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深,湖邊的荷花漸漸斂了花瓣,只留淡淡的清香在空氣中浮動。四人圍坐在篝火旁,總算有了片刻喘息的余地。
“在下蕭瑟。”
“雷無桀!”
“林沐。”
“無心。”
簡單的名字交換后,蕭瑟率先看向無心,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探究:“現(xiàn)在可以說了,為何要帶走林沐?”
無心撥了撥篝火,火星濺起又落下,他抬眼時帶著幾分狡黠:“因?yàn)槲疑頍o分文,料定你們定會追來,正好省下一路盤纏?!?/p>
雷無桀“噗嗤”笑出聲:“和尚還會缺錢?”
無心挑眉:“出家人四大皆空,自然身無長物?!痹掚m如此,他眼中卻閃過一絲認(rèn)真,“不過,更重要的是,我想看看她身上的生機(jī),是否與家?guī)煹倪z愿有關(guān)?!?/p>
眾人不再多問,心照不宣地將話題轉(zhuǎn)向前路。無心提議先去大梵音寺——那里是忘憂大師圓寂之地,他需親手將師父的舍利供奉入塔。
次日清晨,四人一同動身前往大梵音寺。寺廟藏于深山之中,紅墻黛瓦在蒼翠松柏間若隱若現(xiàn),遠(yuǎn)遠(yuǎn)便聽見鐘聲回蕩,古樸而肅穆。踏入寺門,香火繚繞,誦經(jīng)聲從大殿傳來,讓人不自覺斂了心神。
寺中的僧人見到無心,紛紛合十行禮,神色恭敬。原來忘憂大師生前常來此講經(jīng),無心幼時也曾隨師父來過幾次,與幾位老僧頗為相熟。一位白眉老僧引著他們來到舍利塔前,講述著忘憂大師圓寂前的點(diǎn)滴,言語間滿是緬懷。
無心捧著師父的舍利,緩步走上塔階,背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虔誠。他將舍利安放入塔,誦經(jīng)聲低沉而悠長,林沐站在塔下望著,只覺心中一片寧靜,連帶著周圍的草木都似有若無地舒展了幾分。
蕭瑟與雷無桀在寺中暫歇,聽老僧說起忘憂大師曾以佛法化解過一場江湖浩劫,才知這位高僧不僅佛法精深,更與江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無心供奉完舍利后,與老僧交談許久,眉宇間的迷茫漸漸散去,似是對師父的遺愿有了更深的體悟。
第二天清晨,四人辭別僧人,繼續(xù)趕路。山路蜿蜒,晨霧未散,林沐走在中間,指尖偶爾拂過路邊的野草,便有新綠悄然冒頭。無心走在她身側(cè),偶爾會問起她與草木溝通的感受,林沐一一作答,語氣自然得像是在說尋常事。
雷無桀依舊走在最前,紅衣在晨霧中格外顯眼,時不時回頭喊一聲“快點(diǎn)”,蕭瑟則跟在最后,目光掃過前路,又落在同行的三人身上,心中那份對林沐能力的擔(dān)憂未減,卻也多了幾分對前路的篤定——無論前方有多少風(fēng)雨,至少此刻,他們是同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