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作業(yè)的分工明確后,仿佛一塊石頭暫時落了地。大家各自埋頭研究自己負責的部分,郵件往來成了主要的溝通方式——盡管這方式在林知夏看來,既復古又低效,尤其是對著傅之恒那公事公辦、措辭精準得如同機器生成的郵件時。
他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他人提交部分里的邏輯漏洞或論據(jù)不足,毫不留情,且從不說一句客套話。王璐和李希私下叫苦不迭,連好脾氣的沈薇薇都忍不住跟林知夏抱怨:“他給我的修改意見比我自己寫的內容還多……”
林知夏作為總協(xié)調和最終整合人,壓力更大。她不僅要修改自己的部分,還要消化傅之恒那些尖銳的批評,轉述給其他組員,并努力安撫大家的情緒。
這天晚上,她對著電腦屏幕,手指煩躁地抓了抓頭發(fā)。傅之恒剛剛回復了她整合后的初版提綱,通篇的紅色批注幾乎覆蓋了原文。
“此處的過渡生硬,缺乏因果關聯(lián)?!?/p>
“這個例證不足以支撐前面的論點,建議替換為《安定城樓》中的相關詩句?!?/p>
“結論部分重復了引言的觀點,沒有遞進和升華?!?/p>
……
林知夏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專業(yè),要就事論事。她不得不承認,他的大部分意見都切中要害,讓報告的邏輯更嚴謹。但這個過程,實在讓人憋屈。
她嘗試按照他的意見修改,卻在“莊生曉夢迷蝴蝶”一句的深度解析上卡了殼。傅之恒批注說這里的解讀流于表面,未能聯(lián)系李商隱其他詩作中類似的夢境意象進行互文分析。
互文分析?林知夏知道這個概念,但具體要怎么做,從哪些詩入手,她一時毫無頭緒。圖書館的數(shù)據(jù)庫雖然強大,但檢索起來如同大海撈針,效率極低。
眼看 deadline 臨近,組員們修改后的部分還沒交齊,她自己這里又卡住,一種焦灼感油然而生。
時間已過晚上十一點,宿舍里靜悄悄的。趙婷婷戴著耳機追劇,沈薇薇已經(jīng)睡下。臺燈的光暈下,只有林知夏還對著屏幕苦苦思索,眉頭緊鎖。
她嘗試了幾種思路,都覺得不滿意。煩躁和困倦一起襲來,她幾乎想要放棄,明天再說。
但一想到傅之恒那張毫無表情的臉和他可能給出的、毫不留情的“評價”,她那點不服輸?shù)膭蓬^又被激了起來。
不能讓他看扁了。
鬼使神差地,她拿起了手機。指尖在通訊錄里滑動,最終停在了那個只通過一次話的號碼上。
傅之恒。
這么晚了,打擾他合適嗎?他會不會覺得她很蠢,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
但……他是組員,而且是最核心的那個,他有責任幫忙解決難題,不是嗎?林知夏給自己找著理由。
猶豫再三,焦灼和對高質量完成作業(yè)的渴望最終戰(zhàn)勝了那點微妙的尷尬和自尊心。她咬了咬牙,按下了撥號鍵。
電話響了很久,就在林知夏以為不會有人接、準備掛斷時,那邊終于接通了。
背景音異常安靜,甚至能聽到輕微的、有規(guī)律的鍵盤敲擊聲。
“喂?!彼穆曇敉高^聽筒傳來,依舊清冷,但沒有絲毫不耐煩,仿佛深夜接到電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喂,傅之恒同學,我是林知夏?!彼穆曇粢驗榫o張和不好意思,聽起來有點干巴巴的,“不好意思這么晚打擾你,關于報告里‘莊生曉夢’那一部分的互文分析,我有點……不太確定該怎么深入。你之前批注提到的方向,能再具體一點嗎?或者,有沒有哪些具體的篇目建議我參考?”
