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書簽在展示架上擺了不過三天,就被來書店的客人悄悄帶走了大半——有人夾在剛買的詩集里,有人小心收進筆記本,還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非要把書簽送給巷口修自行車的爺爺,說“讓爺爺修車時也能聞到桂花香味”。
溫詩祁整理書架時,發(fā)現(xiàn)最上層那本《城南舊事》里夾著張陌生的便簽,字跡歪歪扭扭,是個孩子寫的:“溫姐姐,我拿走了一張畫著書店的書簽,以后我每周都來看書,能把我的故事也留在書店里嗎?”末尾畫了個小小的笑臉,旁邊還沾著點桂花碎屑。
她把便簽遞給宋亞軒時,風鈴正好又響了。這次進來的是個穿藏青色毛衣的男人,手里捧著個牛皮紙包,額角沾著點風塵,目光先落在展示架上的舊信和《繁星·春水》上,又轉向吧臺邊的青花瓷瓶——瓶里的桂花枝還沒謝,細碎的金黃花瓣浮在水面上。
陳越請問,這里還收舊書嗎?
男人聲音溫和,把紙包放在吧臺上,慢慢打開,里面是幾本包著牛皮紙封皮的舊書,最上面一本是1987年版的《平凡的世界》,扉頁上寫著“贈阿寧,愿你永遠有直面生活的勇氣”,落款是“老巷書店 李”。
溫詩祁愣了愣,指尖輕輕碰了碰那行字
溫詩祁您認識李奶奶?
男人點頭,眼里泛起些暖意
陳越我叫陳越,二十年前在這附近讀高中,常來書店蹭書看。那時候我家里條件不好,冬天總穿不暖,李奶奶見我總縮在角落看書,就把她兒子的舊毛衣拿給我,還在這本書里夾了張五十塊錢,讓我買些熱乎飯吃。
他頓了頓,從包里拿出個小鐵盒
陳越這是當年李奶奶給我的毛衣扣子,我一直留著,這次回來,就是想把這些舊書送回來,也算還了當年的情。
宋亞軒接過鐵盒,打開一看,里面放著顆磨得有些發(fā)亮的黑紐扣,旁邊還壓著張泛黃的紙條,上面是李奶奶娟秀的字跡:“讀書能暖人心,天冷了,別凍著?!?/p>
溫詩祁李奶奶去年還跟我們念叨過,說有個總穿單衣來蹭書的小伙子,后來考上了外地的大學,不知道現(xiàn)在怎么樣了。
溫詩祁把陳越帶來的舊書一本本擺開,發(fā)現(xiàn)每本書里都夾著李奶奶的小批注——《平凡的世界》里夾著“苦難里也能長出花來”,《繁星·春水》的某一頁寫著“溫柔是最有力量的東西”,連一本舊版的《唐詩三百首》里,都有她畫的小小的桂花。
陳越翻到《唐詩三百首》里那頁桂花時,忽然笑了
陳越我記得當年我總在這頁折角,因為李奶奶說,這頁的‘人閑桂花落’,跟巷口的桂樹最配。
陳越后來我去外地讀大學,每年秋天都想,要是能再聞聞書店的桂花香就好了。
正說著,林墨背著畫板跑了進來,身后跟著小滿和阿柚,手里還舉著張剛畫好的畫
小滿溫姐姐!你看我們畫的‘書店故事圖’!
畫紙上,李奶奶站在桂樹下遞書給穿單衣的少年,蘇晚在展示架前讀舊信,孩子們圍著吧臺做書簽,連那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送書簽給修自行車爺爺?shù)膱鼍?,也被畫在了角落?/p>
陳越看著畫,眼眶微微發(fā)紅
陳越這畫里的少年,像極了當年的我。
他從包里拿出筆,在畫的空白處添了幾筆——是個穿藏青色毛衣的男人,手里捧著舊書,站在書店門口,旁邊寫著“陳越來還債,也來赴一場桂花約”。
溫詩祁忽然想起什么,從展示架上拿下蘇晚留下的筆記本,翻開到空白頁
溫詩祁陳大哥,你也寫點什么吧,就當給李奶奶寫封‘回信’,也給后來的客人留個故事。
陳越接過筆,認真地寫著:“二十載春秋,桂花依舊,書店依舊。當年您給的溫暖,我記了一輩子,如今把舊書送回來,只愿這份溫暖能接著傳給更多人?!睂懲辏衷谂赃叜嬃祟w小小的紐扣,和鐵盒里的那顆一模一樣。
傍晚關店時,宋亞軒把陳越帶來的舊書擺在了《繁星·春水》旁邊,又把那顆黑紐扣放進小木盒里,和蘇晚母親的信、李奶奶的照片放在一起。溫詩祁則把陳越添畫的“書店故事圖”掛在了《巷口秋桂圖》旁邊,兩張畫里的桂樹遙遙相對,像是在訴說著跨越時光的溫柔。
風從巷口吹進來,帶著桂花的甜香,吹動了書架上的舊書,也吹動了展示架上的便簽和筆記本。溫詩祁靠在宋亞軒身邊,看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忽然覺得,老巷書店就像一個裝滿了時光的寶盒,每一封舊信、每一本舊書、每一張便簽,都是別人留下的溫暖,而這些溫暖,又會變成新的光,照亮每個走進來的人。
溫詩祁明天,我們?nèi)タ纯蠢钅棠贪桑?/p>
溫詩祁輕聲說
溫詩祁把蘇晚和陳越的故事告訴她,她肯定會很開心。
宋亞軒點頭,從口袋里拿出兩塊桂花糕,一塊遞給她,一塊自己咬了一口
宋亞軒好啊,再帶些張奶奶做的桂花糕,讓李奶奶也嘗嘗今年的桂花香。
桂花的甜香在嘴里散開,溫詩祁看著宋亞軒的側臉,又看了看滿店的暖光,忽然覺得,這樣的日子,就像巷口的桂樹一樣,簡單、溫暖,卻滿是希望。而老巷書店的故事,還會在這樣的日子里,繼續(xù)生長,繼續(xù)開花,繼續(xù)溫暖著每一個路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