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寂的過去,并非始于青燈古佛,而是始于塵世邊緣的一次慈悲拾取。
一名棄嬰,被遺棄在一座深山古剎的門口。更為不幸的是,他天生目盲,雙眼無法看見世間萬物。然而,寺中的老方丈以慈悲為懷,將他收養(yǎng),賜予法號“玄寂”。他在晨鐘暮鼓、梵音裊裊中長大,寺廟便是他的家,佛法便是他的啟蒙。
然失去了視覺,但上天似乎給予了他另一種補(bǔ)償——極其強(qiáng)大的感知力。他的聽覺、嗅覺、觸覺以及對能量波動的感應(yīng)遠(yuǎn)超常人。他能“聽”到風(fēng)的形狀,“聞”到情緒的冷暖,“觸摸”到生命的流動,“感知”到妖邪的污穢。在他獨特的心眼中,世界以另一種更加本質(zhì)、更加清晰的方式呈現(xiàn)。因此,他行動并無太多障礙,甚至比許多明眼人更能洞察細(xì)微。
玄寂雖身在空門,卻心懷眾生。寺廟山腳下有一個村莊,村民時常供養(yǎng)寺廟,彼此關(guān)系和睦。一日,強(qiáng)大的妖物襲擊了村莊。寺中武僧出動救援,年輕的玄寂雖無視覺,卻憑借超凡的感知,精準(zhǔn)地定位妖物,并以精湛的武學(xué)和佛法修為與之搏斗。
那一夜,他守在山道與村莊交界處,如同不可逾越的磐石,與眾多妖物奮戰(zhàn)至天明。佛珠染血,僧袍破損,他周身佛光與妖血交織,腳下倒伏著眾多妖物的尸體,最終成功阻止了妖物群沖入村莊腹地。
然而,當(dāng)黎明到來,幸存的村民和趕來的官府人員看到的,卻是一個站在妖物尸堆中、渾身浴血、雙目空洞的盲眼和尚??謶謮哼^了理智,偏見蒙蔽了真相。有人開始散布謠言,說他是“妖僧”,說他與妖物是一伙的,內(nèi)訌才導(dǎo)致如此場面,甚至說他那雙瞎眼就是與妖魔交易的證明!
百口莫辯。他感知到周圍人們的恐懼、厭惡和指責(zé),那種冰冷的情緒比妖物的利爪更傷人。他試圖解釋,但他的“感知”無法作為證據(jù),他盲眼的模樣在恐慌的村民眼中反而成了“詭異”的佐證。他很快被當(dāng)作“殺人犯”和“妖邪同黨”抓了起來。
就在他即將被問罪之時,云懷光因追查這群妖物的來源而途經(jīng)此地。云懷光修為高深,且見識廣博,他仔細(xì)勘察了現(xiàn)場殘留的氣息和痕跡,又與玄寂進(jìn)行了一番長談。
云懷光看到了真相。他看到了這個年輕盲僧搏殺妖物時留下的純粹佛力,感知到了他心中并無半分邪念,只有守護(hù)眾生后的疲憊與此刻被誤解的悲涼。
云懷光力排眾議,站出來為他作保,并對他說:“小師父,我清楚你做這一切的目的,你是個善良的人。 這世間的眼睛有時反而看不清真相,而你的心,比許多明眼人都要清明?!?/p>
這句話,如同暖流,融化了玄寂心中的冰霜。
前行之路: 經(jīng)此一事,玄寂雖洗刷了冤屈,但也看透了世間的無常與人心的復(fù)雜。他并未因此怨恨村民,反而更加堅定了修行和救世之心。他離開了那座從小長大的寺廟,開始了云游之路,以他獨特的方式鋤強(qiáng)扶弱、降妖除魔。
最終,他與云家建立了深厚的聯(lián)系,時常相助。他變得更加內(nèi)斂、平和,如同深潭凈水,映照萬物而不為所動。他那雙無法看見的眼睛,卻能洞穿虛妄,直指本心。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眼見為實”的一種超越,是對善良與堅持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