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宴上安陵容(落黎)急智解帝痛之事,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間傳遍六宮。不再是底層宮人間的竊竊私語,而是成為了妃嬪、乃至前朝部分官員都略有耳聞的談資。
“香藥解帝?!保@個名頭帶著幾分傳奇色彩,牢牢地扣在了安陵容的頭上。
正式的封賞在秋宴后的第三日降臨延禧宮。來的不再是尋常太監(jiān),而是皇帝身邊有頭有臉的首領(lǐng)太監(jiān),捧著明黃的圣旨,聲音洪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貴人安氏,性行溫良,敏慧舒朗,尤精香道,通曉醫(yī)理,屢有裨益宮闈。前日秋宴,更以仁心妙術(shù),緩解朕躬,功不可沒。著即晉為敏嬪,賜居長春宮西配殿。欽此——”
敏嬪!
不再是貴人,而是嬪位!并且賜予了獨立的宮苑,雖只是配殿,卻不再是寄人籬下!封號“敏”,更是對她機智與能力的直接肯定!
“臣妾……謝主隆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安陵容壓下心中的波瀾,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了大禮,接過那沉甸甸的圣旨。寶鵑和延禧宮的宮人們早已喜極而泣,跪在地上連連叩首。
消息傳出,六宮震動。
皇后第一時間送來了賀禮,是一套赤金紅寶石頭面,價值不菲,并傳話讓她安心遷宮,所需人手器物,內(nèi)務(wù)府會全力配合。言語間的拉攏與倚重,不言而喻。
碎玉軒的甄嬛和存菊堂的沈眉莊自然是真心為她高興,送來的賀禮也格外貼心,多是些布置新宮苑所需的雅致器物和擺件。
端妃也派人送來了一盆品相極佳的蘭草,寓意深遠。
就連一向與安陵容無甚交集的敬妃,也遣人送了禮來。
然而,華妃的翊坤宮,卻始終一片死寂,沒有任何表示。這沉默,比任何賀禮都更讓人感到壓力。
遷居長春宮的過程順利得超乎想象。內(nèi)務(wù)府幾乎是傾力配合,將西配殿布置得清雅而不失嬪位規(guī)制。安陵容看著這屬于自己的、更為寬敞明亮的宮苑,心中并無多少喬遷的喜悅,反而更加沉重。
地位越高,盯著她的眼睛就越多,束縛也越多。以往在延禧宮角落,尚可低調(diào)行事,如今成了主位娘娘之一,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她帶來的心腹只有寶鵑和另外兩個在延禧宮時觀察已久、覺得還算可靠的宮女太監(jiān)。長春宮原有的宮人跪了一地,口稱“敏嬪娘娘金安”,眼神中卻帶著審視、好奇,或許還有幾分被安插進來的眼線。
安陵容端坐上位,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聲音不高,卻帶著屬于嬪位的威儀:“既來了長春宮,往后便需守長春宮的規(guī)矩。本宮不喜奢華,不惹是非,只望爾等各司其職,謹言慎行。忠心辦事的,本宮自有賞賜;若有那吃里扒外、心思活絡(luò)的,也休怪本宮不容?!?/p>
她恩威并施,先立規(guī)矩。眾宮人連忙叩首應下。
安置妥當后,安陵容獨坐在新布置的、同樣辟為香室的偏殿內(nèi),窗明幾凈,藥材器具一應俱全,條件比在延禧宮時好了何止數(shù)倍。
她撫摸著皇帝新賞下的一塊上等徽墨,以及皇后賞的那套耀眼頭面,眸光幽深。
“敏慧”……皇帝用這兩個字定義她,是欣賞,也是期望。期望她繼續(xù)保持這份“敏慧”,為他,為這后宮“分憂”。
而皇后沉甸甸的賀禮,則像是在提醒她,這份“敏慧”該為誰所用。
華妃的沉默,則預示著更猛烈的風暴可能在暗中醞釀。
她如今看似風光,實則如同行走在更細的鋼絲上,腳下是萬丈深淵。
“寶鵑,”她輕聲吩咐,“將皇后娘娘賞的頭面好生收起來,非重大節(jié)慶,不得動用。將皇上賞的徽墨和端妃娘娘送的蘭草,擺在顯眼處。”
她要讓該看到的人,看到她想讓他們看到的。
獨立宮苑,意味著更大的自由,也意味著更重的責任和更直接的靶心。
香室內(nèi)的新爐升起裊裊青煙,是她熟悉的、能讓她寧定心緒的“養(yǎng)心和中香”。安陵容深吸一口氣,將紛雜的思緒壓下。
既然已踏上這更高處的舞臺,便不能再回頭。她能做的,便是利用這新的身份和資源,將她的“茍道”執(zhí)行得更加徹底,將她的香藥之道,發(fā)展成誰也無法輕易撼動的,真正的立身之基。
暗潮已然涌動,她需得在這新的棋局中,為自己,殺出一條更穩(wěn)妥的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