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在成功之前,都會經(jīng)歷諸多磨難。在磨難中,他們積累了一些人生感悟。他們可能將這種感悟置物于自己的事業(yè)中,隨著人生積累的增多,成功便近了。
在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幾年后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塊兒石頭受到許多人的敬仰與膜拜,而另一顆石頭沒人踩里。
這塊石頭心里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我們是同樣的石頭,為什么命運差距這么大啊?”
另一塊是石頭回答到:“你還記得嗎?幾年前山里來了一個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一刀的痛,吃不了那苦,而我卻忍受著一刀一刀的痛,終于,我變成了佛像,所以人家膜拜我而不理睬你呀。”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身處逆境,親歷磨難,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偉人如此,天才也不例外。
有一個人,一生落魄,孤獨而又自卑的生活在自己構(gòu)建的王國里,得不到別人的任何承認
28歲的時候,他愛上自己的表姐。為了表達自己對表姐的愛意,他把自己的手伸進熊熊的爐火中,以至于嚴重受傷,差點殘廢。
可她的表姐不理解他這種獨特的表達愛意的方式,拒絕了他。為此他差點兒走上絕路。
有一次,他跟著朋友出去玩,因為沒有錢被拒之門外。一個女人對他說:“你沒有錢,為什么不把耳朵割下來代替呢?”
他回到家,取刀真的把耳朵割了下來,用布包好送到那個女人的面前。小鎮(zhèn)上的居民都以為他是瘋子,甚至要求是政府把他關(guān)進瘋?cè)嗽骸?/p>
他喜歡作畫,而且是個天才的畫家。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讀懂他的話,沒有人知道他的畫的價值。他的畫只能在兄弟的小畫廊里寄售,幾年來,沒有售出一幅畫。那位管理小畫廊的兄弟差點兒被老板炒了魷魚。
他一生大概只售出過一幅畫,畫的價值為四英鎊。而這幅畫卻是他的兄弟和朋友為了幫助他而買下來的。
他最大的希望是能找一家咖啡館展出自己的作品,可是到死也沒有一家咖啡館愿意展出他的畫。
在絕望中,他朝自己腹部開了一槍,卻不足以致命。他對趕來的醫(yī)生說:“看來,這次我又沒干好”
最后他死在絕望和曠世孤獨中,他的安葬儀式也極其簡單。
他就是梵高,偉大的畫家,他的成就現(xiàn)在無人能及,他的畫每一幅都價值連城,他的出生地和安息地,荷蘭,法國都競相把他當(dāng)做自己的國民,他的畫在巴黎,倫敦,荷蘭的博物館上都有收藏,并且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為什么上天如此虧待他?造就了他的天才,卻沒有造就出欣賞他的人。是不是一個天才的產(chǎn)生需要搭配相應(yīng)的苦難,天才至極致,苦難也至極致,上帝在冥冥之中的那雙手,難道早已算計好了,盡在他的掌握中?
苦難是上天對人們的考驗,倘若你成功地跨過去,就能迎來新的生活,反之只能永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美好的生活,你為何不勇敢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