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天光透過古墓天窗時,陳鐵柱先醒了。伸手摸向身側(cè),小龍女還睡著,素白的指尖露在錦被外,帶著冬日特有的微涼。他輕輕將她的手攏進被里,用自己的掌心裹住 —— 昨夜守著炭火熬蜜餞到深夜,她的手沾了不少寒氣,此刻指尖還泛著淡粉。?
“醒了?” 小龍女的聲音帶著剛睡醒的軟糯,睜開眼時,眼底還蒙著層水汽,“外面是不是下雪了?雪團昨晚一直在扒門?!?話音剛落,就聽見石室門外傳來雪團輕撓門板的聲音,夾雜著細微的嗚咽,像是在催他們起床看雪。?
陳鐵柱笑著起身,推開石室門,一股冷意裹著雪香涌進來 —— 后園的楓樹已被白雪覆蓋,枝椏上積著厚厚的雪,像綴滿了棉絮,青石板路也被雪埋住,只隱約能看見之前踩出的淺痕。雪團蹲在雪地里,見他出來,立刻搖著尾巴跑過來,爪子在雪上印出小小的梅花印,鼻尖還沾著雪粒。?
“果然下雪了?!?小龍女裹著羊皮襖走出來,呼出的氣息凝成白霧,“我們掃條路到楓苗旁,再給苗根蓋些干草,不然雪化了會凍著根系?!?陳鐵柱點頭,從柴房抱出掃帚和干草,兩人一左一右掃著雪,雪團則在旁邊幫忙,用爪子扒開積雪下的干草,堆在楓苗根部,像個認真的小幫手。?
掃完雪,太陽已升得老高。小龍女去灶房生炭火,陳鐵柱則從儲物室搬出陶罐 —— 里面裝著之前腌的臘肉,是用襄陽送來的豬肉,加了楓糖和香料腌的,晾在通風處已有半月,此刻泛著油亮的醬紅色?!敖裉彀雅D肉熏了,再做些臘魚,冬天能當菜吃,也能給郭靖大俠他們送些?!?
小龍女端著剛煮好的蜜餞走過來,瓷碗里的蜜餞泛著琥珀色,是用野果和玉蜂漿熬的,甜香漫過整個庭院:“熏肉的炭火要溫,別烤焦了,我在灶房留了火種,等會兒我們一起熏?!?她遞過碗,喂給陳鐵柱一塊蜜餞,指尖不經(jīng)意碰到他的唇,兩人都愣了愣,臉頰瞬間泛起暖意,連冬日的冷意都淡了幾分。?
正說著,楊過抱著短劍跑出來,身上還沾著雪粒:“鐵柱哥!龍姑娘!我練劍給你們看!” 他站在雪地里,拔劍出鞘,劍影在雪光中劃出淡白弧光,比深秋時穩(wěn)了許多 —— 這段時日每日勤練,“玉女穿梭”“推山掌” 已練得有模有樣。小龍女笑著點頭,偶爾出聲指點:“手腕再沉些,劍招要連貫,別慌?!?
陳鐵柱則在旁看著,見楊過練得出汗,便遞過帕子:“歇會兒再練,冬天出汗容易著涼,先吃塊蜜餞補補力氣?!?雪團立刻跑過去,叼著楊過的衣角往石桌方向拉,像是在幫著勸他休息,惹得眾人都笑起來。?
午后,雪漸漸停了。遠處傳來馬蹄聲,雪團突然豎起耳朵,對著石門方向低吼。陳鐵柱剛要去看,就聽見魯長老的聲音:“陳少俠!龍姑娘!送年貨來啦!” 推開門一看,魯長老牽著馬,馬背上馱著兩個大包袱,里面裝著襄陽的臘肉、新磨的面粉,還有黃蓉親手做的年糕,“郭大俠說冬天古墓冷,讓我們送些吃食來,還說開春后要帶郭芙來學熬蜜餞呢。”?
小龍女趕緊接過包袱,往魯長老手里塞了罐剛熬的蜜餞:“多謝你們跑一趟,這蜜餞您帶回去,給郭靖大俠和黃夫人嘗嘗,是用野果做的,比去年的更甜?!?陳鐵柱則從儲物室搬出兩罐熏好的臘肉:“這是我們熏的,您帶些回襄陽,讓兄弟們也嘗嘗古墓的手藝。”?
送魯長老離開后,暮色已濃。石室里的炭火燃得正旺,楊過坐在火邊,幫著剝栗子,雪團趴在他腳邊,等著他時不時遞來的栗子仁。小龍女坐在石桌旁,將襄陽送來的面粉倒進瓷盆,準備做年糕:“加些楓糖進去,比普通年糕更甜,楊過也愛吃。”?
陳鐵柱走過去,幫她揉面,指尖帶著炭火的暖意,揉得面團格外柔軟:“等年糕蒸好,我們留些當宵夜,剩下的晾起來,春天吃也好吃?!?兩人配合著揉面、蒸糕,動作默契得像演練過無數(shù)次 —— 從重陽宮到萬骨窟,再到如今的古墓日常,這份默契早已融入彼此的舉手投足間。?
夜?jié)u深,年糕的甜香漫滿石室。眾人圍坐在炭火旁,楊過捧著瓷碗,吃得滿嘴甜香,雪團則蹲在他腳邊,舔著碗邊殘留的糕屑。小龍女靠在陳鐵柱肩上,看著滿墻的紙鶴 —— 有秋日的楓葉紙鶴,有暮春的槐花紙鶴,還有今日新折的雪花紙鶴,在燭火下輕輕晃,像滿墻的星星。?
“開春后,我們把楓苗再種些到山腳下吧。” 小龍女輕聲說,指尖拂過陳鐵柱的掌心,“等秋天,漫山都是紅楓,郭靖大俠他們來賞楓,就能在楓樹下吃楓糖糕了?!?陳鐵柱點頭,握緊她的手,內(nèi)息悄悄暖著她微涼的指尖:“好,再搭個木亭,夏天能乘涼,冬天能看雪,楊過練劍累了,也能在亭里歇腳?!?
楊過抬起頭,嘴里還嚼著年糕:“我也要幫忙搭亭!還要在亭柱上刻紙鶴!雪團也能幫忙叼釘子!” 雪團似是聽懂了,蹭了蹭他的手,發(fā)出歡快的叫聲,惹得兩人都笑起來。?
燭火晃動,炭火噼啪作響,石室里滿是甜香與暖意。陳鐵柱看著身邊的小龍女,看著興奮的楊過,看著乖巧的雪團,心里滿是踏實 —— 這便是他此生最想要的日子,沒有江湖風雨,只有冬雪、炭火、甜糕,還有身邊人的陪伴。窗外的雪又開始下了,落在楓枝上,輕輕簌簌,像在為這份溫暖的日常,奏著最溫柔的樂章。?
次日清晨,雪停了。陳鐵柱和小龍女在楓苗旁堆了個雪人,楊過給雪人插上紙鶴當翅膀,雪團則在雪人旁轉(zhuǎn)圈,像是在守護著它。陽光透過雪層灑下來,落在雪人身上,泛著淡淡的金光,也為這座古墓,為這段溫暖的故事,續(xù)寫著新的希望 —— 春天不遠了,楓苗會再長高,紙鶴會再添新的,而他們的羈絆,也會像這冬日的炭火,永遠溫暖,永遠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