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正式開始。
陸時衍很快進入狀態(tài),面對鏡頭時的從容是刻在骨子里的——換造型、擺姿勢、調整表情,每一步都精準得像提前演練過。第一組是正裝照,黑色西裝,白色襯衫,領帶系得一絲不茍。他站在聚光燈下,眼神銳利,氣場全開,完全是屏幕里那個“陸時衍”。
蘇晚舉著相機,手指在快門上移動,卻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她看著取景器里的人:西裝挺括,發(fā)型精致,連袖口的紐扣都恰到好處,但那雙眼睛里,沒有“情緒”,只有對鏡頭的“應對”。
“停一下。”她放下相機,走到陸時衍面前,“陸老師,能不能把領帶松一點?”
陸時衍愣了下,陳舟也皺了眉:“正裝照要規(guī)整,松領帶會不會太隨意?”
“就是要隨意?!碧K晚指了指背景板,“背景是淺灰色的極簡風,太規(guī)整的領帶會顯得割裂,松一點能拉近距離感。”她頓了頓,看向陸時衍,“您試試,就像剛下班回家,隨手扯了下領帶的狀態(tài)?!?/p>
陸時衍沒說話,伸手松了松領帶,領口露出點鎖骨,原本緊繃的氣場瞬間柔了些。他抬頭看向蘇晚,眼神里帶著點詢問:“這樣?”
“再自然點,不用刻意看我?!碧K晚退回到相機后,重新舉起取景器,“想象你剛結束一場冗長的會議,終于能松口氣——對,就是這個眼神。”
陸時衍的眼神軟了下來,不再是刻意的銳利,而是帶著點疲憊的松弛。蘇晚按下快門,“咔嗒”聲接連響起。她一邊拍,一邊調整指令:“頭再偏一點,對,手可以搭在褲兜里……很好,就這樣?!?/p>
陳舟站在旁邊,看著取景器里的畫面,眉頭漸漸舒展開。他跟了陸時衍八年,見過無數(shù)攝影師拍他,大多是追求“完美”——完美的角度,完美的表情,完美的氣場,卻沒人像蘇晚這樣,執(zhí)著于“不完美的自然”。但不得不說,這種“自然”,比刻意的完美更打動人。
拍到第三組“松弛感”鏡頭時,蘇晚發(fā)現(xiàn)了問題。陸時衍只要一聽到“放松”,肩膀就會不自覺地繃得更緊,眼神也會下意識地回到“公式化”狀態(tài)。她心里想起林薇說的“輕微鏡頭焦慮”,大概是長期活在鏡頭下,已經(jīng)不知道怎么“自然放松”了。
蘇晚放下相機,讓助理關掉棚頂?shù)闹鳠?,只留下兩側的暖光:“陸老師,我們先歇五分鐘?!彼叩焦ぷ髋_前,倒了杯溫咖啡,遞到陸時衍面前,“剛看您沒怎么喝水,補充點水分?!?/p>
陸時衍接過咖啡,指尖碰到杯壁的溫度,愣了愣:“謝謝?!彼皖^抿了口,咖啡溫度剛好,不燙嘴。
“您平時在家,會在陽臺待著嗎?”蘇晚突然問。
陸時衍抬起頭,眼神里帶著點疑惑,卻還是老實回答:“會,有時候拼樂高累了,會在陽臺坐會兒,看看樓下的車水馬龍?!?/p>
“那您現(xiàn)在就想象,這里是您家的陽臺?!碧K晚指了指背景板前的單人沙發(fā),“您剛拼完一半樂高,有點累,坐在沙發(fā)上喝咖啡,陽光剛好照過來——不用管鏡頭,不用管我,就做你自己。”
陸時衍看著她,沉默了幾秒,然后走到沙發(fā)前坐下。他沒刻意調整姿勢,就隨意地靠在靠背上,手里拿著咖啡杯,眼神落在棚子的窗戶上,仿佛真的在看樓下的風景。暖光落在他身上,把白T染成了淺金色,他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杯壁,嘴角帶著點若有若無的笑意。
蘇晚沒說話,悄悄舉起相機,鏡頭對準他。取景器里的畫面,沒有刻意的擺拍,沒有緊繃的氣場,只有一個“普通人”的松弛——這正是她想要的“反差感”。她按下快門,“咔嗒”聲在安靜的棚里格外清晰,陸時衍聽到聲音,卻沒回頭,只是眼神動了動,像是在笑。
“好了,這組過!”蘇晚放下相機,語氣里帶著點不易察覺的滿意。
陳舟走過來,湊到相機前看成片,眼睛亮了:“這組好!是陸時衍從未有過的感覺——太自然了,像私下里的他。”他轉頭看向蘇晚,語氣里多了點認可,“蘇老師,有你的?!?/p>
陸時衍從沙發(fā)上站起來,走到蘇晚身邊,也看了眼成片。照片里的自己,眼神放松,笑容自然,連頭發(fā)絲都帶著點隨意的弧度。他愣了下,然后看向蘇晚,眼底帶著點真誠的笑意:“謝謝,我從沒見過自己這樣的照片?!?/p>
蘇晚迎上他的目光,心里微微一動。她習慣了用鏡頭保持距離,卻在這一刻,突然覺得——拍“陸時衍”,好像也沒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