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我剛把錄視頻的設備裝進背包,就看見于朦朧蹲在院子里跟王大爺學編“緊編簍”。竹篾在他指間繞來繞去,卻總在收尾時松脫,我趕緊湊過去幫他按住竹條:“慢點兒,剛才大爺說要‘壓三挑二’,你這步跳得太快了?!彼樦业氖謩耪{整,果然把篾條固定住,抬頭笑:“還是你記得牢,我光顧著看紋路,倒把步驟忘了。”
王大爺在旁打趣:“你們倆搭著干活,倒比我一個人還利索。”說著繼續(xù)演示下一個編法,我舉著手機錄像,特意拉近鏡頭拍竹篾交錯的細節(jié),方便后期給道具組參考。錄到一半,于朦朧突然停下:“大爺,編到裝紙條的位置時,是不是得把篾條編得松一點?不然取的時候容易扯破?!蓖醮鬆旤c頭:“你倒會動腦子,以前藏東西都這么編,表面看著嚴實,實則能悄悄抽出縫。”我立刻在視頻里做了標記,備注“藏情報處:距簍口兩掌寬,編法‘松壓’”。
上午幫村里的張嬸挑水,我拎著水桶剛要走,于朦朧就搶了過去:“我來,你幫我看著路,這水桶比想象中沉,別灑了?!彼糁鈸白撸_步從踉蹌到穩(wěn)當,肩膀很快被扁擔壓出紅印。張嬸看著心疼:“快歇會兒,哪能讓你干這粗活?!彼麉s笑著擺手:“正好體驗下,劇本里男主挑水送情報,總不能演得像拎空桶似的?!蔽亿s緊拿出手機拍下他挑水的姿勢,尤其是手臂發(fā)力時繃緊的肌肉線條,回頭跟他說:“你看這姿態(tài),比在劇組擺拍自然多了,眼神里還有‘怕灑了水’的小心?!?/p>
中午吃飯時,王大爺說起以前走山路送東西的事:“翻山得走‘之字路’,不然陡坡上站不穩(wěn),還得用草繩把鞋綁緊,防打滑。”于朦朧立刻放下筷子,讓我找根繩子來:“快幫我試試,綁鞋的結怎么打才結實?”我跟著王大爺?shù)慕谭ǎ巡堇K在他腳踝處繞兩圈,再系個活結:“這樣走山路時,繩子松了也能隨時緊?!彼酒饋碓谠鹤永镒吡藘扇?,點頭道:“有這繩綁著,腳確實穩(wěn)多了,回頭拍戲時得讓服裝組準備同款草繩?!?/p>
下午,我們跟著王大爺去山上采野菜,于朦朧背著竹簍,我拿著小鏟子,沿著山路往上走。他邊走邊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時不時停下來記筆記:“這里的樹都往一邊斜,應該是常刮西風,拍山路戲時得注意風向,讓演員的衣角、頭發(fā)往對的方向飄?!弊叩揭惶幎钙?,他扶著樹干慢慢走,還不忘提醒我:“踩樹根,別踩土,容易滑?!蔽腋哪_步,果然沒打滑,心里暗記——這細節(jié)也得加到“男主走山路”的戲份參考里。
采完野菜下山時,于朦朧突然想起李爺爺?shù)恼掌骸澳阏f李爺爺背著背簍走山路,會不會也像咱們這樣扶著樹?”我點頭:“肯定會,剛才王大爺說‘靠山走山,得順著樹走’,老輩人都懂這規(guī)矩?!彼⒖烫统鍪謾C,在劇本標注里加了句“男主走山路:手扶樹干,腳踩樹根,步幅小而密”。
傍晚回去,我把白天錄的視頻整理好,給蘇韻和道具組各發(fā)了一份,還附上標注好的細節(jié)清單。于朦朧湊過來看,指著挑水的片段說:“把我肩膀壓紅的鏡頭剪進去,讓武術指導看看,男主挑水后肩膀該有什么反應,別演得太輕松?!蔽亿s緊按他說的修改,突然發(fā)現(xiàn)視頻里有個小細節(jié)——他挑水經(jīng)過村口老槐樹時,特意放慢腳步,朝樹下下棋的老人笑了笑,那眼神里的“熟稔”,完全不像演的。
“你剛才那個笑太自然了!”我指著屏幕說。他愣了下,隨即笑:“走的時候聽見老人喊我,下意識就回應了,倒忘了在錄像?!蔽彝蝗幻靼祝@些天他不是在“演”農民,而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村里的一份子——會幫張嬸挑水,會跟下棋的老人打招呼,會記得孩子們喜歡畫畫。這種融入生活的細膩,比任何刻意設計的臺詞和動作,都更能讓角色立起來。
睡前,他坐在院子里翻我整理的細節(jié)清單,突然說:“明天去跟李爺爺見面,你幫我多問些生活習慣,比如他以前吃飯用什么碗,睡覺前會不會檢查門窗,這些小細節(jié)加到角色里,會更真實?!蔽亿s緊記下,看著他指尖劃過清單上的每一條備注,突然覺得,我們在村里的這些日子,不是在“體驗生活”,而是在“收集生活”——收集那些藏在柴米油鹽里的溫度,收集那些融在舉手投足間的真實,而這些,終將成為角色最動人的底色。
周三清晨,我們帶著王大爺編的小竹籃當伴手禮,驅車去縣城見李爺爺。路上,于朦朧反復翻看著李爺爺?shù)睦险掌种改﹃掌锉澈t的縫線:“等下見到李爺爺,得好好問問這背簍里藏情報的細節(jié),比如紙條卷多細才剛好?!蔽亿s緊拿出筆記本,把他想到的問題一條條列出來,順便確認錄音設備是否有電——怕漏了任何重要信息。
到了李爺爺家,老人早已在門口等候,手里還拿著個褪色的藍布包?!斑@是我當年用的水壺和竹筐,你們看看?!崩顮敔敶蜷_布包,舊水壺的壺身上還留著磕碰的痕跡,竹筐的編法和王大爺教的“緊編簍”相似,卻在底部藏了個不易察覺的暗格。于朦朧小心地摸著暗格,輕聲問:“李爺爺,您當年是不是把情報藏在這里面?”
