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的十二月寒風刺骨,我站在音樂劇后臺的走廊里,手中緊握著那張珍貴的通行證。作為一名專業(yè)的音樂評論人,我本該對各種演出司空見慣,但今晚不同——這是我第一次評審李碩珉的音樂劇。
“《弗蘭肯斯坦》五分鐘后開場,請各位就座?!焙笈_廣播響起。
我匆匆走向觀眾席,腦海中浮現(xiàn)出兩周前與主編的對話。
“李碩珉?那個SEVENTEEN的主唱?”我當時有些不解,“為什么要專門派我去評他的音樂?。磕牢抑辉u專業(yè)音樂劇演員的演出。”
主編推了推眼鏡:“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一個客觀的評價,看看這些偶像出身的演員是否真的具備音樂劇實力。而你,素來以嚴格公正著稱?!?/p>
我嘆了口氣,翻開資料夾。李碩珉,偶像團體主唱,擁有清亮的高音和穩(wěn)定的現(xiàn)場,參演過幾部校園音樂劇,但這是他的專業(yè)舞臺首秀。我?guī)缀跄茴A見到結果——一個靠粉絲捧場的商業(yè)制作。
然而,當幕布升起,李碩珉扮演的怪物蹣跚出場時,我的預判開始瓦解。
他的表演生澀卻充滿力量,歌聲中飽含著角色的孤獨與痛苦。那首《怪物自白》結束時,我的眼眶竟有些濕潤。這絕非我預期的偶像跨界玩票,而是一個演員真誠的自我剖白。
演出結束后,我站在后臺入口,猶豫著該如何開口要求采訪。門突然打開,李碩珉走了出來,臉上還帶著未完全卸去的妝容。
“您好,是來采訪的記者嗎?”他微微鞠躬,聲音比舞臺上輕柔許多,卻依然悅耳。
我匆忙掏出證件:“是的,我是《舞臺藝術》的首席評論人,想請教幾個關于您表演的問題?!?/p>
他的眼睛亮了起來:“啊,我讀過您對《歌劇魅影》重排的評論!非常犀利,但也很有見地?!?/p>
我有些驚訝。大多數(shù)偶像只會敷衍了事,他卻真的了解我的作品。
我們在休息室坐下。近距離看他,我才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異常明亮,仿佛能直抵人心。
“您在《怪物自白》中的氣息控制非常特別,是特意設計的嗎?”
他傾身向前,興奮地比劃:“是的!我和聲樂老師討論了很久,覺得怪物剛開始學說話時,呼吸應該是不穩(wěn)定的,但隨著他學會表達,氣息應該逐漸變得平穩(wěn)...”
我們聊了將近一小時,從角色塑造到音樂編排。他的專業(yè)知識和熱情讓我刮目相看。臨別時,他忽然問:
“您下周有空來看我們的彩排嗎?我想聽聽您對第二幕開場的意見。”
這個請求出乎意料。我本該保持距離,卻鬼使神差地答應了。
---
接下來的兩周,我看了三場《弗蘭肯斯坦》的演出。每場李碩珉都有細微的調(diào)整和進步。我開始在專欄中記錄這些觀察,意外地,這篇連載引來大量關注。
“你的文章讓更多音樂劇迷來觀看演出,”第四次采訪時,李碩珉感激地說,“制作人說票房比預期好了三成?!?/p>
我低頭整理錄音筆,掩飾微微發(fā)燙的臉頰:“我只是如實記錄?!?/p>
“正因為如此才珍貴,”他輕聲說,“我知道很多評論人因為我的偶像身份而戴有色眼鏡,但你始終只看我在舞臺上的表現(xiàn)?!?/p>
那天采訪結束后,他邀請我去地下室酒吧——音樂劇演員們常去的隱秘場所。在那里,我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李碩珉:他與同事們談笑風生,即興演唱老歌,甚至在大家的起哄下跳了一段滑稽舞。
“沒想到你這么活潑,”我笑道。
他眨眨眼:“在舞臺上我是怪物,在綜藝里我是瘋孩子,在這里...我只是李碩珉?!?/p>
回程的出租車里,我們并肩而坐。他因為疲憊而不知不覺睡著了,頭輕輕靠在我肩上。我沒有推開他,只是看著窗外飛逝的燈火,感受著心中某種防線正在瓦解。
---
一月初,我收到李碩珉的短信:「今天下午有空嗎?想請你聽一首新歌?!?/p>
我按照地址找到一間小型錄音室。他獨自坐在控制臺前,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
“這是我為下一部音樂劇準備的曲子,”他解釋道,“但總覺得哪里不對?!?/p>
他播放demo,清澈的嗓音在狹小的空間里回蕩。這是一首關于離別的抒情歌,旋律優(yōu)美,但確實缺少了什么。
“太完美了,”我直言不諱,“你的技巧無可挑剔,但聽不到...痛楚?!?/p>
他若有所思:“痛楚?”
