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還珠格格在養(yǎng)心殿當著眾大臣和西藏土司的面吼出那句“我不是格格,紫薇才是!”時,太后娘娘的鑾駕已經(jīng)到了京城外。
太后娘娘十分不明白,自己就跑去五臺山還不到一年,宮里怎么就出了那么多事?
老佛爺(太后娘娘)OS:哀家生的兒子哀家最清楚,那是讓人隨便糊弄的人嗎?還有可憐的小十二,皇帝這是徹底把他放棄了還是怎么的,要不哪里會讓這些事發(fā)生?先帝爺留下的粘桿處和血滴子和不像那些大臣以為的那樣擱置不用了。
一個皇帝要講“仁”,能講到哪里去?真如漢景帝那樣責問呂太后,那反而是個笑話!
太后娘娘本人就是和她丈夫一樣吃齋念佛,道聲“罪孽”,卻是下手從不手軟的人。人家說太后娘娘是府邸格格出身,不夠硬氣。那是人家不計較!到底已經(jīng)是太后,出身什么的有幾個來和她較真?再說,府邸格格的出身和正室往往也就一個嫡出與庶出的差異罷了,又不是哪家的女兒都可以嫁給一個皇帝的兒子的。
至于說太后娘娘喜歡規(guī)矩的女孩子什么的,那年代,她還能喜歡不規(guī)矩的不成?作為婆婆奶奶,盼著自家兒媳婦,孫女拈花惹草,紅杏出墻,她有那么沒腦子不要臉皮嗎?
太后娘娘偏頭看了一眼正擔憂的看著她的晴兒。安慰的在她蔥白的手指上拍了拍。
老佛爺(太后娘娘)OS:不愧是從小養(yǎng)在跟前的,貼心!只是……她皺了皺眉,想起了年前關(guān)于晴兒和福爾康“雪夜談心”的事來。雖說,滿家兒女不拘小節(jié),可現(xiàn)在入關(guān)多年,漢人們還不定怎么看皇家格格呢!聽皇帝說,較之八旗子弟,福爾康也算是個好的了,出身低些倒是不怎么打緊,有能耐有功勞害怕抬不了旗嗎?而且晴兒身后算是沒有母族幫襯的了,太復雜的家庭她怕是也撐不起來。
伴隨著老太監(jiān)一路的唱名,太后一行到了宮門外。扶著晴兒的手下了鑾駕,看著各個神色有異的大臣,或幸災樂禍或是擔憂驚恐表情的宮妃,還有臉上明顯是硬撐起的笑的宗室成員們,
老佛爺(太后娘娘)疑惑的OS:發(fā)生什么事了?
乾隆上前接過晴兒扶著太后
乾隆皇額娘,兒子沒有親自出城迎接真是不孝極了。
老佛爺(太后娘娘)皇帝說的哪里話,你國事已經(jīng)夠忙的了,哀家有這么多人服侍著,不礙的。
跟乾隆說了幾句,太后往前走了幾步,
老佛爺(太后娘娘)都起來吧。
萬能龍?zhí)祝?)謝太后。
百官在后面,前面的是后妃。太后看了看最前面的皇后和令妃,把另一只手伸給了皇后,
老佛爺(太后娘娘)好些日子不見,皇后倒是清減了。
皇后驚喜的上前扶住太后,太后看了眼令妃凸起的小腹,眼中劃過一抹喜色:
老佛爺(太后娘娘)令妃有好消息了?怎么沒讓人通知哀家???
令妃屈了屈膝,風情萬種的瞟了一眼乾隆道:
令妃娘娘(令仙子)不敢驚擾太后清修!
老佛爺(太后娘娘)這是好消息,怎么是‘驚擾’呢?
高位者敏感,太后娘娘可沒忘記那個鬧出了一大堆笑話的還珠格格可是在延禧宮里被認下的,要說和令妃一點關(guān)系她是怎么都不會信的。
太后沒有再看,只扶著乾隆和那拉的手進去了。令妃死死的抓緊了手里的帕子,她不知道為什么太后突然就不高興了。她委委屈屈的含著淚看向了乾隆,可惜,只看到了乾隆的背影。聽到身后嬪妃們不屑的嬉笑聲,她咬著著牙,扶著腰,一步一步跟在純貴妃身后離開了。
令妃娘娘(令仙子)笑,你們盡管笑。等她把孩子生下來,看誰還笑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