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一種鳥,一生只歌唱一次。
它的歌聲比世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
從離開巢穴的那一刻,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方才停歇。
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zhuǎn)啼鳴。
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歌聲勝過夜鶯與云雀,令萬物失聲。
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連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的巨創(chuàng)來換取。
我們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只荊棘鳥的挽歌。
它關(guān)于兩個在逆光中相遇的少年,他們以為找到了可以棲息的荊棘樹,卻不曾想過,他們的擁抱,本身就是最長的棘刺,注定要以分離和鮮血,來獻祭一場短暫而絢爛的綻放
邊伯賢林晚,我不是你的光。光是抓不住的。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是你的影子
邊伯賢我這輩子做過最完美的計劃,就是如何讓你,在沒有我的未來里,安然無恙
林晚他們都叫我往前走,可是邊伯賢,沒有你,我走到哪里都是絕路!
林晚我終于活成了你期望的樣子……可你憑什么,替我選擇那個沒有你的未來?
邊伯賢與林晚他們是彼此的“逆光”。他站在光的來處,身影卻比她更深陷黑暗;她身處陰影,卻因他的存在而被迫凝視光明。他們的相愛,是一場注定無法圓滿的“質(zhì)壁分離”,從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寫滿了分離的預(y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