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要把五金店改造成“源恒設計”新工作室的那天,陳奕恒特意關了店門,站在店鋪中央看了很久。墻面是斑駁的淺灰色,貨架上還留著沒賣完的螺絲和水管,地面的瓷磚裂了幾道縫——這里承載了他七年的“避世時光”,如今要變成重啟夢想的起點,心里既有不舍,更多的是期待。
張桂源帶著設計師團隊過來時,手里拎著一份詳細的改造方案,方案封面上畫著小小的銀杏葉,和當年工作室的logo圖案一樣?!拔腋鷪F隊說,要保留這里的煙火氣,”他指著方案里的設計圖,“墻面不全部鏟掉,留一部分舊痕跡,再刷上你喜歡的米白色;貨架改成開放式展示架,放你的設計稿和模型;靠窗的位置做個小吧臺,以后我們可以在這里喝咖啡、改方案?!?/p>
陳奕恒接過方案,指尖劃過設計圖上的每一處細節(jié)——張桂源連他喜歡在畫圖時曬到陽光都記得,特意把畫桌放在朝南的窗邊,還設計了可調節(jié)的百葉窗?!皶粫闊??”他輕聲問,其實心里早就被暖意填滿。
“不麻煩,”張桂源笑著揉了揉他的頭發(fā),這個動作自然又親昵,像七年前一樣,“我們的工作室,當然要按你喜歡的樣子來?!?/p>
改造工程開工那天,老巷里的居民都來幫忙。王奶奶端來剛煮好的綠豆湯,說“給小伙子們解暑”;隔壁的李叔主動幫忙拆貨架,說“我力氣大,這點活不算啥”;連巷口小賣部的張嬸,都送來一筐礦泉水。陳奕恒看著熱鬧的場面,突然覺得,這里從來都不是他的“避難所”,而是能容納夢想的“家”。
施工過程中,兩人幾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陳奕恒盯著墻面的改造細節(jié),生怕工人鏟掉太多舊痕跡;張桂源則忙著協(xié)調材料和工期,還特意從外地定制了和當年一樣的木質招牌。有天晚上,工人都走了,兩人坐在滿地的建材中間,借著手機燈光看設計圖。
“你還記得嗎?當年我們第一次裝修工作室,你把油漆弄了一身,”陳奕恒突然笑出聲,“我?guī)湍悴亮税胩?,結果自己也蹭上了,最后兩個人頂著一身油漆去吃泡面。”
張桂源也笑了,伸手擦掉陳奕恒臉上沾的灰塵:“當然記得,你還說我是‘油漆小笨蛋’。后來我特意學了刷油漆,想著下次裝修能幫上忙,結果這一等,就是七年?!?/p>
陳奕恒的眼眶突然紅了,他靠在張桂源肩上,輕聲說:“對不起,當年我太任性了,沒問清楚就走了?!?/p>
“該說對不起的是我,”張桂源握住他的手,指尖傳來溫熱的觸感,“我沒跟你解釋清楚家里的情況,讓你等了這么久。以后我再也不會讓你一個人了?!?/p>
改造工程比預期的順利,一個月后,工作室終于成型。米白色的墻面保留了部分斑駁的舊痕跡,開放式展示架上擺著陳奕恒的設計稿和模型,朝南的窗邊放著寬大的畫桌,百葉窗拉開時,陽光剛好落在畫紙上。最顯眼的是門口的木質招牌,“源恒設計”四個字是陳奕恒親手寫的,字體圓潤,和七年前的招牌一模一樣。
掛牌那天,老巷里的居民都來慶祝。王奶奶送了一盆綠蘿,說“給工作室添點生氣”;李然帶著項目團隊過來,送了一塊“匠心設計”的牌匾;張桂源的母親也從醫(yī)院趕來,拉著陳奕恒的手說“以后你們就是一家人了,要好好的”。
陳奕恒站在招牌下,看著身邊的張桂源,突然覺得,這七年的等待,都值得。張桂源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小盒子,打開是一枚銀戒指,戒指內側刻著“源”和“恒”兩個字?!爱斈隂]來得及給你,”他把戒指戴在陳奕恒的無名指上,“現在補給你,以后我們再也不分開了?!?/p>
陳奕恒點點頭,淚水落在戒指上,反射出溫暖的光。老巷里的風輕輕吹過,帶著陽光的味道,仿佛在祝福他們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