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茸大大蓮(NelumboAdans.),又名荷花、中國蓮、水芙蓉等,為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湖泊、河灘等淺水地帶,花色豐富,主要有紅色、粉紅色、白色、綠色、黃色等,花型主要有單瓣、多瓣、重瓣和千瓣。葉片呈深綠色或黃綠色,全緣盾狀,表面有蠟質(zhì)附著,因此水很難吸附其上而呈水珠狀[1]。 蓮屬于山龍眼目蓮科蓮屬植物。蓮屬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只有兩個種,一個是亞洲蓮(NelumbonuciferaGaertn.),另一個是美洲黃蓮(NelumboluteaPers.)[1]。 中文學名 蓮 拉丁學名 NelumboAdans. 別稱 荷花,中國蓮,水芙蓉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秋茸大大臘梅花 拉丁學名:Chimonanthus,別名:蠟梅、黃梅花、雪里花、蠟木、蠟花、巴豆花、冬梅、雪梅、寒梅、金鐘梅、黃梅、干枝梅、早梅域:真核域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目:樟目科:蠟梅科屬:蠟梅屬;為蠟梅科蠟梅屬之落葉灌木。原產(chǎn)於中國中部。 中文學名 臘梅花花語 拉丁學名 Chimonanthus 別稱 蠟梅、黃梅花、雪里花、蠟木、蠟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鈴蘭(學名:ConvallariamajalisLinn.)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風鈴草。氣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無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狀莖。具光澤。呈鞘狀互相抱著,基部有數(shù)枚鞘狀的膜質(zhì)鱗片。葉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鐘狀,下垂,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膜質(zhì),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結(jié)圓球形暗紅色漿果,有毒,內(nèi)有橢圓形種子,扁平?;ü?~7月。 鈴蘭原產(chǎn)北半球溫帶,歐、亞及北美洲和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qū)海拔850~2500米處均有野生分布。 鈴蘭全草可入藥。夏季果實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曬干。有強心,利尿之功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纖顫,由高血壓病及腎炎引起的左心衰竭。[1]但由于鈴蘭全株各部位均具有較強毒性,切勿在無專業(yè)醫(yī)師指導的情況下服用。中毒不良反應常表現(xiàn)為腹痛、嘔吐、心率下降、視線模糊、眩暈、皮膚紅疹等。[2] 中文學名 鈴蘭 拉丁學名 ConvallariamajalisLinn. 別稱 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鈴、小蘆鈴、草寸香、糜子菜、蘆藜花 二名法 Convallariamajalis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牡丹(學名: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紊?,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guī)則的波狀;花藥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zhì),杯狀,紫紅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ㄆ?月;果期6月。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jù)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秋茸大大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shù)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并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xié)會發(fā)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征求對中國國花的意向。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shù)362264票,牡丹勝出得票高達79.71%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1]) 中文學名 牡丹 拉丁學名 PaeoniasuffruticosaAndrews 別稱 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 二名法 Paeoniasuffruticosa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睡蓮(學名:NymphaeaL.):睡蓮是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直立或匍匐。葉二型,浮水葉浮生于水面,圓形、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鈍圓,基部深裂成馬蹄形或心臟形,葉緣波狀全緣或有齒;沉水葉薄膜質(zhì),柔弱。