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里的時間失去了往常的意義。沒有訓練賽,沒有鏡頭,只有窗外天光的明暗交替,標記著時間的流逝。壓抑的安靜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硝煙味。
李靜第二天一早就帶來了裝備:幾臺經過特殊處理、無法追蹤的筆記本電腦,以及一整套嚴浩翔只在電影里見過的加密通訊和網(wǎng)絡滲透工具軟件。她簡短交代了注意事項和幾個需要優(yōu)先嘗試的、與那位評委關聯(lián)的早期產業(yè)投資論壇和內部通訊系統(tǒng)的漏洞入口,便匆匆離開,她需要在外界周旋,穩(wěn)住局面。
重任落在了嚴浩翔和賀峻霖肩上。兩人幾乎是不眠不休地窩在書房里,屏幕幽藍的光映照著他們日益凝重的臉龐。那些看似陳舊的系統(tǒng),防御卻異常刁鉆古怪,顯然背后有高手維護。每一次嘗試入侵都像是在雷區(qū)排雷,精神必須高度集中,汗水時常浸濕他們的額發(fā)。
“不行,這個節(jié)點的防火墻會反向追蹤……”嚴浩翔又一次快速斷開連接,手指因為長時間緊繃而微微發(fā)抖。
“試試從那個已離職的行政助理的社交賬號入手,她七八年前可能用過公司內網(wǎng)權限。”賀峻霖遞過一杯能量飲料,眼睛因為盯著密密麻麻的代碼而布滿血絲,“我分析了她的習慣,密碼可能和她已故寵物的名字有關……”
另一邊,馬嘉祺和丁程鑫則在李靜的遠程指導下,草擬著一份極其謹慎的聲明稿。每一個用詞都反復推敲,既要隱晦地傳遞出困境和堅持,又不能落下任何直接指控的把柄,堪稱在刀尖上跳舞。
“這里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代替‘遭遇威脅’……”
“對‘競技公平性的追求’這句要加重語氣……”
他們從未想過,有一天發(fā)聲需要如此字斟句酌,如同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字戰(zhàn)爭。
張真源、宋亞軒和劉耀文也沒閑著。他們努力回憶著所有與那位評委的交集。
“那次后臺合影,他拍著我肩膀說‘年輕人前途無量’,手好像特別用力,當時覺得是鼓勵,現(xiàn)在想想有點不舒服……”宋亞軒努力描述著。
“第一次聚餐,他好像隨口問過浩翔家里是不是做科技的,當時沒在意……”張真源補充道。
劉耀文則一遍遍在腦子里回放總決賽夜消防通道里林夕和周柯宇的碎片對話,試圖挖出更多“蜂鳥”的線索。
這些碎片被記錄下來,交給嚴浩翔他們,或許能成為破解密碼或尋找切入點的靈感來源。
等待是最大的煎熬。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SDG奪冠黑幕、成員集體失蹤、林夕被綁架、評委涉嫌假賽……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瘋狂刷屏,輿論兩極分化。粉絲們的擔憂和聲援,黑粉的詆毀和質疑,資本操控水軍攪混水……一切都在網(wǎng)絡上激烈碰撞。而他們,風暴的中心,卻只能困在這方寸之地,通過加密線路偶爾窺見一鱗半爪,這種無力感幾乎讓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