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月上小學(xué)那年,林晚月的工作室接到了一個跨界合作邀請——為一家天文館設(shè)計主題展區(qū)。她抱著圖紙回家時,剛好趕上蒲熠星接念月放學(xué),小姑娘背著書包沖進(jìn)家門,看到桌上的星圖,立刻湊過來:“媽媽,這是要畫星星嗎?”
“是呀,”林晚月把女兒抱到腿上,指著圖紙上的星座圖案,“以后會有很多小朋友來這里看星星,媽媽想把我們一起看過的星空都畫進(jìn)去。”
蒲熠星放下書包,湊過來看圖紙,指尖點在獵戶座的位置:“這里可以加個互動裝置,比如按下按鈕就能聽到星座故事,我可以幫忙寫解說詞?!?/p>
一家三口的“星空項目”就這樣啟動了。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念月做完作業(yè),就搬個小凳子坐在書桌旁,看著爸爸媽媽一起改圖紙、寫文案。她會把自己畫的星星貼紙貼在圖紙空白處,奶聲奶氣地說:“要把小熊座畫得可愛一點,這樣小朋友才喜歡?!?/p>
天文館展區(qū)開放那天,念月穿著新裙子,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跑進(jìn)展區(qū)。當(dāng)看到自己畫的小熊座貼紙被放大印在墻面角落,她興奮地跳起來:“媽媽你看!是我的星星!”
展區(qū)里擠滿了參觀的人,有小朋友指著星空投影問家長“那是什么星座”,也有情侶站在互動屏前一起聽星座故事。蒲熠星牽著林晚月的手,看著眼前的場景,輕聲說:“以前總覺得,邏輯是冰冷的線條;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當(dāng)邏輯里裝滿了愛,就能畫出最溫暖的畫面?!?/p>
林晚月笑著點頭,轉(zhuǎn)頭看向不遠(yuǎn)處的念月——小姑娘正踮著腳,給旁邊的小朋友講“小熊座的故事”,雖然有些情節(jié)是她自己編的,卻講得格外認(rèn)真。
那年冬天,古鎮(zhèn)下了場大雪。蒲熠星突然提議:“我們再去一次古鎮(zhèn)吧,帶念月看看雪后的燈籠?!?/p>
一家三口再次來到溫泉民宿,院子里的秋千積了層薄雪,老板夫婦特意給念月準(zhǔn)備了小雪地靴。傍晚時分,他們沿著河邊散步,紅燈籠映著白雪,像一幅水墨畫。念月跑在前面,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天空說:“爸爸媽媽,你們看!星星和雪一起亮!”
蒲熠星蹲下來,把女兒抱進(jìn)懷里,林晚月靠在他身邊,三人一起抬頭看星空。雪花輕輕落在臉上,月光灑在雪地上,遠(yuǎn)處傳來零星的鞭炮聲,時光好像又回到了他們第一次來古鎮(zhèn)的夜晚,卻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溫暖。
念月上初中那年,開始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有天晚上,她拿著自己寫的短文敲開爸爸媽媽的房門:“我想寫一個關(guān)于星星和月亮的故事,你們能幫我看看嗎?”
蒲熠星和林晚月坐在女兒身邊,認(rèn)真讀著短文。故事里,有個叫“小星”的女孩,和叫“小月”的媽媽,還有會講星座故事的爸爸,他們一起在古鎮(zhèn)看雪,一起在天文館看星星。
“寫得真好,”林晚月摸了摸女兒的頭,眼眶有點發(fā)熱,“這是我們的故事呀?!?/p>
念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想把我們的故事寫下來,以后等我長大了,還能記得這些日子?!?/p>
那天晚上,蒲熠星坐在書桌前,翻出了自己當(dāng)年寫的第一本故事稿,封面已經(jīng)有些泛黃,上面還留著林晚月畫的小月亮。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分享會上遇到林晚月的場景,想起她緊張地攥著演講稿的樣子,想起他們在古鎮(zhèn)石橋上的相遇,想起念月出生時皺巴巴的小臉……所有的片段像電影一樣在腦海里閃過,最終匯成一條溫柔的線,把他們的歲月緊緊串在一起。
林晚月端著熱牛奶走進(jìn)來,看到他手里的舊稿,笑著說:“在回憶以前的事呀?”
“嗯,”蒲熠星接過牛奶,拉著她坐在身邊,“想起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怎么也想不到,我們會有這么多故事?!?/p>
林晚月靠在他肩上,看向窗外的月亮:“以后還會有更多故事的,等念月考上大學(xué),我們就去環(huán)游世界,去看北極的極光,去看海邊的日出,把沒去過的地方都走一遍?!?/p>
蒲熠星點頭,握住她的手:“好,都聽你的。不管去哪里,只要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故事?!?/p>
那天晚上,月光依舊明亮,透過窗簾照在書桌上,落在舊稿和新寫的故事上。念月房間的燈還亮著,隱約能聽到她翻書的聲音。這個家里,有故事,有溫暖,有彼此,還有永遠(yuǎn)不會褪色的月光和星光。
他們的故事,從來都不是童話里的結(jié)局,而是日復(fù)一日的陪伴,是年復(fù)一年的相守,是月光撞進(jìn)邏輯線后,開出的最長久、最溫暖的花。而這朵花,還會繼續(xù)開下去,在每一個星月夜,在每一段屬于他們的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