“離別不應該是美麗的,它應該是撕裂的,不甘的。你的歌聲太干凈了?!?/p>
他沉默片刻,然后重新戴上耳機:“再來一次。”
這一次,他閉上眼睛,歌聲中多了一絲沙啞,一絲掙扎。當他唱到“即使時光倒流/我依然會選擇這痛苦的相遇”時,聲音幾乎破碎。那一刻,我仿佛看見他靈魂的裂縫。
結束后,我們久久無言。
“謝謝你,”他終于開口,“從來沒有人這樣指引我找到情感的核心?!?/p>
“因為你總是被要求完美,”我輕聲說,“但藝術最動人的部分,恰恰來自不完美?!?/p>
那天晚上,我們沿著漢江散步,聊著各自的童年、夢想和恐懼。他告訴我作為偶像的壓力,作為音樂劇新人遭受的質(zhì)疑;我分享了自己從鋼琴家轉型評論人的心路歷程。
“知道嗎,”他突然停下腳步,“和你在一起,我不需要解釋為什么我既愛偶像工作又熱愛音樂劇,為什么我可以同時是李碩珉和DK。你好像天生就理解所有的我?!?/p>
江風拂過他的發(fā)梢,燈光在他眼中閃爍。我們的手背不經(jīng)意相觸,然后,手指悄然交纏。
那一刻,世界只剩下心跳聲和交握的掌心。
---
我們的關系在秘密中生長。工作日,我是嚴謹?shù)脑u論人,他是專注的演員;周末的夜晚,我們卻是分享一切的兩個靈魂。我教他如何解讀劇本的潛臺詞,他帶我重溫流行音樂純粹的快樂。
然而,平衡在二月的一個雨夜被打破。某知名論壇突然爆出“李碩珉與神秘女子約會”的模糊照片。雖然看不清我的臉,但粉絲們已經(jīng)開始人肉搜索。
“對不起,”他在電話那頭聲音沙啞,“我沒想到會這樣。”
“這不是任何人的錯,”我努力保持冷靜,“我們...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p>
沉默良久,他輕聲問:“所以呢?我們要因此放棄嗎?”
我握緊手機,無法回答。
第二天,我的辦公室被粉絲的抗議信淹沒。主編把我叫去:“我知道照片上是你。作為評論人,與評論對象產(chǎn)生私人關系是嚴重違反職業(yè)道德的。”
“我明白?!?/p>
“我給你兩個選擇:停止與他的關系,或者辭職?!?/p>
我看著他,忽然想起李碩珉在舞臺上唱過的一句歌詞:“真實比完美更需要勇氣。”
那天下午,我遞交了辭呈。
---
李碩珉知道后勃然大怒:“你不應該為我放棄你的事業(yè)!”
“我不是為你放棄,”我平靜地收拾辦公桌,“我是為我自己。如果我連誠實面對感情的勇氣都沒有,又有什么資格評判別人的藝術表現(xiàn)?”
他愣住了,然后緊緊抱住我。
離職后,我開始撰寫一本關于音樂劇與現(xiàn)代偶像的專著。李碩珉的《弗蘭肯斯坦》因為口碑持續(xù)發(fā)酵,決定加演十場。
首演當晚,我坐在觀眾席最后一排。當李碩珉出場時,我?guī)缀鹾粑谋硌葑兊酶由畛劣辛?,每一個眼神,每一個音符都飽含情感。
演出結束后,在如雷的掌聲中,他走到舞臺邊緣,目光精準地找到我:
“今天,我想特別感謝一個人。她教會我,真正的藝術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實地表達靈魂。謝謝你,讓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p>
全場竊竊私語,猜測他感謝的是誰。只有我知道,這是他對世界最勇敢的告白。
在慶功宴的喧囂中,我們溜到天臺。首爾的夜景在腳下鋪展,宛如星河。
“接下來有什么計劃?”我問他。
“新的音樂劇提案,團體回歸...”他微笑著看向我,“還有,和你一起面對所有未知?!?/p>
他拿出一個小小的絲絨盒子,我的心跳幾乎停止。但他只是打開它,里面是兩把鑰匙。
“我租下了隔壁的錄音室,”他眼睛閃亮,“我們可以把它改造成工作室,你寫作,我練習。不必再躲藏的地方?!?/p>
我接過鑰匙,淚水模糊了視線。這不是一段關系的終點,而是無數(shù)可能的起點。
“知道嗎,”我靠在他肩上,“我最初是為了評判你而來。”
“那么,你的最終判決是?”他假裝嚴肅。
“李碩珉,”我輕聲說,“你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美麗的意外,最動人的回響?!?/p>
遠處的鐘聲響起,新的日子即將開始。在藝術與愛的邊界線上,我們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