李爺爺點點頭,說起往事:“那時候藏紙條得趁沒人注意,手指得快,塞進暗格后再用竹屑蓋住,看著就跟普通竹筐沒兩樣。”我趕緊按下錄音鍵,于朦朧則掏出手機拍暗格的結構,連縫隙的寬度都量了下:“這個暗格大小剛好能塞下折成三折的紙條,回頭讓道具組照著做?!?/p>
聊天時,李爺爺說起當年走夜路送情報的經(jīng)歷:“夜里不敢點燈,全靠月亮辨路,腳底下得輕,還得聽著周圍的動靜,有一點聲響就得躲進草垛里?!庇陔鼥V聽得認真,時不時追問:“那您當時心里怕不怕?走路時手會攥緊嗎?”李爺爺笑:“怕也得走啊,手會攥著衣角,時間長了,衣角都磨出洞了?!蔽伊⒖淘诠P記本上記:“男主夜行路細節(jié):腳步輕、貼墻走、手攥衣角、眼神警惕掃四周?!?/p>
午飯時,李爺爺家做了玉米糊和貼餅子,和村里的味道很像。于朦朧咬了口貼餅子,突然問:“李爺爺,您當年要是餓了,會不會在路邊挖野菜吃?”李爺爺點頭:“挖過馬齒莧,開水燙一下就能吃,就是有點澀?!彼⒖谭畔驴曜?,讓我記:“男主野外生存戲:挖馬齒莧、燙野菜動作要熟練,吃的時候皺眉顯澀味,而非刻意表現(xiàn)艱苦。”
臨走前,李爺爺把那個舊竹筐送給了于朦朧:“你拿著當參考,比畫出來的更真實?!庇陔鼥V雙手接過,小心地放進背包:“謝謝您,我肯定好好用它打磨角色,不辜負您的故事?!狈党搪飞希恢北е窨?,時不時摸兩下:“你看這竹筐的包漿,都是歲月磨出來的,劇組做的道具再像,也少了這份煙火氣?!?/p>
回到村里,我們立刻去找王大爺,把李爺爺說的暗格細節(jié)告訴了他。王大爺琢磨著說:“我能照著這竹筐,再編一個帶暗格的,保證一模一樣?!庇陔鼥V高興極了,立刻幫著砍竹子、劈竹篾,我則在一旁記錄編暗格的步驟,從打底到藏縫,每一步都拍了照片。王大爺邊編邊說:“藏暗格得在編筐底時就留好位置,不然編完再挖,容易散架?!庇陔鼥V跟著學,手指被竹篾劃了好幾道小口子,卻越學越起勁。
傍晚,蘇韻發(fā)來消息,說民國劇的劇本已經(jīng)修改好,新增了“男主編竹筐藏情報”“夜走山路送糧”等戲份,還附了修改后的劇本片段。于朦朧坐在院子里,就著夕陽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標注的細節(jié)都被加了進去——從背簍的編法到挑水的姿勢,甚至連吃野菜時的表情都有描述。“你看這里,”他指著一段臺詞說,“編劇還加了男主摸竹筐暗格的小動作,跟李爺爺說的一模一樣?!?/p>
睡前,我把白天錄的李爺爺口述音頻整理好,配上標注的細節(jié)清單發(fā)給劇組。于朦朧則拿著舊竹筐,在院子里模擬送情報的場景——從編筐藏紙條,到挑著擔子走夜路,每一個動作都反復練習。月光灑在他身上,竹筐在地上投下細長的影子,恍惚間,我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個在歲月里奔波的地下黨戰(zhàn)士。
“明天再跟王大爺學學怎么用鐮刀割麥吧,”他突然說,“劇本里有男主幫農戶割麥的戲份,得學會正確的姿勢。”我笑著點頭,拿出手機設好提醒??粗J真的樣子,我突然覺得,這些在村里的日子,就像一場“沉浸式備課”——我們收集著柴米油鹽里的細節(jié),打磨著角色的每一個動作,而那些藏在竹筐、鐮刀、山路里的故事,終將在鏡頭前綻放出最真實的光芒。
天剛蒙蒙亮,王大爺就扛著鋤頭站在院門口喊我們,于朦朧一骨碌爬起來,抓起昨天備好的膠鞋就往外沖,我也趕緊拎著水壺跟上?!敖裉烊ソo玉米地松土,得趕在太陽曬透前多干會兒。”王大爺邊走邊說,手里的鋤頭在田埂上敲出“篤篤”的響。
到了玉米地,王大爺彎腰示范松土的動作:“鋤頭要扎進土里半尺深,往旁邊一撬,別碰著玉米根?!庇陔鼥V學著樣子舉起鋤頭,剛落下就偏了方向,差點鏟到玉米苗,我趕緊上前扶住他的胳膊:“往左挪點,看著根須的位置!”他調整姿勢再試,終于把土撬松,額角瞬間滲出細汗。我蹲在旁邊,幫著把松出來的土塊捏碎,避免壓到幼苗,王大爺看著笑:“你們倆搭手,倒比我一個人利索?!?/p>
太陽慢慢升高,玉米葉上的露珠蒸發(fā)成熱氣,撲在臉上又悶又燙。于朦朧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貼在衣服上,卻沒停下手里的活,只是偶爾直起身捶捶腰。我遞過水壺,他猛灌幾口,又把水壺遞回來:“你也喝點,別中暑了?!闭f著撿起落在地上的玉米葉,“這葉子能編個簡易草帽,擋擋太陽?!彼孔镜鼐幹?,我在一旁幫忙整理葉片,兩人折騰半天,總算做出個歪歪扭扭的草帽,扣在頭上時,都忍不住笑了。
中午歇晌時,我們坐在田埂上吃帶來的貼餅子。王大爺說起以前種地的苦:“遇上旱年,得挑著水桶去幾里外的河邊打水,一天跑十幾趟,肩膀都磨破了?!庇陔鼥V咬著餅子,突然說:“下次咱們去挑水澆地吧,光松土沒澆水,玉米也長不好。”我點頭應下,心里想著,他總是這樣,干一件事就想徹底摸清門道,連種地都不例外。
下午澆水時,于朦朧搶著挑水桶,扁擔壓在肩上,腳步卻比上次穩(wěn)了不少。我跟在后面,幫他扶著水桶,避免水灑出來。到了玉米地,他學著王大爺?shù)臉幼?,把水瓢舉得高高的,讓水流緩緩澆在根部:“這樣水才能滲到土里,不會沖走表層的土?!蔽叶自谂赃厧兔Π尾荩紶柼ь^看他,陽光照在他汗?jié)竦陌l(fā)梢上,泛著細碎的光,倒真像個常年在地里勞作的農民。
