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挖土的過程中,穆飛有意將那些黃土與黑土分別開來。
在坑挖好之后,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多鐘了??纯磿r間,用這么一把折疊鏟挖的也不慢了。
隨后,穆飛又在另一旁挖了一個半米見方的坑,這個坑作為臨時放魚的地方。
接著,穆飛取來很多的樹枝。利用樹枝的拉力,制作出一個框架。這是用來倒瓦胚子用的,一個個黃土坯在他的忙碌下逐漸形成。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土胚放到火上烘烤。
在這段時間里利用草的地方多,因此這一帶的草所剩無幾。此刻在他面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空地,想必這么一大片空地足夠他利用的了。
因為對瓦片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只要將干一點的土坯放到木炭中烤硬就算大功告成了。
晚上七點多鐘天完全的黑下來了,火上烤著魚,火下烤著瓦片,一片忙碌的景象。
晚上八點多鐘,第一塊瓦片出爐。由于火力太大,瓦片斷成了兩塊。第二片斷掉了一個角,第三片中間斷出一個口子。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穆飛已經(jīng)從中學到了一些東西。
首先要將土坯中的水分慢慢蒸發(fā)掉,那樣土坯子才不會裂。再將干燥好的土胚放入火中烤,這樣會減少斷裂的可能。
這樣一來穆飛需要做一個烤房,可制作烤房的工作量太大。穆飛只能先做土坯,然后借助太陽的溫度將其曬干。
晚上十點左右,精疲力竭的穆飛回到了住所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由于瓦坯還在晾曬中,吃過早飯的他決定向東側(cè)探索一番。
東側(cè)有很多很遠的高山,只有西側(cè)的山相對矮一些。從平頂山出發(fā)比較容易攀登,當攀登到山頂時,站在這里向西南方向看去,他經(jīng)過的森林就好像一張平面圖似的一目了然。
在第一個水洼以南是第二個水洼,還有一片比較大的水潭或是湖。這樣看來,在吃的問題上真的是不成問題了。
那他為什么要巡山呢?
沒錯,他在尋找的正是果實。蔬菜和水果中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果酸糖,以及其他的微量元素。
相對平頂山而言,此山比它高十幾倍。山頂呈尖形,布滿了雜草和石頭。
此山并沒有任何的道路,穆飛只能小心翼翼地越過這些石頭向前走。等到了前面有一塊稍微平坦的地段,他才停了下來歇息一下。
借著這個瞭望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在西南側(cè)的野果樹。因為是野果樹,因此這些樹的樹枝樹葉長的都比較茂密。
有些樹的果子微微發(fā)紅,在一片綠色中格外的顯眼。
這就是穆飛想尋找的東西,因此在找到后他立刻來到近處。
此時他位于西南側(cè)的山坡處,一棵已經(jīng)傾斜了的果樹正是山楂樹。
雖然樹上的果實還是綠色的,但它頑強的生命力著實令穆飛欽佩。
在接下來的路程里,不斷有果樹出現(xiàn)。有些花兒,還有些野生的小麥和豆子,甚至還有天天和姑娘兒等等。
穆飛沒有摘太多的果子,因為有些還沒有熟透。他挑了一些黃紅色的野李子帶在身上,想等它熟后再繼續(xù)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