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濠州城的喧囂與寧靜中緩緩流淌,朱棣這具兩歲的身體日漸硬朗了些,已能勉強扶著桌腿站穩(wěn)??伤穷w裝著成年人靈魂的心,早已按捺不住對知識的渴望——尤其是那些關(guān)于兵法謀略、江山社稷的典籍。
這日午后,馬氏抱著他在屋內(nèi)小憩,朱元璋去了軍營議事,屋里靜悄悄的。朱棣瞅準(zhǔn)時機,趁馬氏睡熟,手腳并用地挪到墻角那個簡陋的書箱旁。箱子里放著幾本朱元璋偶爾翻看的兵書,紙頁粗糙,字跡卻蒼勁有力。
他費力地扒著箱沿,用還不靈活的手指抽出一本《孫子兵法》,小小的身子歪斜著,把書卷在懷里,就地坐下。書頁上的字對如今的他來說有些模糊,可那些熟悉的字句卻像烙印般刻在腦海里。他一邊用小手點著字,一邊在心里默念,眼神專注得忘了周遭一切。
“這小子在做什么?”
一聲低沉的笑突然在門口響起,朱棣渾身一僵,猛地抬頭,只見朱元璋不知何時已站在那里,正饒有興致地看著他。馬氏也被驚醒,見他抱著厚厚的兵書,慌忙起身要去抱他:“棣兒,這書沉,快放下,仔細累著?!?/p>
朱棣卻沒動,反而把書抱得更緊,小臉上滿是倔強。
朱元璋大步走進來,彎腰將他連同書一起抱起,粗糲的手掌輕輕拂過他額前的碎發(fā),聲音里是掩不住的驚喜:“才兩歲的娃娃,竟知道偷看書?”他翻開書頁,見朱棣剛才指點的地方正是“兵者,詭道也”一句,眼神愈發(fā)亮了,“你看得懂?”
朱棣沒法說話,只是用小腦袋蹭了蹭父親的肩膀,又用手指了指書頁,像是在說“我喜歡”。
朱元璋哈哈大笑,抱著他走到桌前,將書攤開:“好!好!俺朱家的小子,就該讀這些!從今日起,爹天天陪你讀!”
馬氏在一旁笑道:“他才多大,能坐得住片刻就不錯了,你還真要教?”
“怎么不能?”朱元璋指著朱棣,“你看他這眼神,哪像個懵懂娃娃?這是天生的靈性!”
自那以后,朱元璋竟真的推掉了不少軍中瑣事,每日抽出兩個時辰陪朱棣讀書。他坐在榻上,把朱棣放在膝頭,一字一句地讀兵書、講戰(zhàn)策。朱棣聽得格外認真,有時朱元璋故意讀錯一句,他便會咿咿呀呀地晃著小手,直到父親改正才肯罷休。
軍營里的將領(lǐng)們聽說此事,都覺得稀奇:“大帥竟天天陪個兩歲娃娃念書?”朱元璋卻毫不在意,逢人便夸:“俺家小四,將來定是個有大出息的!”
可日子久了,朱棣也漸漸感到吃力。兩歲的身體精力有限,常常聽著聽著就眼皮打架。朱元璋見他困了,便把書合上,抱著他在院里走兩圈,或是講些當(dāng)年打仗的趣事,等他精神些再繼續(xù)。
這日,朱元璋正講到當(dāng)年與陳友諒在龍灣交戰(zhàn)的細節(jié),朱棣聽得入神,忽然伸出小手,在桌上比劃著兩軍對陣的方位,小臉上滿是嚴肅。朱元璋愣了愣,隨即心頭巨震——這小子比劃的陣型,竟與他當(dāng)時取勝的關(guān)鍵部署隱隱相合!
他猛地抱緊朱棣,眼神復(fù)雜難明。這真的是一個兩歲孩童能有的見識嗎?還是……
朱元璋看著膝上兒子清澈卻又仿佛藏著星辰的眼睛,突然生出一個念頭:或許,他的這個兒子,真的不一般。
可這份不一般,將來會成為朱家的幸事,還是……朱元璋不敢深想,只是輕輕拍了拍朱棣的背:“累了吧?今日就到這兒?!?/p>
朱棣眨了眨眼,似是察覺到父親情緒的變化,伸出小手摟住了他的脖子。
夕陽透過窗欞,將父子倆的身影拉得很長。朱元璋望著窗外漸沉的暮色,心中卻翻起了驚濤駭浪。他越發(fā)覺得,這個兩歲的兒子身上,藏著太多他看不懂的秘密。而這些秘密,又會將他們父子,將這尚未成型的江山,帶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