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宗的「銜云花園」正值千年一度的「靈霞漫」時節(jié)。萬千霓光花苞于晨曦中次第綻放,浮光掠流霞,金蕊吐蕊如星瀑倒垂,將整片山巒染成綺麗的幻境。春風(fēng)拂過時,漫天花瓣如綴玉瓔珞簌簌飛旋,墜入靈泉中漾起細(xì)碎的漣漪,恍如碎星墜池。
花園東南角的古銀杏樹下,一架以“蟠藤”纏繞而成的秋千正輕輕搖曳。其上坐著一名灰發(fā)少年——談所年。他一身月白綃紋常服,衣擺繡著暗銀云紋,腰間懸一枚青玉鈴,隨風(fēng)輕響,與他哼唱的不知名小曲相和。那調(diào)子縹緲清越,似攜著山間霧、云外月…
?
不遠(yuǎn)處,浮華宗正門廣場上,「招生大典」如火如荼。
九重青玉階直通“測靈臺”,數(shù)千凡人少年屏息凝神,仰望臺上兩道身影——
曲鎖月,宗門大弟子,玄衣墨發(fā),立于臺左。她指尖輕劃,空中便浮現(xiàn)流轉(zhuǎn)的金色符箓,聲如冷玉:“靈根測試,啟!”
葵攬日,赤瞳如火,立于臺右。他雙手結(jié)印,地面驟亮七十二道陣法光華,朗聲道:“心性幻境,開!”
臺下驚呼如潮。有人顫聲嘆:“竟是‘雙星同啟’!百年未見的天才聯(lián)手主持……”
?
而談所年,仍漫不經(jīng)心地蕩著秋千。
他并非不愿去大典,而是——“又殘了”。
三日前,他聲稱練劍時“不慎震傷經(jīng)脈”;五日前,是“試藥后暫失五感”;上月更甚,直言“觀星悟道時神魂離體,至今未歸”。大長老氣得拂袖砸了一套茶具,最終卻也只能由著他蜷在秋千上裝懶。
浮華宗上下皆知:大長老座下四大親傳,前三乃驚世之才——
大弟子為鎖月;劍修8歲入宗今年178合體后期六重號稱:先天劍體
三弟子葵攬月;音修6歲入宗今年62元嬰后期四重號稱:七弦神
二弟子談所年;符修3歲入宗今年112出竅中期八重,因為日日裝殘疾林黛玉附身不見世人,關(guān)于他的事所有人一概不知。
四弟子霍樂;九歲入宗,今年應(yīng)當(dāng)13歲但10歲時被歹人拐去不知所蹤。
可聽說這位“懶骨”,卻是當(dāng)年靈根測試中,唯一引動“九天玄光”照徹山門之人其聽聞天賦更在師姐師弟之上。
“齊聚三大天才于一門……”談所年忽的輕笑一聲,指尖凝出一縷靈風(fēng),托起一片落花,“也只有咱們師父那種‘瘋子’,才敢這般逆天而為了。”
他抬眼望向廣場方向,眸光倏然深邃晦暗不明。
風(fēng)中不宜傳來極細(xì)微的泣聲——一名少女因靈根黯淡被拒之門外,正掩面哭泣。談所年指尖微頓,那片落花悄然化作流光,墜入少女衣襟。她渾然不覺,卻止了淚,眼中重燃希冀,轉(zhuǎn)身離去時步伐已穩(wěn)。
他輕聲哼著童謠,復(fù)又懶懶靠回秋千繩,“天才之名,不過是更重的枷鎖罷了。”
秋千重新蕩起,哼唱聲再起。
“師兄啊…我也是…迫不得已…”
他苦笑一聲又好像開玩笑一樣補(bǔ)了一句“但是…我又能有什么辦法呢?要是我和你們一樣那四師弟又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