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逆光
小院的向日葵綻放在第四十五個盛夏時,“追光者”石碑前多了兩株常青藤,藤蔓順著碑身纏繞,上面掛著小小的木牌—... 更多精彩內(nèi)容,盡在話本小說。" />
重生之逆光
小院的向日葵綻放在第四十五個盛夏時,“追光者”石碑前多了兩株常青藤,藤蔓順著碑身纏繞,上面掛著小小的木牌——寫著于朦父母的名字。于朦已經(jīng)很少出門,大多時候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懷里抱著那把老吉他,聽孩子們在花田里嬉笑,看“非遺少年班”的徒弟們教新一代孩子拉坯。
“爺爺,您看我捏的小太陽!”扎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陶坯跑過來,泥漬沾了滿臉。于朦笑著摸了摸她的頭,指腹擦去她臉上的泥:“比爺爺當(dāng)年捏的好看,有勁兒。”女孩得意地跑回工坊,陶輪轉(zhuǎn)動的嗡嗡聲,混著遠處傳來的冬不拉琴聲,成了小院不變的背景音。
這年葡萄架演唱會,成了一場“傳承之約”。阿木的民樂樂隊已是五世同堂,最年長的樂手是當(dāng)年彈冬不拉的老藝人的孫子,最年幼的是阿木的小孫女,才六歲,抱著迷你冬不拉,彈得有模有樣;當(dāng)年帕米爾高原的老校長已經(jīng)過世,他的學(xué)生——如今的牧區(qū)校長,帶著孩子們唱《高原上的小太陽》,歌聲里的清澈,和四十年前如出一轍;法國老太太的孫女也來了,手里捧著奶奶留下的葡萄藤標(biāo)本,笑著說:“奶奶說,這是她和中國的約定,我要替她守下去?!?/p>
于朦被孩子們推著輪椅上了舞臺,老吉他放在膝頭。當(dāng)《逆光》的旋律響起,全場自發(fā)起身,跟著節(jié)奏輕輕搖晃,像一片涌動的向日葵花田?!八氖迥炅?,我從追光的人,成了被光圍著的人?!庇陔穆曇艉茌p,卻字字落在人心上,“這光,不是我的,是你們的,是一代代人的?!迸_下的掌聲里,有人悄悄抹淚,不是悲傷,是被歲月溫柔浸潤的感動。
秋天,“非遺活態(tài)傳承項目”在全球建立了十個交流中心,第一個就設(shè)在喀什古城。揭牌那天,于朦沒能去現(xiàn)場,孩子們用視頻直播給他看——買買提老人的孫子,如今已是知名土陶大師,正給外國友人演示拉坯;“音樂希望小學(xué)”的孩子們,用冬不拉彈著《絲路回響》,臺下的外國觀眾聽得入迷,紛紛舉起手機錄像。
“于爺爺,您看,全世界都在聽我們的聲音!”視頻里,孩子們揮著小手喊。于朦笑著點頭,眼里閃著光,忽然覺得,自己就像小院里的葡萄藤,當(dāng)年只是一株幼苗,如今枝繁葉茂,能為別人遮陰,能結(jié)出甜美的果,這就是重生最好的答卷。
這年冬天,父親走了。臨走前,他握著于朦的手,輕聲說:“兒子,爸沒白疼你,你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樣子。”于朦抱著父親,淚水落在父親的手背上,那雙手曾幫他摘葡萄、搭舞臺、剪窗花,如今卻沒了溫度。他把父親和母親合葬在小院附近的山坡上,能看見花田,能聽見琴聲,能聞到葡萄香——就像他們從未離開。
春節(jié)前夕,沙漠治理專家?guī)е鴪F隊來看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南疆的綠洲里,建起了“逆光小鎮(zhèn)”,里面有非遺工坊、學(xué)校、醫(yī)院,還有一座小小的紀(jì)念館,墻上掛著于朦的照片,寫著“逆光而行,向陽而生”?!坝诶蠋?,這是您的夢想,如今實現(xiàn)了?!彼f來小鎮(zhèn)的模型,里面的向日葵花田,和小院的一模一樣。
除夕夜,小院里依舊張燈結(jié)彩,卻多了幾分寧靜的思念。孩子們在父母的墓前擺了兩碗餃子,是母親生前最愛的羊肉餡;阿木的樂隊彈起了《葡萄架下的月光》,琴聲溫柔,像在和逝去的人對話;蘇曉帶著工作室的人,給于朦裹上厚厚的毯子,輕聲說:“于老師,有我們在呢?!?/p>
于朦坐在藤椅上,望著滿院的燈火,手里握著父親留下的剪刀,剪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窗花。小孫子趴在他腿上,指著窗花問:“爺爺,太爺爺和太奶奶能看見嗎?”于朦點頭:“能,他們就在天上,看著我們呢?!?/p>
零點鐘聲敲響時,孩子們放起了煙花,煙花在夜空里炸開,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拂過小院。于朦望著煙花,忽然覺得父母就在身邊,笑著看他,看滿院的光,看一代代的傳承。他掏出手機,拍下這一幕,配文只有一句:“四十五載逆光,終與歲月和解;余生所念,皆為心安?!?/p>
大年初一的清晨,于朦被一陣陶笛聲吵醒。推開窗,是“非遺少年班”的孩子們,在向日葵花田里吹著《回聲》,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像一層金色的紗,飄在碑前的常青藤上,飄在葡萄架上,飄在他的藤椅邊。
“于爺爺,我們要去南極辦非遺分享會啦!”孩子們揮著小手喊,聲音里滿是朝氣。于朦笑著點頭,眼里滿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光,早已越過小院,越過新疆,越過國界,照亮了更遠的地方。
窗外的陶笛聲還在繼續(xù),混著風(fēng)吹過花田的沙沙聲,混著孩子們的笑聲,混著屋里的茶香,成了歲月最溫柔的終章。于朦閉上眼,懷里抱著老吉他,指尖輕輕劃過琴身,仿佛又聽見了母親擇菜的聲音,父親下棋的笑聲,聽見了重生那天清晨的朝陽,聽見了四十五年來每一束光的回響。
他知道,這場逆光而行的旅程,快要走到盡頭了,但光不會滅——會在孩子們的陶坯里,在冬不拉的琴聲里,在綠洲的風(fēng)里,在每一個記得他、記得這份熱愛的人心里,永遠亮著。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小院里,給花田、葡萄架、石碑都鍍上了一層暖金色。于朦坐在藤椅上,嘴角帶著笑,懷里抱著老吉他,像睡著了一樣,安靜而溫暖?;ㄌ锢锏南蛉湛分詈笠豢|陽光,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像一條通往光的路,路上滿是他愛過的人,做過的事,守過的熱愛。
這場重生,他沒有辜負;這場逆光,他走得堅定。往后,小院的向日葵會繼續(xù)開花,葡萄會繼續(xù)結(jié)果,孩子們會繼續(xù)追光,而他,會變成光的一部分,守著這片土地,守著這份傳承,守著所有的溫暖與熱愛,直到歲月盡頭,依舊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