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德意志一樣,蘇維埃采取了雙線作戰(zhàn),盡管不少將軍認為按照希特勒的思維方式行動是非常愚蠢的,可進過四次會議后,除了雙線作戰(zhàn)別無他法。
蘇維埃的思路是把部隊分為兩部分,但這兩部份是不等量的,絕大部分兩棲部隊和空降部隊合成西線,橫跨大西洋,派往進攻美利堅和太平洋陣線的路上。但整個西線被分為了三份,第二艦隊,第五艦隊和第七艦隊以及二十九個軍的部隊轟炸和登陸美利堅與太平洋陣線本土,第三艦隊和第九艦隊部隊組成殲擊軍,攔截美利堅和太平洋陣線派往歐洲的援軍,部署在大西洋和北冰洋。剩下的第一艦隊,第四艦隊和第六艦隊部署在庫頁島,海參崴等附近,以防美利堅和太平洋陣線的部隊登陸華約本土。
東線部隊的進攻從白俄羅斯和瑞典開始,三天后以波蘭為跳板,以MG基洛夫戰(zhàn)略轟炸機和su47第五代戰(zhàn)斗機開路,天啟重型坦克充當(dāng)“踹門”角色,打開防線,隨后麒麟中型坦克和犀牛中型坦克組成的混編裝甲師進行“閃電戰(zhàn)術(shù)”。J20天煞和su35狐步舞者第四代戰(zhàn)斗機取得制空權(quán),大型運輸機,空中加油機和大型直升機進入歐洲領(lǐng)空,空降裝甲部隊,傘兵,組建空中指揮平臺。
歐洲沒有美利堅和太平洋陣線的援軍支持,僅僅一個星期德國就會淪陷,其次是法國。兩位歐洲“龍頭”倒下后,歐盟部隊的有生力量不得不退居到英倫三島,西班牙無法阻擋蘇維埃的第八艦隊。西班牙會在短時間的抵抗后變成蘇維埃海軍的跳板。第二個星期,英吉利海峽的造船廠上飄著錘子與鐮刀的紅旗,整個歐亞大陸彌漫著社會主義的氣息。
第三個星期太平洋陣線無條件投降,中蘇聯(lián)軍繼續(xù)向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進攻。
未來必將赤旗天下!倒在蘇維埃的紅色鐵蹄之下吧!紅色巨龍和白色毛熊會碾碎一切資本主義!這錘子和鐮刀送給在座的所有小布爾喬亞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