花單生,花有大小與顏色之分,浮水或挺水開花;萼片4枚,花瓣、雄蕊多。果實為漿果綿質(zhì),在水中成熟,不規(guī)律開裂;種子堅硬深綠或黑褐色為膠質(zhì)包裹,有假種皮。品種不同其形態(tài)特征不同。[1] 花期7-10月,晝開夜合。全世界睡蓮屬植物有40-50種,中國有5種。按其生態(tài)學特征,睡蓮可分為耐寒、不耐寒2大類,前者分布于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后者分布于熱帶地區(qū)。自古睡蓮同蓮花一樣被視為圣潔、美麗的化身,常被用作供奉女神的祭品。睡蓮除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外,睡蓮花可制作鮮切花或干花,睡蓮根能吸收水中鉛、汞、苯酚等有毒物質(zhì),是城市中難得的水體凈化、綠化、美化的植物。[1] 中文學名 睡蓮 拉丁學名 NymphaeatetragonaGeorgi(1775) 別稱 水浮蓮、子午蓮 二名法 Nymphaeatetragona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并蒂蓮屬蓮花科,它一莖產(chǎn)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也稱并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幾率僅約十萬分之一。 2019年7月,遵義市城郊一片兩年多無人管護的荷田里,開出了一支并蒂蓮,并已結(jié)蓬。[1] 2019年7月15日,北京圓明園第二株并蒂蓮開花,6月27日,首次發(fā)現(xiàn)了今年第一株并蒂蓮[2] 2019年7月,河南登封中岳嵩山大型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荷塘中,出現(xiàn)一株含苞待放的并蒂蓮。 中文學名 并蒂蓮 別稱 并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秋茸大大洋桔梗(Eustomagrandiflorum(Raf.)Shinners)龍膽科[1]多年生植物,株高30-100厘米。葉對生,闊橢圓形至披針形,幾無柄,葉基略抱莖;葉表藍綠色。雌雄蕊明顯,苞片狹窄披針形,花瓣覆瓦狀排列?;ㄉS富,有單色及復色,花瓣單瓣與雙瓣之分。 洋桔梗又名草原龍膽,原生于美國南部至墨西哥之間的石灰?guī)r地帶,現(xiàn)代的洋桔梗栽培是在日本興旺起來的。在21世紀60年代已開始作商業(yè)化的栽培。洋桔?;ㄉ溲琶骺?,花形別致可愛,是國際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種類之一。 (概述圖片來源:[2]) 中文學名 洋桔梗 拉丁學名 Eustomagrandiflorum(Raf.)Shinners 別稱 草原龍膽,土耳其桔梗、麗缽花、德州蘭鈴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芍藥(學名:PaeonialactifloraPall.),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屬五椏果目,芍藥科芍藥屬芍藥組多年生草本。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zhì),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粗0.6~3.5cm。芍藥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花期5~6月,花一般著生于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原種花白色,花瓣5~13枚。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復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上百枚。果實呈紡錘形,種子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 中文學名 芍藥 拉丁學名 PaeonialactifloraPall. 別稱 將離、離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藥等 二名法 Paeonialactiflora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鳶尾(學名:IristectorumMaxim.)又名:藍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屬百合目、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直徑約1cm,斜伸;葉長15~50cm,寬1.5~3.5cm,花藍紫色,直徑約10cm;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6cm,直徑2~2.5cm。原產(chǎn)于中國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國中南部??晒┯^賞,花香氣淡雅,可以調(diào)制香水,其根狀莖可作中藥,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1] 中文學名 鳶尾 拉丁學名 IristectorumMaxim. 別稱 烏鳶、扁竹花、屋頂鳶尾、藍蝴蝶、紫蝴蝶、蛤蟆七、蝴蝶花 二名法 Iristectorum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郁金香(學名:TulipagesnerianaL.[1])是百合科郁金香屬[2]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莖。英文名為“Gardentulip”或“Didier'stulip”。[3]郁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chǎn)于土耳其,[4]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5]等國的國花。 