收工時,夕陽把天空染成橙紅色,我們扛著鋤頭、挑著空水桶往回走。于朦朧突然說:“今天才算真正明白‘粒粒皆辛苦’,以前演農民角色,總覺得是裝樣子,現(xiàn)在才知道,每一個動作里都藏著生活的重量?!蔽铱粗礉M泥土的手,想起這些天他學劈柴、編竹筐、割麥子的樣子,突然覺得,這些下地干活的日子,比任何劇本都更能教會他怎么演好一個角色——因為他已經(jīng)把自己放進了這片土地里,放進了那些平凡又堅韌的生活里。
剛回到院子時,王大爺?shù)睦习橐呀?jīng)把綠豆湯盛在粗瓷碗里,涼在石桌上,碗沿還沾著幾顆沒濾干凈的綠豆。我們放下鋤頭和竹筐,于朦朧直接拿起兩碗最滿的,朝王大爺走過去:“大爺,您先喝,解解暑氣?!蔽乙岔樖侄似鹆硗鈨赏?,快步遞到大媽手里:“大媽,您也快嘗嘗,這湯涼得正好?!?/p>
王大爺接過碗,喝了一口笑著說:“你們倆倒不用這么客氣,都是自家人?!庇陔鼥V這才拿起自己的碗,卻沒急著喝,先往我碗里撥了半勺:“你剛才幫我捏碎土塊,手都沾滿泥了,多喝點?!蔽覄傄苹厝?,他已經(jīng)端起自己的碗蹲在旁邊,小口喝著,眼睛還瞟著院角的豆子地——惦記著下午得去看看早上抓蟲的地方,別再鬧蟲害。
喝完湯,大媽轉身要去廚房,于朦朧立刻跟上去:“大媽我?guī)湍鸁?,上午學了松土,正好再學學燒灶,以后拍戲用得上。”我也快步跟上:“我?guī)湍?,院角的青菜看著新鮮,中午炒著吃肯定香。”王大爺坐在石凳上抽煙,看著我們的背影,笑著對大媽說:“這倆孩子,眼里有活兒,心細。”
午飯端上桌時,剛貼好的玉米餅子還冒著熱氣。于朦朧直接拿起兩個焦脆的,先放在王大爺和大媽碗里,自己才拿起一個邊緣稍軟的。我盛好粥,先遞到兩位老人面前,才坐下來吃。王大爺咬了口餅子,對大媽說:“你看這餅子的焦勁兒,比平時還香,估計是倆孩子幫忙燒火的緣故?!庇陔鼥V聽了,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低頭扒拉著碗里的粥,連說“是大媽手藝好”。
飯后歇晌,于朦朧坐在竹椅上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與農戶共餐”的情節(jié)旁畫了個小圈,寫著“先給長輩遞飯,夾菜挑好的,端碗要穩(wěn)”。他抬頭見我看,笑著說:“今天這么做的時候才明白,這些細節(jié)不用演,順著心意來就對了。以前總琢磨‘怎么像農民’,現(xiàn)在才知道,把長輩放在前頭,把別人的辛苦記在心里,才是最真的?!?/p>
我點點頭,看著院子里曬得金黃的玉米,突然覺得,這些一起遞湯、盛飯、搭手干活的日子,比任何劇本都更實在——它讓我們不只是“體驗生活”,更是真真切切地融入生活,而這些藏在煙火氣里的心意,終將變成角色身上最動人的溫度。
剛回到院子時,王大爺?shù)睦习橐呀?jīng)把綠豆湯盛在粗瓷碗里,涼在石桌上,碗沿還沾著幾顆沒濾干凈的綠豆。我們放下鋤頭和竹筐,于朦朧直接拿起兩碗最滿的,朝王大爺走過去:“大爺,您先喝,解解暑氣?!蔽乙岔樖侄似鹆硗鈨赏耄觳竭f到大媽手里:“大媽,您也快嘗嘗,這湯涼得正好?!?/p>
王大爺接過碗,喝了一口笑著說:“你們倆倒不用這么客氣,都是自家人?!庇陔鼥V這才拿起自己的碗,卻沒急著喝,先往我碗里撥了半勺:“你剛才幫我捏碎土塊,手都沾滿泥了,多喝點?!蔽覄傄苹厝ィ呀?jīng)端起自己的碗蹲在旁邊,小口喝著,眼睛還瞟著院角的豆子地——惦記著下午得去看看早上抓蟲的地方,別再鬧蟲害。
喝完湯,大媽轉身要去廚房,于朦朧立刻跟上去:“大媽我?guī)湍鸁?,上午學了松土,正好再學學燒灶,以后拍戲用得上?!蔽乙部觳礁希骸拔?guī)湍?,院角的青菜看著新鮮,中午炒著吃肯定香?!蓖醮鬆斪谑噬铣闊煟粗覀兊谋秤?,笑著對大媽說:“這倆孩子,眼里有活兒,心細?!?/p>
午飯端上桌時,剛貼好的玉米餅子還冒著熱氣。于朦朧直接拿起兩個焦脆的,先放在王大爺和大媽碗里,自己才拿起一個邊緣稍軟的。我盛好粥,先遞到兩位老人面前,才坐下來吃。王大爺咬了口餅子,對大媽說:“你看這餅子的焦勁兒,比平時還香,估計是倆孩子幫忙燒火的緣故?!庇陔鼥V聽了,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低頭扒拉著碗里的粥,連說“是大媽手藝好”。
飯后歇晌,于朦朧坐在竹椅上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與農戶共餐”的情節(jié)旁畫了個小圈,寫著“先給長輩遞飯,夾菜挑好的,端碗要穩(wěn)”。他抬頭見我看,笑著說:“今天這么做的時候才明白,這些細節(jié)不用演,順著心意來就對了。以前總琢磨‘怎么像農民’,現(xiàn)在才知道,把長輩放在前頭,把別人的辛苦記在心里,才是最真的?!?/p>
我點點頭,看著院子里曬得金黃的玉米,突然覺得,這些一起遞湯、盛飯、搭手干活的日子,比任何劇本都更實在——它讓我們不只是“體驗生活”,更是真真切切地融入生活,而這些藏在煙火氣里的心意,終將變成角色身上最動人的溫度。
