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未穿透云層,養(yǎng)心殿外的內(nèi)侍就捧著一封染血的軍報,跌跌撞撞地跑來。墨寒笙與太子剛到殿門口,就聽到皇帝壓抑的怒喝聲,二人對視一眼,快步走了進去。
“父皇!”太子上前一步,見皇帝手中的軍報邊緣沾著暗紅血跡,心頭一緊,“雁門關(guān)那邊出事了?”
皇帝將軍報扔在案上,指節(jié)泛白:“北境王動手了!三天前他以‘清君側(cè)’為名,突襲雁門關(guān),守將拼死抵抗,卻還是被他攻破了城門!現(xiàn)在他正帶著五萬兵馬,往京城方向趕來,最多五日,就能抵達城下!”
墨寒笙撿起軍報,目光掃過“雁門關(guān)破,守將戰(zhàn)死”的字樣,心臟猛地一沉。雁門關(guān)是京城最后的屏障,如今屏障已破,北境王的兵馬暢通無阻,京城危在旦夕。
“父皇,兒臣請求即刻前往京郊布防!”太子躬身請命,語氣堅定,“京郊有三道防線,只要我們守住第一道,就能為京城爭取時間,再調(diào)周邊州府的兵馬前來支援!”
皇帝點頭,眼中滿是期許:“好!朕給你三萬禁軍,務必守住京郊防線!寒笙,你留在這里,協(xié)助朕調(diào)度糧草,安撫百姓,還要提防京城內(nèi)的余黨作亂?!?/p>
“兒臣遵旨!”二人齊聲應下,轉(zhuǎn)身分頭行動。
墨寒笙剛走出養(yǎng)心殿,就見林姑姑帶著幾名忠勇侯府的舊部趕來,他們身著鎧甲,手持長刀,神色肅穆。“小殿下,臣女已召集了三百名忠勇侯府的舊部,都是當年跟著父親征戰(zhàn)過的老兵,愿隨殿下守護京城!”林姑姑躬身行禮,語氣鏗鏘。
墨寒笙心中一暖,看著眼前的老兵,他們雖已兩鬢斑白,卻依舊眼神銳利。他拱手道:“多謝林姑姑,有你們相助,京城定能守??!”
他將老兵們交給暗衛(wèi)統(tǒng)領(lǐng),讓他們負責巡查京城街巷,防止有人趁機作亂。隨后,他又趕往內(nèi)務府,親自督辦糧草調(diào)度——京中禁軍加上百姓,每日需消耗大量糧草,絕不能出半點差錯。
內(nèi)務府的庫房里,總管太監(jiān)正指揮著宮人搬運糧草,見墨寒笙進來,連忙上前:“小殿下,糧草已備好,足夠支撐半個月。只是……周邊州府的糧草還沒到,恐怕?lián)尾涣颂??!?/p>
“再派十隊人馬去催,務必讓他們?nèi)罩畠?nèi)將糧草送到!”墨寒笙沉聲道,“另外,打開糧倉,給京中百姓分發(fā)糧食,告訴他們,朝廷定會守住京城,讓他們安心?!?/p>
總管太監(jiān)領(lǐng)命而去。墨寒笙站在庫房中,看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心中稍安??伤溃@只是暫時的,若太子守不住京郊防線,再多的糧草也無濟于事。
傍晚時分,京郊傳來第一封戰(zhàn)報——太子在第一道防線與北境王的兵馬展開廝殺,雙方傷亡慘重,但太子暫時守住了防線。墨寒笙剛松了口氣,第二封戰(zhàn)報又接踵而至:北境王分兵繞過第一道防線,突襲了第二道防線,防線已破,太子正率軍往第三道防線撤退。
“不好!”墨寒笙猛地站起身,“北境王這是想包抄太子的后路!”他立刻召集暗衛(wèi),“備馬!帶五百暗衛(wèi)隨我去京郊支援太子!”
春桃連忙拉住他:“殿下,您身上還有傷,而且父皇讓您留在京城調(diào)度,您不能去??!”
“現(xiàn)在不是管這些的時候!”墨寒笙甩開春桃的手,眼神堅定,“太子若出事,京城就完了!我必須去!”
他翻身上馬,帶著五百暗衛(wèi)往京郊趕。夜色漸濃,路上隨處可見逃亡的百姓和受傷的士兵。墨寒笙心中焦急,不斷催促馬匹加速,終于在午夜時分趕到了第三道防線。
防線之上,太子正手持長槍,與北境王的士兵廝殺,身上已沾滿鮮血?!盎市?!”墨寒笙大喊一聲,帶著暗衛(wèi)沖了上去。暗衛(wèi)們個個武功高強,很快就殺開一條血路,沖到太子身邊。
“寒笙,你怎么來了?”太子見他趕來,又驚又喜,“京城那邊……”
“京城有林姑姑和老兵們守著,暫時安全?!蹦辖舆^一把長刀,與太子背靠背抵抗敵人,“我們得守住這道防線,等周邊州府的援兵趕來!”
北境王的兵馬源源不斷地沖上來,防線搖搖欲墜。墨寒笙肩頭的舊傷被撕裂,鮮血浸透了鎧甲,卻依舊咬牙堅持。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馬蹄聲——是周邊州府的援兵到了!
“援兵來了!”太子大喊一聲,士氣大振。北境王的士兵見援兵趕到,頓時慌了陣腳,開始往后撤退。
墨寒笙抓住機會,下令追擊:“殺!別讓他們跑了!”
雙方又廝殺了半個時辰,北境王的兵馬終于潰敗,往雁門關(guān)方向逃去。太子和墨寒笙站在防線之上,看著遠去的敵軍,終于松了口氣。
“我們守住了。”太子拍了拍墨寒笙的肩膀,聲音沙啞。
墨寒笙點頭,嘴角露出一絲疲憊的笑容??伤溃@只是暫時的勝利,北境王還在雁門關(guān),只要他沒死,就還會卷土重來。
次日清晨,墨寒笙與太子帶著援兵返回京城。皇帝親自在城門口迎接,見他們平安歸來,眼中滿是欣慰:“好!好!你們守住了京城,守住了大胤的江山!”
墨寒笙躬身行禮:“父皇,北境王雖退,但仍在雁門關(guān),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兒臣請求率軍前往雁門關(guān),徹底平定叛亂!”
皇帝沉默片刻,點頭道:“好!朕給你五萬兵馬,再讓林姑姑率忠勇侯府的舊部協(xié)助你。記住,務必活捉北境王,讓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墨寒笙接過兵符,目光堅定。他知道,前往雁門關(guān)的路充滿危險,但他必須去——為了母親的在天之靈,為了忠勇侯府的冤案,為了大胤的江山,他必須徹底平定這場叛亂,讓天下恢復太平。
離開京城的那天,陽光正好。墨寒笙騎著駿馬,率領(lǐng)五萬兵馬,身后跟著林姑姑和忠勇侯府的舊部。他回頭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心中默念:皇兄,父皇,等著我,我定會平安歸來,還大胤一個真正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