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6] 中文學名 郁金香 拉丁學名 TulipagesnerianaL.[1] 別稱 洋荷花、草麝香、郁香、荷蘭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朱槿(學名:Hibiscusrosa-sinensisLinn.):又名扶桑、佛槿、中國薔薇。漢語拼音:zhujin。由于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常綠灌木,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闊卵形或狹卵形,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紊谏喜咳~腋間,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徑6-10厘米,玫瑰紅色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蒴果卵形,長約2.5厘米,平滑無毛,有喙?;ㄆ谌辍? 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chǎn)地為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xiàn)朱槿的記載。花大色艷,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多有種植。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1]) 中文學名 朱槿 拉丁學名 Hibiscusrosa-sinensisLinn. 別稱 扶桑、赤槿、佛桑、紅木槿、桑槿、大紅花、狀元紅 二名法 HibiscusRosa-sinensis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三色堇(學名:ViolatricolorL.)是堇菜科堇菜屬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葉葉片長卵形或披針形,具長柄,莖生葉葉片卵形、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圓或鈍,邊緣具稀疏的圓齒或鈍鋸齒。 三色堇是歐洲常見的野花物種,也常栽培于公園中,是冰島、波蘭的國花。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黃三色,故名三色堇。該物種較耐寒,喜涼爽,開花受光照影響較大。 三色菫以露天栽種為宜,無論花壇、庭園、盆栽皆適合,但不適合室內(nèi)種植。 中藥材三色堇還可殺菌,治療皮膚上青春痘、粉刺、過敏問題,三色堇藥浴也有很好的豐胸作用。 中文學名 三色堇 拉丁學名 ViolatricolorL. 別稱 三色堇菜、貓兒臉、蝴蝶花、人面花、貓臉花、陽蝶花、鬼臉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睡火蓮又叫紫睡蓮,屬于睡蓮科,是格蘭蒂亞最嬌貴的花。這種花每年只開七天,火蓮外面是紫色的花瓣,中間有一些金色的觸角,里面有一個含苞欲放的花蕊,只有在凋謝的前一刻才會張開。有人說火蓮的觸角就是為了保護花蕊安靜的睡覺,所以才叫睡火蓮。 中文學名 睡火蓮 拉丁學名 Nymphaeatetragona 別稱 子午蓮、水浮蓮、水芹花、紫睡蓮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夕霧花,宿根草本。夕霧花株高約60~90cm,葉互生,長卵形至橢圓形,先端急尖,邊緣具鋸齒。春至初夏開花,化頂生,筒狀花多數(shù),傘形花序,花色有紫色、白色等。夕霧,是日本《源氏物語》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源氏與正室葵姬的兒子,官至太政大臣,他和云居雁兩夫妻是《源氏物語》中最幸福的一對夫婦。 夕霧花,因花柱從密集叢生小花中探出,使整體的花形輪廓呈現(xiàn)朦朧感覺,宛若在霧中,而得此名。又名喉管花、療喉草等,為桔??歧姴輰傧碌囊粋€種。 原產(chǎn)于地中海地區(qū)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及西西里等地。 中文學名 夕霧花 拉丁學名 Trachcliumcaeruleum 別稱 療喉草;喉管花 界 植物界 科 桔梗科
秋茸大大雪滴花(學名:GalanthusnivalisLinn.)是石蒜科,雪滴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0厘米。葉叢生,線狀帶形,綠色被白粉,花亭直立,扁圓形;花頂部單生,下垂;花梗短;花被片橢圓形,無筒部,呈廣鐘形,白色,每裂片端具一綠點。早春3月下旬至4月開花。 雪滴花是的一種淚珠狀的耳環(huán)和該花的形狀相似,而不是因為在下雪的天氣開花命名的。雪滴花株叢低矮,花葉繁茂,不畏春寒,傲然開花。宜于半陰林下或草坪中叢植, 雪滴花的葉叢清秀雅致,潔白的小花朵朵垂懸,很是惹人喜愛。其株形低矮且耐陰,最適宜配植于庭院假山石旁或于草坪上自然式 中文名 雪滴花 學名 GalanthusnivalisLinn.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秋茸大大水晶蘭(學名:MonotropaunifloraLinn.)是鹿蹄草科,水晶蘭屬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莖直立,不分枝,高可達30厘米,全株無葉綠素,白色,肉質(zhì),葉片互生,長圓形或狹長圓形或?qū)捙樞危榷蒜g頭,無毛或上部葉稍有毛,邊緣近全緣。花頂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狀鐘形,苞片鱗片狀,與葉同形;萼片鱗片狀,楔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花絲有粗毛,花藥黃色;蒴果橢圓狀球形,8-9月開花;9-11月結(jié)果。