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遼人見強敵盡殲,奔到那少婦尸首之旁,抱著她大哭起來,哭得凄切之極。我聽了這哭聲,心下竟忍不住的難過,覺得這惡獸魔鬼一樣的遼狗,居然有人性,哀痛之情。”
趙錢孫冷冷地道:“那又有什么稀奇?野獸的親子夫婦之情,未必就不及人。遼人也是人,為什么就不及漢人?”
“那遼人哭了一會,抱起他兒子的尸身看了一會,將嬰尸放在他懷中,走到帶頭大哥身前,大聲喝罵。帶頭大哥毫不屈服,向他怒目而視,只是苦于被點了穴道,說不出半句話來。那遼人突然間仰天長嘯,從地下拾起一把刀,在山峰的石壁上劃起字來,其時天色已黑,我和他有相距甚遠,瞧不見他寫些什么?!?/p>
趙錢孫道:“他刻劃的是契丹文字,我便是瞧見了,也不識得?!?/p>
智光道:“不錯,我便瞧見了,也不識得。那時四下里寂靜無聲,但聽得石壁上嗤嗤有聲,石屑落地的聲音竟也聽得見,我自是連大氣也不敢透上一口。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只聽得當的一聲,他擲下短刀,俯身抱起他妻子和兒子的尸身,走到崖邊,縱身便往深谷中跳了下去?!?/p>
眾人聽到這里,都是“啊”的一聲,誰也料想不到竟會有此變故。
林峰聽到這里嘆息了一聲,朗聲吟道: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p>
眾人聽到林峰吟誦的詩,都不禁望向他。
段譽贊道:“好詩!好詩!”
只聽林峰繼續(xù)吟道: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智光道:“好詩啊,這首詩恐怕已經將那遼人當時的意境道出來了?!?/p>
林峰:“聽到這里,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
“有一對夫婦,養(yǎng)了一雙白雕,一雌一雄,那白雕極通人性,跟隨了那對夫婦將近四十余年。那對夫婦生了三個孩子,二女一男,生后兩個的時候已經隔了十六年,后兩個是對龍鳳胎,由于女嬰出生的早一些,所以是姐姐。孩子剛一出生,就經歷了一番波折?!?/p>
“十六年后,那對夫婦的小女兒在偶然之間見到了震驚江湖的神雕大俠,自從見到那位大俠的真面目之后,心就再也離不開了,但是那位神雕俠已經有了妻子,雖然分開了十六年。那位神雕俠按照約定來到了相約好的地方跟他的妻子相見,那夫婦的二女兒得知就背著父母跑了出來,去尋找那位大俠。但是直到過了相約的時辰,那位神雕俠也沒有見到他妻子的到來,心想定是十六年前就死了,心灰意冷之下就跳下了懸崖,正好被趕過來的二女兒看見,于是二話不說就跟著跳了下去。后面一位被二姑娘激將而來的藏僧看到,想要就也來不及了,只扯下了二姑娘的一截衣袖。”
“接著二姑娘的娘就領著一大幫高手來到了這里,其中還有一位是二姑娘的外公,這些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只見到一位藏僧,那藏僧可是那對夫婦的死敵,見那藏僧手里抓著一截衣袖,她娘認得那是自己女兒的,領著一幫人還帶著那對白雕跟那藏僧戰(zhàn)成一團,一番激戰(zhàn)下,雌雕被那藏僧一飛輪砸死,摔在了山澗。也許是造化弄人,那山崖之下竟是一寒潭,兩人跳下山崖沒有摔死,雄雕為了尋雌雕的尸身,意外見到了小主人,將自己的小主人接了上去。而上面,那藏僧寡不敵眾,終被制服。眾人見到二女兒安然無恙都放下了心?!?/p>
“但是,雌雕已死,雄雕又該何去何從?”
段譽問道:“二哥,那雄雕呢?”
林峰:“忽然,那雄雕在空谷盤旋了三圈,悲鳴了三聲,驀地向著崖壁撞了過去,只聽‘砰’的一聲,雄雕已經撞壁而亡,尸體正好摔在了雌雕的旁邊?!?/p>
王語嫣、阿朱、阿碧眼角里噙著淚。
林峰道:“好了,故事講完了,大師,您繼續(xù)。”
智光嘆息了一聲,道:“我來到谷邊之時,曾向下望去,只見云鎖霧封,深不見底,這一跳將下去,他武功雖高,終究是血肉之軀,如何會有命在?我一驚之下,忍不住叫了出來?!?/p>
“那知奇事之中,更有奇事,便在我一聲驚呼之時,忽然間‘哇哇’兩聲嬰兒的啼哭從亂石谷中傳了上來,跟著黑黝黝的一件物事從谷中飛上,‘啪’的一聲輕音,正好跌在汪幫主身上。我想了一想,這才明白,原來那契丹少婦被殺,她兒子摔在地上,只是閉住了氣,其實未死。那遼人哀痛之余,一摸嬰兒的口鼻已無呼吸,只道妻兒俱喪,于是抱了兩具尸體投崖自盡。那嬰兒一經震蕩,醒了過來,登時啼哭出聲。那遼人身手也真了得,不愿兒子雖他葬身谷底,立即將嬰兒拋了上來,他記得方位距離,恰好將嬰兒投在汪幫主的腹上,使孩子不致受傷。”
“我眼看眾兄弟慘死,哀痛之下,想要將那嬰兒打殺了,可是,我下不去那個手?!?/p>
“跟著我便想去解開帶頭大哥和汪幫主的穴道??墒俏易ツ么蚺模茨笄媚?,推血過宮,松筋揉肌什么辦法都用上了,忙活半天,就是解不開。于是牽過三匹馬來,先扶著帶頭大哥和汪幫主上了馬,然后我自己在乘坐一匹馬,抱了那契丹嬰兒,連夜回進雁門關,找了跌打扭傷的醫(yī)生療治解穴,卻也救不得,等到十二個時辰后,穴道自行解開了?!?/p>
“帶頭大哥和汪幫主記掛這契丹武士襲擊少林寺之事,穴道一解,立即又趕回雁門關查看。但見遍地血肉尸骸,仍和昨日傍晚我離去時一模一樣。當下我們將殉難眾兄弟的尸骸埋葬了,查點人數,卻見只有一十七具。本來殉難的有一十八人,怎么會少了一具呢?”他說到此處,眼光向趙錢孫望去。
趙錢孫苦笑道:“其中一具尸骸活了過來,自行走了,至今行尸走肉,那便是我‘趙錢孫李,周吳鄭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