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初夏,重慶的陽光帶著剛過梅雨季的濕潤,斜斜地灑進兒童食品廣告的拍攝棚里。五歲的安欣穿著鵝黃色的小裙子,扎著兩個蓬松的羊角辮,站在布景板前的小臺階上,手里攥著比她手掌還大一圈的道具餅干,眼睛卻忍不住往棚頂晃來晃去的燈光瞟。
“欣欣,看鏡頭這里哦?!睂?dǎo)演舉著擴音喇叭,聲音放得格外柔和,“等會兒阿姨說‘開吃’,你就咬一口餅干,笑一笑,像平時吃最喜歡的草莓糖那樣開心,好不好?”
安欣點點頭,小腦袋隨著導(dǎo)演的手勢轉(zhuǎn)過去,睫毛像兩把小扇子,忽閃了兩下。她是三天前被幼兒園老師推薦來試鏡的,媽媽說“去跟叔叔阿姨玩?zhèn)€游戲”,她便穿著最喜歡的裙子來了,卻沒想到“游戲”要站在這么多陌生人面前,還要被無數(shù)個黑色的“小盒子”盯著。
試鏡時的場景還在腦子里轉(zhuǎn)——那天她因為緊張,把臺詞“這個餅干真甜呀”說成了“這個甜餅真干呀”,惹得全場笑起來,她卻急得紅了眼眶,抽噎著說“我不是故意的”??蓪?dǎo)演卻蹲下來,揉了揉她的頭發(fā)說:“沒關(guān)系,欣欣的反應(yīng)很可愛,比背好的臺詞還自然。”
此刻正式拍攝,安欣深吸一口氣,想起媽媽早上跟她說的“就當是在幼兒園表演節(jié)目,把快樂傳給大家就好”。當場記板“啪”地一聲拍下,她立刻把注意力拉回面前的鏡頭,咬下一口餅干,嘴角向上彎起,露出兩顆剛長齊的小虎牙,眼睛里亮閃閃的,像盛了星星。
“很好!保持這個表情,再轉(zhuǎn)個圈!”導(dǎo)演的聲音帶著笑意,鏡頭跟隨著安欣小小的身影移動。她聽話地轉(zhuǎn)了個圈,裙擺揚起一個好看的弧度,不小心差點絆倒,卻本能地扶住身邊的道具小熊,然后對著鏡頭吐了吐舌頭,那副有點調(diào)皮又無辜的模樣,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笑起來。
拍攝間隙,媽媽走過來幫她擦了擦嘴角的餅干渣,小聲問:“累不累呀?要不要休息一會兒?”安欣搖搖頭,指著不遠處的監(jiān)視器:“媽媽你看,里面的我好像在發(fā)光?!眿寢岉樦氖种缚慈ィ聊焕锏男∨⑿θ菝髅?,透著一股未經(jīng)雕琢的靈氣,心里悄悄嘆了口氣——原本只是想讓孩子來體驗一下,卻沒想到她對鏡頭有著這樣天生的敏感度。
當天的拍攝很順利,結(jié)束時導(dǎo)演特意把安欣叫到身邊,遞給他一個包裝好的餅干禮盒:“欣欣今天表現(xiàn)特別棒,這個送給你。以后要是還想跟鏡頭玩游戲,隨時來找叔叔哦?!卑残澜舆^禮盒,用力點頭:“謝謝叔叔!我還想玩!”
回家的路上,安欣坐在車里,抱著餅干禮盒,嘰嘰喳喳地跟媽媽說拍攝時的趣事:“那個舉著大盒子的叔叔,一直跟我說‘好漂亮’;還有負責衣服的阿姨,給我戴了好多亮晶晶的發(fā)卡……”媽媽聽著她的話,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里有了一個模糊的念頭——或許,這個孩子與演藝的緣分,從這個五歲的夏天,才剛剛開始。
而此時的安欣還不知道,這次看似偶然的廣告拍攝,不僅讓她在之后的幾個月里,隨著“國民閨女”的稱呼出現(xiàn)在各大電視臺的屏幕上,更在多年后,為她與另一個人的相遇,埋下了遙遠卻奇妙的伏筆。她只知道,今天在鏡頭前的時光很快樂,就像媽媽說的那樣,把快樂傳給別人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