[1] 分布于中國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浙江、安徽、臺灣、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貴州、西藏等省、區(qū)。蘇聯(lián)、日本、印度、東南亞、北美也有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1] 該種在幽暗處發(fā)出誘人的白色亮光,是引人駐足欣賞的植物。[2]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中文學名 水晶蘭 拉丁學名 MonotropaunifloraLinn. 別稱 夢蘭花、水蘭草、銀鎖匙(浙江)、“死亡之花”,“幽靈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薰衣草(拉丁學名:LavandulaangustifoliaMill.)又名香水植物,靈香草,香草,黃香草,拉文德。屬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科、薰衣草屬的一種小灌木。莖直立,被星狀絨毛,老枝灰褐色,具條狀剝落的皮層。葉條形或披針狀條形,被或疏或密的灰色星狀絨毛,干時灰白色或橄欖綠色,全緣而外卷。輪傘花序在枝頂聚集成間斷或近連續(xù)的穗狀花序;苞片菱狀卵形,小苞片不明顯;花萼卵狀筒形或近筒狀;花冠長約為曹的二倍,筒直伸,在喉部內(nèi)被腺狀毛。小堅果橢圓形,光滑。 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歐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島,后被廣泛栽種于英國及南斯拉夫。其葉形花色優(yōu)美典雅,藍紫色花序頎長秀麗,是庭院中一種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適宜花徑叢植或條植,也可盆栽觀賞。[1] 中文學名 薰衣草 拉丁學名 LavandulaangustifoliaMill. 別稱 香水植物,靈香草,香草,黃香草 二名法 Lavandulaangustifolia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瑞香(DaphneodoraThumb.)為瑞香科瑞香屬常綠灌木,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因其植株矮壯,樹形自然而瀟灑,故又稱蓬萊花、風流樹。葉互生,質(zhì)厚,長橢圓形;花蕾紅色,開后淡白色,花小而多,香氣芳醇持久,花期可提早到春節(jié)期間。觀賞價值很高,為盆栽現(xiàn)賞植物上品。 中文學名 瑞香花 拉丁學名 DaphneodoraThumb. 別稱 睡香、蓬萊紫、風流樹、毛瑞香、千里香、山夢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秋茸大大馬蹄芹,一年生草本,根狀莖短,須根細長。莖直立,高20—46厘米,無節(jié),光滑。基生葉圓形或腎形,長2—5厘米,寬5—11厘米,頂端稍凹入,基部深心形,邊緣有圓鋸齒。傘形花序有花9—40,花柄幼時軟弱,果熟時粗壯,長0.6—1.1厘米,果實背腹扁壓,近四棱形。產(chǎn)于湖南、湖北、貴州、四川、云南(東北部)等省。生長在海拔1500—3200米的陰濕林下或水溝邊。 中文學名 馬蹄芹 拉丁學名 Dickinsiahydrocotyloides 別稱 大苞芹、雙叉草、山荷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
秋茸大大含笑花,拉丁文名:Micheliafigo(Lour.)Spreng。常綠灌木,高2-3米,樹皮灰褐色,分枝繁密;葉革質(zhì),狹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7-8月。原產(chǎn)中國華南南部各省區(qū),廣東鼎湖山有野生,生于陰坡雜木林中。芳香花木,苞潤如玉,香幽若蘭。 中文學名 含笑花 拉丁學名 Micheliafigo(Lour.)Spreng. 別稱 含笑美、含笑梅、山節(jié)子、白蘭花、唐黃心樹、香蕉花、香蕉灌木 二名法 Micheliafigo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龍膽,(拉丁學名:GentianascabraBunge),為龍膽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黃白色,繩索狀,長20厘米以上。莖直立,粗壯,常帶紫褐色,粗糙。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有3-5條脈,急尖或漸尖,無柄,邊緣及下面主脈粗糙?;ù厣o端或葉腋;苞片披針形,與花萼近等長;花萼鐘狀,長2.5-3厘米,裂片條狀披針形,與萼筒近等長;花冠筒狀鐘形,藍紫色,長4-5厘米,裂片卵形,尖,褶三角形,稀二齒裂;雄蕊5,花絲基部有寬翅;花柱短,柱頭2裂。蒴果矩圓形,有柄;種子條形,邊緣有翅。分布于朝鮮,蘇聯(lián),日本,及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生草甸、灌叢或林緣。根入藥,能去肝膽火。[1] 中文學名 龍膽 拉丁學名 GentianascabraBunge 別稱 地膽頭、磨地膽、鹿耳草(海南) 二名法 Elephantopusscaber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馬鞭草(拉丁學名:VerbenaofficinalisL.),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基部木質(zhì)化,單葉對生,卵形至長卵形,兩面被硬毛,下面脈上的毛尤密。頂生或腋生的穗狀花序,花藍紫色,無柄,花萼膜質(zhì),筒狀,花冠微呈二唇形,花絲極短;子房無毛,果包藏于萼內(nèi),小堅果?;ü?-10月。[1] 馬鞭草多數(shù)生長于原野;原產(chǎn)于歐洲,中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qū)都有分布。 全草供藥用,性涼,味微葳,有涼血、散瘀、通經(jīng)、清熱、解毒、止癢、驅(qū)蟲、消脹的功效。[2] 中文名 馬鞭草 拼音 mǎbiāncǎo 學名 VerbenaofficinalisL.(1753) 界 植物界 亞界 綠色植物亞界