她一口氣說完,屏住呼吸等待回應。生怕聽到一句冰冷的“這個問題很簡單,你自己查資料”或者“郵件里已經(jīng)寫得很清楚”。
電話那端沉默了幾秒,只有鍵盤聲輕輕響著。林知夏幾乎能想象出他對著電腦屏幕微微蹙眉的樣子。
就在她以為他不想理會時,他的聲音再次響起,平穩(wěn)無波,聽不出情緒:“你現(xiàn)在方便收文件嗎?”
“???方便?!绷种你读艘幌?,連忙回答。
“郵箱。”他言簡意賅。
林知夏報上自己的郵箱地址。
“稍等?!彼f完,電話那頭傳來更密集的鍵盤敲擊聲,以及鼠標點擊的聲音。他似乎是在檢索和打包文件。
林知夏握著手機,安靜地等著,心里有點莫名的忐忑和……一絲奇異的期待。
大約兩三分鐘后,他的聲音再次傳來:“發(fā)了。”
幾乎同時,林知夏的電腦提示收到了新郵件。她點開,是傅之恒發(fā)來的。附件是一個壓縮包,郵件正文只有一句話,堪稱模板:“相關文獻及分析思路參見附件?!?/p>
“收到了嗎?”電話那頭問。
“收到了!謝謝!”林知夏連忙道謝,心里有點感激,又因為他這過于公事化的態(tài)度而覺得這感謝有點無處著落。
“嗯?!彼麘艘宦?,似乎就準備結束通話。
“那個……”林知夏急忙開口,帶著幾分真誠的歉意,“真的不好意思,這么晚還打擾你?!?/p>
“沒事?!彼D了頓,似乎思考了一下,然后補充了一句,語氣依舊平淡,但內容卻出乎林知夏的意料,“有問題可以問?!?/p>
林知夏怔住了。她沒聽錯吧?這座冰山……居然說“有問題可以問”?
雖然聽起來更像是“別在最終成果上拖后腿”的另一種表達,但比起之前冷硬的“低效的民主不如高效的正確”,這簡直算得上是……溫和?
“哦……好,謝謝?!绷种囊粫r不知該作何反應。
“還有事嗎?”他問。
“沒,沒有了。你早點休息。”
“嗯?!彼麘艘宦?,然后掛斷了電話。
聽筒里傳來忙音,林知夏卻握著手機,有些沒回過神來。
她點開那個壓縮包,里面是七八篇精心篩選過的PDF文獻,都是關于李商隱夢境詩意象研究的權威論文,甚至還有兩篇是外文期刊文章。每篇文獻的關鍵部分都被高亮標出,旁邊還有寥寥數(shù)語但極其精辟的批注,直指核心觀點。最后還有一個單獨的文檔,羅列了三四條清晰具體的分析思路和可引用的詩句范例。
這簡直是一份價值千金的救命指南!
林知夏看著這些資料,心情復雜極了。
傅之恒這個人,真是矛盾的綜合體。說話能氣死人,做事卻靠譜得驚人。冷漠得不近人情,但在你需要專業(yè)幫助時,又毫不藏私,效率高得可怕。
她甩甩頭,拋開雜念,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那些文獻。有了方向,思路瞬間清晰起來,之前的卡殼豁然開朗。
她沉浸其中,不知不覺又工作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圓滿地解決了那個難題,將修改好的部分保存下來。
關上電腦,伸了個懶腰,她才感到濃濃的倦意襲來。
躺到床上,黑暗中,她望著天花板,腦海里卻莫名閃過電話里他那句平淡的“有問題可以問”,還有鍵盤敲擊的背景音。
他好像……總是在工作?那么晚了,還在敲代碼嗎?
這個人,難道是個不需要睡眠的學習機器?
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好奇和一點點……微乎其微的改觀,林知夏沉沉睡去。
窗外的月色皎潔明亮,如同某人提供的那些文獻,清晰,冷冽,卻實實在在地照亮了她眼前的迷霧。
第一次求助,意料之外的……順利。
雖然交流的過程依舊談不上任何溫度,但至少,那座冰山似乎并非完全堅不可摧。
只是她自己都沒意識到,當她開始琢磨他為何深夜還在工作的那一刻,某種關注,已經(jīng)悄然變了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