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薛洋正在用劍捕魚。
兩柄劍一柄在東,一柄位西,劍身皆纏了一圈又一圈的漁網,水中所過之物都可以橫截。
薛洋慣會投機取巧,但這法子確實有效,不一會兒便聽見劍身嗡鳴,且似有浪花拍岸。
估摸著是勾到了大魚,原本在樹下叼著雜草,愜意地抖著雙腿的薛洋聽著霜華劍鳴,一下子彈坐起來,略帶欣喜地朝湖中望去。
這一網,可不得了了。
霜華劍鳴越發(fā)刺耳,劍身抖動震得周圍泛起一陣一陣的漣漪。那巨網攔截住的,不是什么膘肥體壯的大魚,而是一塊漆黑的木板,中心置著一個黑木箱子,露出白色的不知是什么的一角。
這便是剛出生便被棄的曉星塵了。
至于如何得知他是曉星塵……大概是因為霜華反應劇烈吧。
他絕對不會承認是自己的直覺在作祟?! ?/p>
于是青州人總能看到一個豐神俊朗,笑容可掬的黑衣男子,成日背著個背簍在街上賣魚,背簍里坐著個白衣不染的小孩子,渾身裹得嚴嚴實實,宛如一個小粽子。
這便是“小粽子”的由來?! ?/p>
當初薛洋想的是,暫時養(yǎng)著吧,如果長大了發(fā)現(xiàn)不是曉星塵,那就戳他幾百個窟窿……誰讓他浪費老子那么多表情。
幸好,幸好。十六年彈指一揮間,曉星塵長開了,眉眼溫潤,一如往昔。
薛洋想起來了,那本《道德經》的由來。
曉星塵九歲的時候,薛洋帶著他逛街,路過一個書攤時,一眼便相中了一本《道德經》。
若要問他買這本書的原因……他自己也說不上來,可能是覺得曉星塵會喜歡?
曉星塵確實很喜歡讀書,而薛洋也覺得,文人墨客衣帶飄飄的曉星塵比殺豬宰羊活剮魚鱗的曉星塵要順眼得多。
但曉星塵雖然喜歡讀書,卻不識字,畢竟沒有上過私塾……因為他是個心疼哥哥那一點血汗錢的好弟弟,絕對不是因為薛洋沒錢……
萬般無奈之下,薛洋只好又做起了曉星塵的教書先生。
這本《道德經》自薛洋買下它起,至今已有七年了,書皮早已被翻爛了,內容也都熟稔于心,但誰也沒有提出要將它扔掉。
薛洋做了曉星塵十六年的父兄,七年的教書先生,而如今,曉星塵想要一個師傅。
一個可以教他降妖除魔的師傅。
而這個人,絕對不可能是薛洋。
薛洋也始料未及,青州此地,基本沒有人修仙,而曉星塵又是如何得知“修仙”一事的?
那又得歸咎于曉星塵愛看書的好習慣了。
薛洋為此事,好幾日沒理過曉星塵。
曉星塵仍不知自己做錯了什么,只是問薛洋:“哥哥,書上說,修仙之人都會很厲害的劍法,哥哥你也有劍,你也是修仙之人嗎?”
薛洋道:“我不是,我的劍是拿來捕魚的?!?/p>
曉星塵有些委屈:“明明就是。書上還說,修仙之人的劍都會將名字刻在劍上?!?/p>
他說到此處,便停住了,下面的話,兩人皆心知肚明。
薛洋的佩劍,名曰降災。
曉星塵的佩劍,名曰霜華。
此刻這兩把劍,都屬于薛洋。
他捏緊了手中的漁網,將它狠狠摜到地上,曉星塵被嚇了一跳,再也不敢說一句話。
半晌,才聽薛洋問道:“你真那么想降妖除魔?”
那聲音怎么聽,都有一種咬牙切齒的暗沉意味。
曉星塵道:“哥哥若不想我去,我不去就是了,你不要生氣。”
薛洋道:“接著!”
曉星塵倏然抬頭,一柄劍在空中翻轉三周半,直落落地朝他面門擲來。
他慌忙接住,定睛一看,是劍鏤霜花、流光四溢的霜華。
他略略有些失落,薛洋回首,卻正好將他的表情盡收眼底。
薛洋有些好笑地問:“怎么,劍都給你了,還不開心?”
曉星塵輕抿嘴唇,躊躇半晌方問道:“為何給我霜華?”
薛洋莫名其妙:“不然你自己去造一把?”
曉星塵道:“降妖除魔,我自然是想要哥哥的另一把劍?!?/p>
薛洋忽然斂了笑意。
降災降災,究竟是降災于世,還是降妖伏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