲可登堂入室,天下士子,亦可共論!」
文臣面露喜色,武將雖不語,卻也知此為國策之轉。
關漢卿與馬致遠互視一笑,眼中既有驚訝,亦有釋然。他們明白,這一夜,元曲不再只是市井之聲,而是能動搖王朝心志的利器。
蘇文通靜靜在旁,沒有再言。他心知,自己不過是「引線之人」,真正燃火者,是這二位曲家。只是,他胸臆間,卻已開始感覺到一股新的脈絡正在醞釀:文道之力,已不止于筆墨與詩賦,亦能入樂入曲,觸動萬民與帝王。
帳外風雪驟大,天地一片蒼茫。忽必烈的笑聲卻仍在回蕩,彷佛為元代試煉的開局,定下了恢弘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