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翊青在評論區(qū)的那次短暫交集,像一顆被小心翼翼收藏起來的糖,在沈小念心底甜了很久。
她們并沒有因此立刻變得熟絡,只是偶爾,沈小念會在江翊青的新動態(tài)下留下更長的評論,而江翊青有時會回復一個可愛的表情,有時則會簡短地交流幾句。
這種關系,用沈小念自己的話說,如同千千萬萬個網(wǎng)絡上的泛泛之交,隔著屏幕,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和禮貌。
但她已經(jīng)很滿足了,能這樣偶爾靠近一點點星光,于她而言已是恩賜。
然而,網(wǎng)絡世界并不總是寧靜的花園,有時也會毫無征兆地掀起風暴。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夜晚,沈小念像往常一樣刷著手機,卻在另一個常去的文藝類公共論壇里,看到了一個刺眼的標題帖——《起底“才女”江翊青:那些精心包裝下的謊言與真實》。
沈小念的心猛地一沉,手指帶著些許涼意點開了帖子。
發(fā)帖人自稱是“知情人”,用看似翔實的“證據(jù)”和極具煽動性的語言,羅列了數(shù)條對江翊青的指控:文章疑似代筆、立“獨立清醒”人設實則家庭關系混亂、利用粉絲同情心牟利……甚至附上了一些經(jīng)過裁剪的聊天記錄和模糊的照片。
帖子底下,評論已然炸鍋:有江翊青的粉絲在奮力辯駁,有路人在吃瓜圍觀,更有不少人在肆無忌憚地宣泄著惡意。“早就覺得她假了!”“沒想到她是這種人!”“取關了!”之類的言論層出不窮。
沈小念的大腦有瞬間的空白,隨即被一種巨大的憤怒和難以置信的情緒淹沒。
她了解江翊青的文字,那種從靈魂深處透出來的真誠、細膩與力量,絕不可能出自代筆。那些對私人生活的指控,更是顯得空洞而惡毒。
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開始極其認真地閱讀那篇所謂的“曝光帖”,同時又點開江翊青的平臺主頁——風暴發(fā)生后,江翊青尚未有任何回應。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沈小念做了一件連她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事。她仿佛化身成了最嚴謹?shù)目紦?jù)員,將“曝光帖”里的每一條指控,都與她所了解的、江翊青過往文章和訪談中透露出的信息進行交叉比對。她逐字逐句地分析,不放過任何一絲邏輯上的漏洞和前后矛盾之處。
比如,指控中提及江翊青某篇廣受好評的文章構思與某位小眾作家舊作雷同,沈小念立刻去查證了那篇舊作,發(fā)現(xiàn)除了主題類似,內(nèi)核和表達方式截然不同;又比如,指控她某一時間點聲稱在某地,但根據(jù)她當時文章描述的景物細節(jié)推斷,地點根本對不上號……沈小念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的“實錘”,大多經(jīng)不起推敲,要么是斷章取義,要么是牽強附會。
她的心跳漸漸平穩(wěn),一種基于事實的清晰判斷取代了最初的慌亂。她不是在盲目地維護,而是基于長達兩年的、認真閱讀所積累的了解和信任。
第二天下午,江翊青終于發(fā)布了澄清聲明。聲明寫得條理清晰,逐一回應了指控,并附上了一些證據(jù)。
沈小念第一時間讀完,心里稍稍松了口氣,江老師還是那個冷靜、有力的她。
但與此同時,一種細微的、難以言喻的感覺在她心頭縈繞——江翊青的澄清,在力圖客觀反駁的同時,似乎過于強調(diào)邏輯和證據(jù),而在情緒上,刻意保持了一種近乎冰冷的距離,對于某些涉及個人隱私的惡意揣測,她選擇了不予回應,但這在圍觀者看來,或許會被誤解為理虧或高傲。
沈小念注意到,澄清帖下的評論依然兩極分化,質(zhì)疑的聲音并未完全平息。很多人糾結(jié)于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或者根本不在意真相,只想看熱鬧。
那一刻,沈小念坐在書桌前,窗外是陰沉沉的天。
她看著屏幕上江翊青那份措辭嚴謹卻難掩孤獨的澄清帖,心里像是被什么東西揪緊了。她想起江翊青文字里偶爾流露出的、一閃而過的脆弱,想起她曾比喻過的“窩在角落里偷偷舔毛的貓咪”。
她忽然明白,江翊青此刻需要的,或許不僅僅是一份邏輯完美的自證,更是一份在漫天質(zhì)疑聲中,依然能被堅定選擇和信任的溫暖。
一股沖動再次涌上心頭,比上次評論時更為強烈。
這次,她沒有猶豫。她打開與江翊青的私信對話框,開始認真地敲打鍵盤。
她先沒有提及任何安慰的話,而是以一種冷靜、客觀的口吻,簡要列出了她發(fā)現(xiàn)的、“曝光帖”中幾處最明顯的邏輯漏洞和事實錯誤,并附上了自己的查證結(jié)果。
然后,在信息的最后,她才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江老師,看了那些東西,很生氣,也更心疼您。我知道您很強大,正在努力澄清一切。但請允許我說,我相信您,毫無保留地相信。不是基于這份澄清里的證據(jù),而是基于我過去兩年里,從您每一個字里行間所認識到的那個靈魂——真誠、善良、且無比珍貴。維權的過程一定很辛苦,請務必照顧好自己。如果覺得累,暫時躲起來也沒關系,真正喜歡您的人,會一直在。世界很吵,但您值得所有的美好。”
寫完后,她檢查了兩遍,確認沒有過界的關心,也沒有任何冒犯,然后,輕輕點擊了發(fā)送。
發(fā)送成功的那一刻,巨大的忐忑再次將她淹沒。她會不會覺得我多管閑事?會不會認為我在故作聰明?在這種風口浪尖上,她會不會根本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無暇理會?
幾乎是立刻,手機傳來一陣響動,是江翊青的回復。
而且,不是一句簡單的感謝。
“親愛的,謝謝你。真的……很感謝。方便加個聯(lián)系方式嗎?”
窗外,秋雨開始淅淅瀝瀝地敲打玻璃,而她的世界,卻因為這一句簡單的“謝謝你”,仿佛瞬間被注入了萬丈光芒。
她意識到,那層隔著屏幕的、泛泛之交的薄冰,在這一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和一份笨拙卻堅定的信任,悄然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