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暖情苗第一次綻放花苞時,青云宗收到了一份來自“凡人王朝”的厚禮——當朝皇帝親筆書寫的“梅韻千秋”匾額,還有百名工匠耗時三年打造的梅紋銅鐘。送匾額的使臣說,這是為了感謝青云宗的“梅緣”惠及凡間:多年來,梅園的醫(yī)修常下山義診,茶寮的物資接濟了無數災民,連凡人孩童都知道,青云山有兩株護佑眾生的梅樹。
林微帶著弟子們將匾額掛在梅園入口,又把銅鐘安在纏情枝旁。當第一聲鐘鳴響起時,三株梅樹的花瓣突然紛飛,白紫相間的花雨落在使臣與弟子們肩頭,連空氣中的靈力都帶著歡快的波動。使臣激動地跪倒在地,對著梅樹行三叩之禮:“陛下說,愿這鐘聲與梅香一道,護我王朝歲歲平安,護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p>
從此,青云宗多了一個習俗——每年正月初一,都會敲響梅紋銅鐘,鐘聲要連敲十三下,對應著沈清辭與林無燼相守的十三個千年,也祈求新的一年人間無災、歲月靜好。每當鐘聲響起,周邊村落的百姓都會朝著青云山的方向跪拜,梅園里的修士與妖族也會停下手中的事,靜靜聆聽,讓鐘聲帶著梅香,傳遍山川河流。
這年夏天,梅園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畫師。他曾是王朝的宮廷畫師,半生都在畫名山大川,卻始終覺得筆下缺少“溫度”。此次來青云宗,是想畫下三株梅樹,將這份“跨越仙凡的溫暖”留在畫卷里。
老畫師在梅園里住了三個月,每天天不亮就支起畫架,從纏情枝的晨露畫到續(xù)情芽的暮色,從情續(xù)枝的蟬鳴畫到暖情苗的晚風。阿依娜每天會給她送一杯梅花茶,雪團的后代會趴在畫架旁陪他,偶爾有修士路過,會站在遠處靜靜看著,生怕打擾他捕捉梅樹的“神韻”。
畫作完成那日,老畫師將畫卷展開在梅樹下——紙上的三株梅樹栩栩如生,纏情枝蒼勁挺拔,續(xù)情芽舒展溫柔,情續(xù)枝與暖情苗透著生機,白紫花瓣間還藏著細微的光影,像是有微風正在吹動。更奇妙的是,畫卷上的梅樹竟隱隱泛著淡淡的靈力,湊近了能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梅香。
“這不是普通的畫。”林微看著畫卷,眼中滿是驚訝,“您把梅樹的魂韻,都畫進去了?!?/p>
老畫師笑著點頭,眼中滿是滿足:“我畫了一輩子山水,直到見了這三株梅樹,才明白‘神韻’不是山水的形態(tài),是藏在里面的故事與溫度。這畫卷,就送給青云宗吧,讓后人也能看到,這世間曾有這樣一對劍尊,用愛滋養(yǎng)了千年梅香,溫暖了仙凡兩界?!?/p>
林微將畫卷掛在茶寮的墻上,過往的客人都會駐足觀賞。有人說,在月圓之夜,能看到畫卷里的梅樹花瓣輕輕顫動,像是要從紙上飄出來;有人說,對著畫卷許愿,若心意夠誠,能夢見兩位劍尊在梅樹下對練的身影。
日子一天天過去,梅園的故事越傳越遠,連海外的島國修士、極寒之地的妖族,都會不遠萬里來青云宗,只為看一眼三株梅樹,喝一杯梅花茶。他們帶來各地的奇花異草,種在梅園周圍,讓梅園成了修真界最熱鬧的“交流之地”——有人在這里悟透劍道,有人在這里找到伴侶,有人在這里化解恩怨,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種族、跨越仙凡的溫暖。
這年冬天,青云宗下起了罕見的“花雪”——雪花落在梅樹上,與白紫花瓣交織,像是天地間都成了梅園的一部分。林微、阿依娜、阿念帶著弟子們在梅樹下掃雪,突然聽到暖情苗旁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他們走過去一看,發(fā)現暖情苗的根部,竟長出了一株新的幼苗,幼苗的枝干泛著淡淡的金紫光芒,葉片上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鐘鳴聲——像是梅紋銅鐘的聲音,又像是兩位劍尊的輕聲細語。
“是新的‘承情苗’!”阿念驚喜地喊道,“它在回應銅鐘的聲音,在傳承兩位劍尊的溫暖!”
林微蹲下身,輕輕撫摸著新苗的葉片,眼中滿是溫柔:“兩位劍尊,你們看,你們的愛與守護,正在一代代延續(xù),從纏情枝到承情苗,從修真界到凡間,從千年到千秋。這份梅韻,會永遠留在世間,溫暖每一個向往美好的靈魂?!?/p>
雪花落在新苗上,像是在為它蓋上一層溫暖的被子。遠處,梅紋銅鐘的鐘聲再次響起,與梅香、雪花交織在一起,傳遍了青云山,傳遍了凡間,傳遍了每一個有愛的角落。
劍骨纏情,梅韻千秋;
愛跨仙凡,守護永恒。
沈清辭與林無燼的故事,早已不是一段簡單的傳說,而是化作了一種融入歲月的信念——相信愛能跨越生死,相信溫暖能治愈傷痛,相信每一份守護,都能在時光里開出最美的花。
而這青云山的梅園,這一株株不斷生長的梅樹,這一聲聲回蕩的鐘聲,這一杯杯溫熱的梅花茶,都在訴說著:他們從未離開,他們永遠都在,在每一朵綻放的梅花里,在每一陣溫暖的微風里,在每一個心懷愛意的人心里,直到歲月的盡頭,直到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