歇晌的時間短,剛過兩點,王大爺就拿起草帽準備去豆子地復查——怕早上沒抓干凈的蟲子再禍害豆葉。于朦朧聽見動靜,立刻從竹椅上彈起來,抓起自己的草帽:“大爺,我們跟您一起去!正好再學學怎么看蟲眼,以后劇本里演檢查莊稼的戲,也能更像樣。”我也趕緊跟上,順手把早上裝蟲子的小竹筐拎在手里。
到了豆子地,王大爺彎腰翻開一片豆葉,指著背面的小孔說:“這種圓眼是青蟲咬的,長眼就是蚜蟲干的,得區(qū)分開?!庇陔鼥V蹲在旁邊,學得格外認真,還讓我?guī)退巡煌x眼的葉子拍下來:“回頭給道具組發(fā)過去,讓他們做葉子道具時也照著刻,別弄混了?!蔽覄偱耐?,就發(fā)現(xiàn)一片葉子下藏著只青蟲,立刻指給于朦朧看,他伸手一捏,動作比早上熟練多了,還笑著說:“現(xiàn)在抓蟲都不怵了,下次再演捉蟲的戲,肯定不用NG?!?/p>
復查完豆子地,王大爺說要去給玉米地澆點水——下午太陽毒,早上松的土容易干裂。于朦朧搶著去挑水桶,扁擔壓在肩上,腳步比上次穩(wěn)了不少,還會順著田埂的坡度調整重心。我跟在后面扶著水桶,偶爾幫他擦汗,兩人配合著,倒比王大爺一個人干活還快。澆到第三壟玉米時,于朦朧突然停下:“大爺,您看這玉米苗,是不是有的高有的矮?是不是得把矮的拔了,留壯的?”王大爺點頭:“你倒會觀察!這叫‘間苗’,留得太密,養(yǎng)分不夠,長不出好玉米?!蔽亿s緊把“間苗”的動作和要領記在手機里,想著回頭得提醒于朦朧,把這個細節(jié)加到角色里。
傍晚收工回家,路過村口的小賣部,于朦朧突然停下:“咱們給大爺大媽買點水果吧,他們天天給咱們做飯,還教咱們干活?!蔽遗e雙手贊成,兩人挑了些軟乎的桃子和香蕉——考慮到老人牙口不好?;氐皆鹤樱陔鼥V把水果遞到大媽手里:“大媽,您嘗嘗,解解膩?!贝髬屝Φ煤喜粩n嘴,趕緊去洗了端出來,還往我們手里塞:“你們也吃,別光給我們買?!?/p>
晚飯時,大媽特意做了雞蛋羹——說我們白天在地里忙活,得補補。于朦朧先給大爺大媽各盛了一碗,還特意挑了塊蛋羹最嫩的部分,放在兩位老人碗里。我?guī)椭碇?,見大爺碗里的粥快沒了,立刻端起粥桶續(xù)上。王大爺喝著蛋羹,對大媽說:“這倆孩子,比自家娃還貼心,以后要是想再來,咱們隨時歡迎?!庇陔鼥V聽了,眼睛亮晶晶的,趕緊說:“等戲拍完了,我們肯定來,到時候還跟您學編竹筐、種莊稼?!?/p>
睡前,于朦朧坐在院子里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幫農戶間苗”的戲份旁寫了長長的備注,連怎么分辨壯苗、怎么下鋤頭都寫得清清楚楚。他抬頭見我看,笑著說:“這些天在地里干活,才明白‘接地氣’不是說說而已。以前演農村角色,總覺得穿件粗布衣服就夠了,現(xiàn)在才知道,那些握鋤頭的力度、挑水的姿勢、甚至給長輩盛飯的小動作,才是真正能讓角色立起來的東西。”
我點點頭,看著院子里的月光,突然覺得,這些一起下地干活、一起給長輩盛飯、一起琢磨細節(jié)的日子,不僅讓于朦朧離角色更近了,也讓我們倆的默契更深了。那些藏在田埂、玉米地、粗瓷碗里的煙火氣,終將變成鏡頭里最真實、最動人的畫面。
天還沒亮透,院外的雞剛叫頭遍,于朦朧就輕手輕腳起了床——怕吵醒王大爺老兩口。他摸黑套上膠鞋,走到灶房外時,正撞見我端著剛燒好的熱水往臉盆里倒,兩人相視一笑,都心照不宣地放輕了動作。
“先給大爺大媽把洗臉水端過去吧?”我壓低聲音說。于朦朧立刻點頭,拿起兩個搪瓷盆,各舀了半盆溫水,還細心地往里面兌了點涼水:“早上水太燙,長輩洗著不舒服。”我則找了兩塊干凈的毛巾,疊得整整齊齊放在盆邊。等我們把水盆分別放在兩位老人的房門邊,王大爺正好推門出來,看見水盆時愣了愣,隨即笑著拍了拍于朦朧的肩膀:“你們倆孩子,倒比我這老頭子還起得早?!?/p>
早飯是大媽蒸的紅薯和小米粥,剛端上桌,于朦朧就拿起王大爺?shù)耐?,先盛了小半碗粥遞過去:“大爺您先嘗嘗,看燙不燙?!蔽覄t把剝好的紅薯放在大媽碗里——紅薯皮有點硬,怕老人嚼著費勁。王大爺喝了口粥,指著紅薯說:“這紅薯是去年窖里存的,甜得很,你們也多吃點?!庇陔鼥V這才拿起自己的碗盛粥,還不忘往我碗里夾了塊最大的紅薯:“你昨天幫我挑了一路水,多吃點補補?!?/p>
飯后要去給麥子除草,王大爺扛著鋤頭走在前面,于朦朧和我跟在后面,腳步刻意慢了半拍——按村里的規(guī)矩,晚輩得跟在長輩身后,不能搶在前頭。到了麥地,王大爺示范怎么彎腰除草,于朦朧學得格外認真,連膝蓋彎曲的角度都跟著調整:“大爺,您看我這樣是不是對?既不腰疼,又能把草連根拔起。”王大爺點點頭,剛要開口,于朦朧又趕緊補充:“您先歇著,我們來干,您在旁邊看著就行?!?/p>
除草時,我和于朦朧都刻意避開了王大爺常走的田埂,把好走的路留給他。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于朦朧先直起身,從背包里掏出水壺,先給王大爺遞過去:“大爺您喝口水,歇會兒再干。”我則從包里拿出草帽,輕輕扣在王大爺頭上:“太陽太曬,別曬傷了?!蓖醮鬆斝χ舆^水壺:“你們倆這規(guī)矩,比村里的后生還懂?!?/p>
