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半塘村勤勞的村民們早已扛著農(nóng)具出門,開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
直到一名路過的村民“哎呀”一聲,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村口躺著一個小少年,正是前不久話題中心的主人公——秦清林
他不知道已經(jīng)躺在那多久了,頭發(fā)粘在額頭和脖子上,身上的衣服也是貼合在身上的,看起來就像是渾身濕透后躺在這,又由于時間太久水分又蒸發(fā)了
渾身臟兮兮的,衣物上粘著水邊獨有的淤泥,身上還有一股魚味
結(jié)合上村里無人不知他喜歡人魚的事,不少人覺得他是被人魚救了,一路拖到了這,還有一部分人覺得只是單純的掉進河里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著,而被圍在中間的小少年緩緩睜開了眼,有些茫然的看著周圍熟悉的人,又看了看周圍的景色,確定自己這是回來了
村民們見人醒了也不想搭話招晦氣,也就一哄而散,很快,村口又只剩下了他一個人,要不是地上亂七八糟的腳印,估計還以為是幻覺吧
秦清林對于這種四周空無一人的情況早已習(xí)慣,自己爬起來回到了空無一人的家,
總感覺嘴里有股怪味,于是先簡單洗了個澡順便漱口,換了身衣服,把鍋里已經(jīng)餿了的饅頭丟掉,重新做了一些
也就比灶臺高一點的小人兒端了把椅子,熟練的給自己做的食物
將這種未發(fā)酵的實心饅頭放在鍋里蒸上,坐在灶臺旁發(fā)起了呆
自己這樣肯定是被人救了的,并且還被送到了村口,肯定不是什么野生動物
而且被送到村口…代表應(yīng)該是有腿的,應(yīng)該不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人魚,心中有些許失望
想到那個擋住月光的身影,努力回想著細節(jié),
看身形和自己差不多大,其余的過于模糊,記不清了,畢竟當(dāng)時缺氧快要昏迷,能記清才怪
而且剛醒來時看村民的樣子,應(yīng)該也不是村民救的自己……難道是隔壁村的人?可為什么會繞個大圈去到河邊,還將自己送到半塘村口呢?難道是認識自己嗎?還只是就近丟了個村子?
秦清林百思不得其解,恰好時候差不多了,開了鍋,用筷子戳了戳,確認里面的饅頭熟了,
用火筴倒騰了兩下,弄小了火,又用兩塊樹皮包著蒸屜兩側(cè),拿出來晾涼,屋內(nèi)蒸汽彌漫,滿是糧食的香氣,讓他原本惴惴不安的心也穩(wěn)定下來了些
捏起了個饅頭,吹了兩口熱氣,饑腸轆轆的他,有些狼吞虎咽的將饅頭塞進嘴里,沒多大的饅頭很快就被吃了個精光
好在這次做了很多,將家里剩余的米粉全都拿來做饅頭了,又吃了一個安慰空曠的腸胃,這才用飯罩將蒸屜上剩余的饅頭都蓋住,防止被蒼蠅糟蹋
做完一切之后才感覺腦袋有點暈乎乎的,渾身濕透,再加上晚上在地上躺了一夜,只發(fā)了點低燒已經(jīng)運氣很好了,沒舍得漱口,帶著一嘴的谷物香陷入了夢鄉(xiāng)
一覺睡到了夜晚,醒來時整個人都清爽多了,別人家都已經(jīng)早早的熄了燈,而他卻收拾一通,準(zhǔn)備出門,
這次已經(jīng)準(zhǔn)備充足,體力充沛,吃飽喝足,還用干凈的布將剩下的饅頭都包了起來,可以路上吃
趁著夜深人靜,再次悄悄出發(fā),憑借著記憶走在夜晚的山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