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學校的紫藤花架下,江晚星在整理建校檔案時,發(fā)現(xiàn)花架基座的磚塊有松動痕跡。撬開后,露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里面是一本1952年的校董會議事錄,封面貼著一...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話本小說。" />
航運學校的紫藤花架下,江晚星在整理建校檔案時,發(fā)現(xiàn)花架基座的磚塊有松動痕跡。撬開后,露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里面是一本1952年的校董會議事錄,封面貼著一張泛黃的字條,是蘇婉的筆跡:“紫藤花開滿架時,方是恩怨落幕日,盒中物,贈最后解開謎題者。”
【1952年的校董會?那時航運學校還沒建成,何來議事錄?】江晚星翻開議事錄,里面記錄的并非校務,而是季沈兩族二十位元老的秘密約定:“若百年后季沈后人能讓紫藤花架如期綻放,便將‘江安航運’的原始契約副本公之于眾,其中藏著1946年合股時被刻意抹去的‘互助條款’——季沈任何一方遭遇危機,另一方需傾囊相助,違約者將被剝奪所有繼承權?!?/p>
議事錄的夾層里,藏著一張老照片:二十位元老圍著剛栽下的紫藤幼苗,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把刻有族徽的小鏟,照片背面寫著“以花為證,以根為約”。
江晚星突然想起建校時的一個細節(jié)——施工隊曾在花架下挖出二十個陶瓷小罐,每個罐子里都裝著季沈族人的頭發(fā),當時以為是祈福儀式,現(xiàn)在看來,是元老們用血脈立下的誓約。
消息傳到沈承澤耳中時,他正在處理沈氏旗下瀕臨破產的造船廠。得知“互助條款”后,他突然帶著造船廠的賬簿闖進航運學校,對著江晚星深深鞠躬:“季家若肯出手相助,沈氏愿意將造船廠并入‘江安航運’,從此再無季沈之分?!?/p>
賬簿顯示,造船廠因承接了沈從武留下的爛尾工程,虧損已達數(shù)十億,債主正是當年被沈氏打壓過的蘇家遠親?!八麄冋f,除非季家出面擔保,否則就要拍賣造船廠抵債?!鄙虺袧傻穆曇魩е澏叮斑@是沈氏最后的產業(yè)了。”
江晚星看著賬簿上的債務明細,突然注意到債主的簽名與蘇婉父親的筆跡有七分相似?!臼翘K家后人!祖輩的約定,竟以這種方式應驗!】她調出1952年的議事錄補頁,上面果然寫著:“蘇家后代若遇沈氏求助,當念及蘇婉與沈敬山妻子的姐妹情分,酌情寬宥?!?/p>
季寒琛的讀心術捕捉到蘇家族長的意識:【……祖父臨終前說,若沈氏有難,要看他們是否真心悔改……這賬簿里的爛尾工程,恰是沈從武當年想嫁禍季家的證據(jù),沈承澤肯交出來,是真的想和解了……】
“我可以擔保,但有個條件。”江晚星將議事錄推到沈承澤面前,“造船廠并入后,需設立‘蘇婉紀念館’,讓后人永遠記得兩族和解的根基?!?/p>
蘇家族長突然從門外走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債務豁免協(xié)議:“這是祖父的遺愿,只要沈氏真心悔過,債務一筆勾銷?!彼钢鴧f(xié)議上的印章,“這是蘇婉當年的私章,她說‘恩怨要了結,情誼要記住’。”
沈承澤看著協(xié)議,突然紅了眼眶,對著蘇家族長和江晚星深深鞠躬:“謝謝……謝謝你們給沈氏一個贖罪的機會?!?/p>
紫藤花架下,眾人共同為“蘇婉紀念館”奠基。江晚星在地基里埋下1952年的議事錄和二十位元老的頭發(fā)罐,季寒琛握著她的手,讀心術傳來她的感慨:【祖輩們栽下紫藤,不是為了觀賞,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仇恨像藤蔓,能纏死彼此;而理解像根系,能讓兩族在同一片土地上扎根。】
沈承澤親手將“互助條款”刻在紀念館的石碑上,陽光透過紫藤花葉灑在碑文中,“以花為證,以根為約”八個字熠熠生輝。江晚星知道,這場延續(xù)了五代人的豪門恩怨,終于在紫藤花的芬芳里,落下了最后的帷幕。
那些藏在鐵盒、議事錄、陶瓷罐里的秘密,那些纏繞了百年的算計與守護、仇恨與和解,最終都化作了花架下的沃土,滋養(yǎng)著新的生命。而季沈蘇三家的故事,會像這年年盛開的紫藤花,在時光里流轉不息,告訴每個路過的人:真正能跨越百年的,從來不是恩怨,是藏在血脈深處的、對“家”與“和解”的永恒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