下午回去的路上,遇見村里的李奶奶提著籃子去河邊洗衣服,于朦朧立刻上前:“李奶奶,我?guī)湍岚桑舆吢坊!蔽覄t扶著李奶奶的胳膊,慢慢陪著她走。送到河邊時,李奶奶拉著我們的手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能這么懂規(guī)矩的,真少見?!庇陔鼥V笑著說:“這都是應該的,您年紀大了,我們幫襯點是應該的?!?/p>
晚飯時,大媽做了燉排骨,這在村里算是稀罕菜。于朦朧先夾了兩塊最大的排骨,分別放在王大爺和大媽碗里,自己則夾了塊小的。我?guī)椭o兩位老人盛湯,特意撇去了表面的油花:“大爺大媽,這湯不油,你們多喝點?!蓖醮鬆斂粗肜锏呐殴牵蝗徽f:“你們倆這孩子,心眼實,規(guī)矩正,以后不管做什么事,肯定都能成?!庇陔鼥V聽了,放下筷子認真說:“都是您和大媽教得好,您常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都記在心里呢?!?/p>
睡前,于朦朧坐在院子里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與長輩相處”的戲份旁寫了滿滿一頁:“走路要跟在長輩身后,遞東西要用雙手,吃飯要先給長輩盛,說話要輕聲細語不搶話?!彼ь^見我看,笑著說:“以前總覺得演好角色靠演技,現(xiàn)在才明白,‘規(guī)矩’里藏著的才是真性情。就像王大爺說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做人是這樣,演戲也是這樣——那些守規(guī)矩的小動作,才是角色最打動人的地方。”
我點點頭,看著院子里的月光灑在曬谷場上,想起這些天一起端水、盛飯、跟在長輩身后干活的日子,突然覺得,這些“規(guī)矩”從來不是束縛,而是藏在細節(jié)里的尊重與溫暖。而這些溫暖,終將變成于朦朧角色里最鮮活的底色,讓紙上的人物,真正有了生活的煙火氣。
第二天清晨,雞叫第二遍時,我和于朦朧已經(jīng)把灶房的大鐵鍋燒得冒了熱氣。昨天傍晚就跟大媽打聽好,今早要蒸野菜包子,我倆特意起早準備——于朦朧負責和面,我去院角的菜地里挖新鮮的薺菜。
剛挖完菜回來,就看見王大爺扛著鋤頭站在院門口,于朦朧立刻放下手里的面盆迎上去,雙手接過鋤頭:“大爺,您怎么不多歇會兒?這點活我們來就行?!蓖醮鬆斝χ鴶[手:“你們城里來的娃,哪懂看天干活?今天有露水,最適合給紅薯地翻藤,晚了太陽一曬,藤就脆了?!闭f話間,我已經(jīng)把薺菜擇好洗凈,放進盆里焯水,還不忘朝于朦朧喊:“面要和得軟一點,大媽說老年人牙口不好,包子皮得喧騰?!?/p>
早飯的包子剛出鍋,于朦朧先撿了兩個最蓬松的,用干凈的紗布包好,送到王大爺手里:“大爺您先趁熱吃,墊墊肚子再下地?!蔽覄t盛了碗小米粥,吹涼了才遞給大媽:“大媽,您慢喝,別燙著?!蓖醮鬆斠Я丝诎?,直夸薺菜新鮮,于朦朧立刻接話:“下午我再去挖點,明天給您包餛飩吃?!贝髬屝Φ醚劬Σ[成一條縫:“你們倆孩子,比自家孫輩還貼心。”
到了紅薯地,王大爺示范著如何翻藤:“左手按住藤根,右手輕輕把藤翻過來,別扯斷須子,不然紅薯長不大。”于朦朧蹲下身,學得格外仔細,連手指捏藤的力度都反復調整。我跟在后面,把翻好的藤理順,避免葉片疊在一起捂出霉斑。翻到第三壟時,于朦朧突然停下:“大爺,您看這根藤上結了小紅薯,是不是得把旁邊的雜葉摘了?”王大爺點頭:“你倒會觀察!雜葉耗養(yǎng)分,得及時摘掉?!蔽亿s緊掏出手機,把“摘雜葉護紅薯”的細節(jié)記在備忘錄里,還拍了張紅薯藤的照片——方便回頭給道具組參考。
中午歇晌時,我們坐在田埂上吃干糧,王大爺說起以前種紅薯的講究:“以前紅薯是主糧,收了之后得窖藏,窖口要墊三層稻草,不然冬天會凍壞。”于朦朧聽得入神,時不時追問窖藏的位置怎么選、稻草要鋪多厚,我則在一旁認真記錄,連王大爺說的“窖藏前要曬三天紅薯”都沒落下。正說著,遠處傳來“大戶長”陳文君的吆喝聲,他是村里負責協(xié)調農活的,見我們在歇晌,便走過來打招呼:“王大爺,下午要不要幫您聯(lián)系農機翻地?最近合作社的拖拉機正好有空。”王大爺擺手:“不用不用,讓這倆孩子多學學,手工翻的地,紅薯長得更實誠?!标愇木χ聪蛭覀儯骸斑@倆娃可是村里的‘規(guī)矩人’,昨天還幫李奶奶挑水呢。”于朦朧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都是應該的,李奶奶年紀大了,我們搭把手是本分。”
下午干活時,于朦朧的額角一直滲著汗,卻從沒喊過累。路過村口的小賣部,他突然拉著我進去,買了兩盒中老年高鈣奶粉:“大爺大媽年紀大了,得補補鈣?!被厝サ穆飞?,遇見獨居的何奶奶在院子里曬豆子,風一吹,豆子撒了一地,于朦朧立刻放下手里的奶粉,蹲下身幫著撿豆子,我則跑去家里拿掃帚和簸箕。何奶奶拉著我們的手直道謝:“你們真是好孩子,比我那遠在外地的孫子還親?!庇陔鼥V笑著說:“奶奶您別客氣,以后有活兒就喊我們,我們住王大爺家,離得近?!?/p>
