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高懸,疏影搖曳。
簡陋的茅草屋里還有兩點(diǎn)燭影搖曳。
書生捏著書信的一角,身形搖晃了兩下,淚水爬過臉龐,嘴角卻又勾起一抹微笑。
?
“奴欲與君絕,復(fù)死不相見?!?/p>
?
三年前曾有書生在赴京趕考,途經(jīng)黑山,遇孤女。
孤女面容姣好,但誤中捕獸夾,血跡染紅了白裙,腿傷甚重。
書生于心不忍,到底救下孤女。
孤女自名鵠奴。家貧,前年饑荒中家中老少悉數(shù)餓死,鵠奴一人逃至黑山,食野果為生。
兩人于黑山蓋草屋,就地而居。本欲等孤女傷養(yǎng)好之時邊離去,怎料日久生情,書生再也不舍離開黑山奔赴功名。
孤女曾言愿陪伴書生赴京,但書生卻笑道,“既得心上人,何求功名路?”
于是孤女不復(fù)言。
次日,孤女帶傷失蹤。
書生尋百度,無果,遂抱憾赴京。然已誤試期,盤纏已盡,只能于郊外破廟風(fēng)餐露宿,等候下一個試期。
離了鵠奴,書生神智逐漸清醒,用功愈發(fā)刻苦,次年科考竟一舉高中,金榜題名。
圣上賜府邸,留京。圣上欲賜婚,拒。
?
夜間,書生于書房夜讀,不曾懈怠功課。
白狐出,生九尾,拜書生,化鵠奴。
書生面色不變,扶起鵠奴,賜酒對杯。
鵠奴喜極而泣,酒盡,化白狐,伏地昏迷,再無聲息。
書生冷然甩袖?!扒淇芍嗨紴楹慰??!?/p>
次日,京中傳言,書生得狐皮,竟有九尾。
傳聞世間再無鵠奴。
?
鵠奴未死,一身血淚,出城,力竭而倒。醒時,著白裙,難化狐形。
書生昨夜語。
“相思甚苦,小生無心功名路?!?/p>
“偶得古法,今奪汝妖身,去留自奪?!?/p>
鵠奴咬牙,卻發(fā)不出聲音,奪紙血書,“奴欲與君絕,復(fù)死不相見?!?/p>
?
書生捏著血書的一角,身形搖晃了兩下,淚水爬過臉龐,嘴角卻又勾起一抹微笑。
“人妖本殊途,奈何薄情付?!?/p>
?
后記.
?
書生立于院中樹下誦書。
有白裙女子悄聲而近,摟其腰,聲甚低,“奴名鵠,一生無依。愿入先生府邸,侍君側(cè),掌內(nèi)務(wù)?!?/p>
書生啞然,“卿曾言。復(fù)死不相見?!?/p>
鵠奴低道,“無君,怎堪得活?!?/p>
?
“人妖本殊途,奈何薄情付?!?/p>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