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微博的熱度還沒褪去,質疑的潮水已從各個角落涌來。不到半小時,沈知微代打# 的詞條竟順著熱搜尾巴往上爬,點進詞條,滿屏都是帶著惡意的揣測。有人翻出她半年前巔峰賽沖榜時的錄屏,放大鼠標軌跡截圖:“這操作連貫性忽高忽低,不是代打是什么?” 更有自稱“青訓知情者”的匿名用戶發(fā)帖,編造她靠關系走后門進Hero的謠言,字里行間全是對女性職業(yè)選手的輕蔑。
虎撲的討論帖早已偏離“實力”本身,歪樓成了對性別差異的惡意攻擊。“對抗路要扛傷要開團,女生手勁小反應慢,能頂住職業(yè)賽場的強度?”“生理期怎么辦?到時候別讓全隊陪她掉狀態(tài)?!?類似的言論被反復頂起,甚至有人翻出其他項目女選手的失誤片段,強行扣到沈知微頭上,嘲諷“女選手都是情緒不穩(wěn)定的定時炸彈”。超話里的粉絲吵架聲此起彼伏,老粉試圖擺數(shù)據反駁,卻被對方用“你見過幾個女職業(yè)?”噎得啞口無言,私信箱里的辱罵信息更是不斷刷新。
訓練室里的氣氛肉眼可見地沉了下來。久酷念評論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猛地把手機拍在桌上,耳尖漲得通紅:“這些人有病吧?連面都沒見過就造謠代打,數(shù)據不會看嗎?” 他剛想打字回懟,手腕卻被子陽輕輕按住。
子陽的臉色比平時更冷,指尖劃過屏幕上那些刺耳的言論,聲音壓得很低:“現(xiàn)在爭論沒用,只會被帶節(jié)奏。” 他點開沈知微的青訓數(shù)據頁,坦邊承傷率68%、支援響應速度0.8秒的數(shù)值赫然在目,“等她打出成績,這些話自然不攻自破?!?可他握著鼠標的手卻微微收緊——當年他轉型輔助時也受過質疑,但從未見過如此直白的性別攻擊。
清融盯著屏幕里滾動的惡意評論,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筆。他想起自己剛打職業(yè)時被罵“混子中單”的日子,可那些質疑至少還圍繞著比賽,不像現(xiàn)在,全是毫無根據的人身攻擊。“她們?yōu)槭裁础欢⒅詣e說?” 他小聲問,語氣里帶著困惑和憤怒,耳尖的紅這次是氣出來的。
無畏把平板重重合上,眉頭擰成了疙瘩。他剛看完那段被用來造謠代打的錄屏,明明是網絡波動導致的操作卡頓,卻被刻意剪輯成“水平不穩(wěn)”的“證據”?!皠e管這些雜音?!?他抬眼看向隊友,聲音沉穩(wěn)得像定海神針,“明天訓練賽,讓她自己用操作說話?!?話雖如此,他卻悄悄點開了俱樂部公關的對話框,敲下“準備沈知微青訓完整比賽錄像”的消息——作為隊長,他得護住即將到來的新隊友。
星痕扒著無畏的肩膀,臉上沒了往日的嬉鬧。他翻到沈知微曾用關羽單殺青訓榜首的錄像,放大聲音:“你們看,這刀劈得比我還果斷,哪里像代打?” 可視頻里清脆的擊殺音效,終究蓋不過手機里不斷彈出的負面推送。
深夜的訓練室只剩下鼠標點擊聲。久酷偷偷把那些造謠帖舉報了個遍,子陽在記事本上額外加了行“訓練賽重點練雙邊配合,幫她建立信心”,清融把沈知微的巔峰賽高光片段存進文件夾,想著明天或許能拿給她看看,無畏則反復看著賽程表,在首場對陣強敵的比賽旁畫了個醒目的星號。
窗外的月光似乎也蒙上了一層灰。沒人知道,遠在俱樂部宿舍的沈知微,正對著手機屏幕上的辱罵信息發(fā)呆。她指尖劃過自己練到起繭的虎口,又點開那張官宣海報,眼神慢慢從黯淡變得堅定——那些質疑和辱罵,終將成為她踏向賽場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