晚飯時,大媽特意燉了雞湯,說是給我們補身子。于朦朧先給王大爺和大媽各盛了一碗,還把雞大腿夾到兩位老人碗里,自己則夾了塊雞胸脯。我?guī)椭盹垼娡醮鬆斖肜锏娘埧鞗]了,立刻起身端起飯桶:“大爺,我再給您盛點?!蓖醮鬆敽戎u湯,突然說:“你們倆這規(guī)矩,是刻在骨子里的。以前村里的后生總嫌規(guī)矩多,殊不知這規(guī)矩里藏著尊重——對長輩尊重,對生活尊重,日子才能過踏實?!庇陔鼥V放下筷子,認真點頭:“您說得對,以前演角色總想著怎么‘出彩’,現(xiàn)在才明白,守住規(guī)矩、藏好心意,角色才立得住。就像這雞湯,得慢慢燉才香,做人演戲都是一個理。”
飯后,于朦朧坐在院子里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幫農戶窖藏紅薯”的戲份旁寫了滿滿兩頁備注,從選窖址的技巧到鋪稻草的厚度,甚至連和農戶對話的語氣都標得清清楚楚。他指著備注說:“今天才懂,王大爺說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止是待人接物的規(guī)矩,更是做事的門道。種紅薯有翻藤、窖藏的規(guī)矩,演戲有觀察、打磨的規(guī)矩,守住這些規(guī)矩,才能把事做好,把角色演活?!?/p>
我點點頭,看著月光灑在院子里的竹筐上——那是我們這些天編的,竹篾間的縫隙均勻,結扣緊實。突然覺得,這些日子里,我們不僅在學農活、學規(guī)矩,更在學“用心”:用心記住長輩的喜好,用心觀察莊稼的生長,用心打磨角色的細節(jié)。而這些藏在規(guī)矩里的用心,就像竹筐上的結扣,看似不起眼,卻把所有的煙火氣和真情實感,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讓這段鄉(xiāng)村時光,變得格外厚重而溫暖。
轉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我就被灶房的動靜吵醒。走到門口一看,于朦朧正蹲在灶膛前燒火,大媽站在旁邊教他揉面:“和面要‘三光’——盆光、手光、面光,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才筋道?!彼麑W得格外認真,面粉沾了滿手也不在意,見我進來,笑著招手:“快過來幫忙,今天咱們給大爺蒸他愛吃的紅糖饅頭?!?/p>
我趕緊洗手過去幫忙,把揉好的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于朦朧負責搟皮、包紅糖,手指笨拙地捏著面皮,紅糖汁溢出來好幾次,我趕緊遞過干凈的布擦他的手:“別急,捏褶子要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捏就不會漏了。”他照著我的話試,果然好了很多,還不忘調侃自己:“以前拍古裝戲包過餃子,還以為自己手藝不錯,跟大媽比差遠了?!贝髬屧谂孕Γ骸岸嗑毦毦秃?,過日子的手藝,哪有一蹴而就的?!?/p>
饅頭剛上蒸鍋,王大爺就扛著鐮刀從外面回來,說是要去割點艾草回來熏蚊子。于朦朧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大爺,我跟您一起去!正好學學怎么割艾草,聽說艾草還能泡腳,回頭給您和大媽多割點。”我也趕緊跟上,順手拿了個竹筐——方便裝艾草。
到了村后的坡地,滿坡的艾草長得郁郁蔥蔥,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王大爺示范著割艾草的姿勢:“要貼著根割,別傷了新芽,這樣明年還能長。”于朦朧拿起鐮刀,小心翼翼地割著,動作從生疏到熟練,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大捆。我則在旁邊把割好的艾草理整齊,捆成小束——方便回去掛在院子里晾干。
割完艾草回去,饅頭正好蒸熟,掀開鍋蓋的瞬間,熱氣裹著麥香和紅糖香撲面而來。于朦朧先撿了兩個最大的饅頭,用盤子端著送到王大爺面前:“大爺您先吃,剛出鍋的,還熱乎?!蔽覄t盛了碗小米粥,吹涼了遞給大媽:“大媽您慢喝,這粥熬得糯糯的,好消化?!蓖醮鬆斠Я丝陴z頭,直夸紅糖放得勻,于朦朧聽了,笑得眼睛都瞇了起來。
下午,村里要組織給五保戶送慰問品,王大爺作為村里的老黨員,也要去幫忙。于朦朧聽說后,立刻主動請纓:“大爺,我們也去!能幫著搬東西,還能跟您學學怎么跟老人打交道?!蔽乙糙s緊點頭,想著正好能把之前準備的文具和畫畫本帶給五保戶家的孩子。
到了五保戶李奶奶家,院子里堆滿了柴火,于朦朧放下慰問品,就拿起斧頭幫著劈柴。我則陪著李奶奶聊天,聽她講以前的故事,還把帶來的畫畫本遞給她的小孫子:“小朋友,這個送給你,你可以畫畫送給奶奶。”孩子接過畫畫本,高興得蹦了起來,李奶奶拉著我的手,眼眶紅紅的:“你們這些孩子,真是比親人還親?!?/p>
送完慰問品回去的路上,王大爺突然說:“明天要去鎮(zhèn)上趕集,給你大媽扯塊布做件新衣裳,你們倆要不要一起去?順便買點城里見不到的土貨?!庇陔鼥V立刻答應:“好啊!正好能看看鎮(zhèn)上的集市,說不定還能找到劇本里需要的老物件?!蔽乙哺c頭,心里想著要給大爺大媽買點軟乎的糕點——他們牙口不好,吃不了太硬的東西。
晚上,于朦朧坐在院子里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趕集”的戲份旁寫了很多細節(jié):“趕集要背著竹筐,走路要順著人流走,買東西要先問價再砍價,說話要帶點鄉(xiāng)音顯親切。”他抬頭見我看,笑著說:“今天幫李奶奶劈柴的時候才明白,演戲不是靠裝腔作勢,而是靠這些實實在在的經(jīng)歷。你看劈柴的姿勢、跟老人聊天的語氣,都是從生活里學來的,這些東西裝不出來,也演不出來?!?/p>
我點點頭,看著院子里掛著的艾草,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綠光。突然覺得,這些日子在村里的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每一頁都寫滿了煙火氣和人情味。我們跟著大爺大媽學農活、學規(guī)矩,跟著村里的人感受生活的溫度,這些經(jīng)歷不僅讓于朦朧的角色更加豐滿,也讓我們學會了用心去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睡前,于朦朧把明天趕集要帶的東西整理好,還特意把給大爺大媽買糕點的錢單獨放好:“明天一定要給大媽挑塊好看的布,她總說自己的衣裳太舊了?!蔽铱粗J真的樣子,心里暖暖的——他總是這樣,把別人的需求放在心上,用最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想,這大概就是“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真正含義吧——不是刻板的教條,而是藏在細節(jié)里的尊重和善意,是用心去感受生活、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而這些態(tài)度,終將變成最珍貴的財富,讓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無論是演戲還是做人,都能走得更穩(wěn)、更遠。
趕大集的日子恰逢鎮(zhèn)上的“露水集”,天還沒亮透,王大爺就背著竹筐在院門口等我們。于朦朧特意換上了前幾天跟村里后生借的粗布褂子,我則把給大爺大媽買糕點的錢仔細揣進內兜,還不忘提醒他:“記得幫大媽挑布時多問問顏色,她上次說喜歡藏青色?!?/p>
一路踩著晨露往鎮(zhèn)上走,王大爺邊走邊給我們講集市的規(guī)矩:“露水集要趕早,好貨都在早市;買布要扯‘足尺’,別讓店家短了寸;遇到熟人得打招呼,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禮數(shù)不能少?!庇陔鼥V聽得認真,還掏出手機記在備忘錄里,笑著說:“這些規(guī)矩正好能加到劇本里,男主趕集時要是懂這些,才像真正的村里人?!?/p>
到了集市,晨光剛把攤位照出輪廓,吆喝聲就此起彼伏。王大爺先帶著我們去布攤,攤主是個熟絡的老伙計,見我們來,笑著遞上布樣:“王大爺,這次要扯什么布?新到的藏青細布,做褂子正好?!庇陔鼥V立刻湊過去,拿起布樣給大媽比劃:“您看這布的紋路,摸著厚實,做出來肯定耐穿?!贝髬屝χc頭,王大爺剛要掏錢,于朦朧已經(jīng)搶先把錢遞了過去:“大爺,這布錢我來付,就當謝謝您這些天教我們干活?!蓖醮鬆斖妻o不過,只好收下,眼眶卻微微泛紅。
買完布,我們跟著王大爺去糧攤。于朦朧蹲在攤位前,學著王大爺?shù)臉幼幼テ鹨话研∶?,湊到鼻尖聞了聞:“這小米聞著真香,比城里買的新鮮?!睌傊餍χf:“小伙子懂行!這是剛碾的新米,熬粥最養(yǎng)人?!彼⒖剔D頭跟我說:“多買兩斤,回去給大爺大媽熬小米粥?!蔽亿s緊應下,裝米時還特意多抓了一把——想著讓大爺大媽多吃幾頓。
路過水果攤時,于朦朧看見有賣軟桃的,立刻停下來:“大媽牙口不好,軟桃正合適?!彼袅藥讉€最大最軟的,用干凈的紙包好放進竹筐,還不忘跟攤主砍價:“大爺,您這桃再便宜點,我們多買幾斤,回頭還來您這兒買?!睌傊鞅凰膶嵳\逗笑,真就便宜了幾毛錢,他高興得像個孩子,轉頭跟我說:“你看,王大爺說的‘趕集要砍價’真管用?!?/p>
逛到半晌,我們找了個餛飩攤坐下。于朦朧先給王大爺和大媽各盛了一碗,還特意把餛飩里的香菜挑出來——他記得大媽不愛吃香菜。我則給他們遞上筷子,還幫大爺剝了個茶葉蛋:“大爺,您快吃,補充點體力?!蓖醮鬆敵灾Q飩,突然對攤主說:“這倆孩子是城里來的,卻比村里的后生還懂規(guī)矩,貼心著呢?!睌傊餍χc頭:“現(xiàn)在這樣的年輕人少見了,你們有福氣?!?/p>
下午返程時,竹筐里裝滿了買的東西,于朦朧主動扛著竹筐走在前面,腳步穩(wěn)得很。路過村口的磨房,他看見有老人在推磨,立刻放下竹筐過去幫忙:“大爺,我來幫您推,您歇會兒。”我也趕緊過去搭手,兩人推著磨盤轉了一圈又一圈,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滴,卻沒喊累。磨房大爺直夸:“你們倆孩子,不僅懂規(guī)矩,還肯吃苦,將來肯定有出息。”
回到院子,我們幫著把東西歸置好。于朦朧把買的軟桃洗干凈,先遞給王大爺和大媽:“您倆快嘗嘗,這桃特別甜?!贝髬屢Я丝谔?,笑著說:“這桃比去年買的還甜,你們有心了?!蓖醮鬆攧t拿著布在身上比劃,眼里滿是笑意:“這布做件褂子,趕明年春耕穿正好?!?/p>
晚飯時,大媽做了我們買的新米熬的粥,還炒了幾個家常菜。于朦朧先給兩位老人盛粥,還把盤子里的肉夾到他們碗里:“您倆多吃點,今天逛集市累了?!蔽?guī)椭盹垼姶鬆斖肜锏娘埧鞗]了,立刻端起飯桶續(xù)上。王大爺喝著粥,突然說:“你們倆這幾天在村里,不僅學了農活,更學了‘做人’。這做人啊,就像趕集買布,得實在、懂規(guī)矩,才能讓人待見;就像熬小米粥,得慢慢熬,才能熬出香味?!?/p>
于朦朧放下筷子,認真點頭:“您說得對,以前總覺得演戲靠技巧,現(xiàn)在才明白,演戲就是演‘做人’。男主趕集時懂禮數(shù)、買東西實誠,這些細節(jié)不是編出來的,是從生活里學來的。就像今天跟您趕集,我不僅知道了怎么挑布、砍價,更知道了怎么待人接物——這些才是角色最打動人的地方。”
飯后,于朦朧坐在院子里翻劇本,我湊過去看,發(fā)現(xiàn)他在“男主趕集”的戲份旁補充了很多細節(jié):“挑布時要摸紋路、聞氣味,砍價時要客氣不較真,給長輩遞東西要用雙手。”他指著這些細節(jié)說:“今天趕集的經(jīng)歷,比任何劇本都生動。以前寫備注總覺得空泛,現(xiàn)在一想起布攤的吆喝聲、餛飩攤的熱氣,這些細節(jié)就自然而然地冒出來了?!?/p>
我點點頭,看著院子里掛著的艾草在晚風中輕輕晃動,月光灑在裝滿東西的竹筐上,泛著溫暖的光。突然覺得,這段鄉(xiāng)村生活就像一場“修行”,我們在學農活、守規(guī)矩的過程中,不僅打磨了角色,更學會了用心感受生活——那些藏在集市吆喝聲里的煙火氣,藏在給長輩盛飯動作里的尊重,藏在推磨汗水里的踏實,都成了最珍貴的“劇本素材”,讓紙上的角色,漸漸有了溫度、有了靈魂,也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沉穩(wěn)、更加懂得珍惜。
趕集回來的第二天,天剛亮,于朦朧就被院子里的竹篾聲吵醒。走到門口一看,王大爺正坐在石凳上編竹籃,竹篾在他指間翻飛,不一會兒就有了籃底的雛形?!按鬆?,您怎么不多歇會兒?”于朦朧趕緊走過去,順手搬了把竹椅放在旁邊,“我跟您學編竹籃,昨天趕集看見有賣竹編的,您編的比他們的還結實?!?/p>
王大爺笑著遞過一根竹篾:“編竹籃得有耐心,先學‘打底’,經(jīng)緯線要對齊,不然編出來的籃子會歪。”于朦朧接過竹篾,小心翼翼地跟著比劃,手指被竹篾劃得發(fā)紅也不在意。我端著剛燒好的熱水過來,給兩人各倒了一碗,也在旁邊坐下看:“大爺,您編竹籃是不是有什么訣竅?我看您編的結扣都特別緊?!蓖醮鬆敽攘丝跓崴?,慢悠悠地說:“訣竅就是‘壓一挑一’,每根竹篾都得壓實,不能偷工減料,就像過日子,得一步一步走扎實?!?/p>
于朦朧聽得認真,編錯了就拆了重來,反復試了好幾次,終于編出了一小塊籃底。他舉起來給我們看,眼里滿是成就感:“您看,這樣是不是對了?等編好了,我就用它來裝咱們種的紅薯?!蓖醮鬆旤c點頭,又教他編籃身:“編籃身要慢慢收窄,不然裝東西會漏?!蔽以谂赃厧椭碇耋?,把劈好的竹條理得整整齊齊,方便他們取用,三人配合著,院子里只聽得見竹篾碰撞的輕響,格外安寧。
中午吃飯時,大媽做了紅薯粥和炒青菜,都是我們自己種的菜,吃起來格外香。于朦朧先給王大爺盛了碗粥,又給大媽夾了一筷子青菜:“大媽,您做的菜真好吃,比城里飯店的還香?!贝髬屝χf:“都是地里長的家常菜,你們不嫌棄就好?!蓖醮鬆敽戎?,突然說:“下午咱們去給紅薯地澆水,最近天旱,再不澆水,紅薯就長不大了?!庇陔鼥V立刻答應:“好??!我正好學學怎么澆水,以前總覺得澆水就是把水潑到地里,肯定有講究?!?/p>
下午去紅薯地的路上,王大爺給我們講澆水的學問:“澆水要‘慢澆慢滲’,不能用大水沖,不然會把土沖松,紅薯根容易露出來?!钡搅说乩铮陔鼥V搶著挑水桶,扁擔壓在肩上,腳步比之前穩(wěn)了不少。我跟在后面,幫著扶水桶,避免水灑出來。澆水時,于朦朧學著王大爺?shù)臉幼?,把水瓢舉得高高的,讓水流緩緩澆在紅薯根部:“這樣水就能慢慢滲到土里,不會沖走表層的土,對吧?”王大爺點頭:“你學得快,以后肯定是個干農活的好手?!?/p>
澆完水回去,路過村口的老槐樹,看見村里的孩子們在樹下玩彈弓。于朦朧停下腳步,笑著走過去:“我跟你們一起玩好不好?我小時候也玩過彈弓?!焙⒆觽兏吲d地答應,遞給他一把彈弓。他拿起彈弓,瞄準樹上的鳥窩,卻故意偏了一點,石子落在旁邊的草地上:“不能打鳥,鳥是益蟲,咱們可以打樹上的野果子。”說著,他瞄準一顆野棗,“啪”的一聲,野棗掉了下來,孩子們歡呼著跑過去撿。我站在旁邊看著,覺得這樣的場景格外溫馨——沒有鏡頭,沒有劇本,只有最真實的生活。
晚飯時,于朦朧跟王大爺大媽說起下午和孩子們玩彈弓的事,還說要教孩子們認字。大媽笑著說:“你們真是好心,村里的孩子大多跟著老人過,沒人教他們認字,你們要是愿意教,他們肯定高興?!庇陔鼥V立刻說:“明天我就把帶來的繪本和文具拿出來,在院子里教他們認字,您看行嗎?”王大爺點頭:“當然行!你們這是在做善事,村里的人都會感謝你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