秋茸大大鼠尾草(學名:SalviajaponicaThunb.)是唇形科、鼠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株高30-100厘米,植株呈叢生狀,植株被柔毛。莖為四角柱狀,且有毛下部略木質(zhì)化。葉對生,長橢圓形,綠色葉脈明顯,兩面無毛,下面具腺點。須根密集。頂生總狀花序,花序長達15厘米或以上;苞片較小,藍紫色,開花前包裹著花蕾;花梗密被藍紫色的柔毛?;ㄝ噻娦?,藍紫色,萼外沿脈上被具腺柔毛?;ㄆ?-9月。 鼠尾草原產(chǎn)于歐洲南部與地中海沿岸地區(qū)。中國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蘇,江西,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生于山坡、路旁、蔭蔽草叢,水邊及林蔭下。 鼠尾草常栽培來做為廚房用的香草或醫(yī)療用的藥草,也可用于萃取精油、制作香包等。 (概述圖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1]) 中文學名 鼠尾草 拉丁學名 SalviajaponicaThunb. 別稱 洋蘇草、普通鼠尾草、庭院鼠尾草等. 二名法 Salviajaponic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亞門 被子植物亞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管狀花目 科 唇形科 亞科 野芝麻亞科 族 鼠尾草族 屬 鼠尾草屬 亞屬 鼠尾草亞屬 種 鼠尾草 變種 鼠尾草-多小葉變種 命名者及年代 Thunb.,1794
秋茸大大四葉草是車軸草屬植物(包括三葉草屬和苜蓿草)的稀有變種,也有五葉以上,最多是十八葉。在西方認為能找到四葉草是幸運的表現(xiàn)。 四葉草會被賦予這些意義是因為其非常珍罕性。別稱牛角花,植物界。一萬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因為它的花語,也被人稱作幸運草。 中文學名 四葉草 拉丁學名 GaliumbungeiSteud.[1] 別稱 四葉草、小拉馬藤、散血丹、細中葉葎[1] 二名法 Lotuscorniculatus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彼岸花分為紅色、白色兩種,傳說,紅色彼岸花盛開于地獄,白色彼岸花綻放于天堂。 紅色的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manjusaka),《法華經(jīng)》中的四華(花)之一。原產(chǎn)于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qū),相關記載最早見于唐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民間有許多關于“彼岸花”的傳說。另有以《彼岸花》為名的歌曲和小說作品。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民間傳說中自愿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冤魂們一個指引和安慰。雪白色與血紅色的彼岸花共同代表死亡。傳言曼陀羅花盛開于天堂之路,曼珠沙華布滿在地獄之途。同是代表死亡,一個偏向于對死亡的另一種解釋:新生;另一個偏向于對痛苦和悔恨的彷徨與徘徊:墮落。所以說地獄與天堂,僅有一線之隔。所謂天使與惡魔的區(qū)別,不過是顏色與背負的含義罷了。 中文學名 紅花石蒜 拉丁學名 Lycorisradiatavar.radiata 別稱 烏蒜,彼岸花、曼珠沙華、曼陀羅華、石蒜 二名法 Lycorisradiata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曼陀羅華,又稱龍爪花、老鴉蒜、石蒜、無義草、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生死之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天堂之花。紅花石蒜(彼岸花即曼珠沙華)的另一個同科同屬植物。常記載于佛教典籍,梵文為ma^nda^rava;manda^raka,學名白花石蒜。 中文學名 乳白石蒜 拉丁學名 Lycoris×albifloraKoidzumi 別稱 曼陀羅華、龍爪花、老鴉蒜、石蒜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曼陀羅花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夕顏、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等,果實名為:狗核桃、毛蘋果。為茄科曼陀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產(chǎn)印度,現(xiàn)廣泛分布全球,我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主產(chǎn)在華南地區(qū),以廣西最多。花期6-8月[1],果期6-10月,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多野生在田間、溝旁、道邊、河岸、山坡等地方,主要危害棉花、豆類、薯類、蔬菜等,有劇毒。 曼陀羅中化學成分主要有東莨菪堿(Scopolamine)、莨菪堿(Hyoscyamine),其次有阿托品(atropine)、曼陀羅素(daturine)等。在古代曼陀羅常作為蒙汗藥的主要成分[1]。我國常見種有曼陀羅、毛曼陀羅、白花曼陀羅三種,花均為白色或微帶淡黃綠色,單瓣。 中文學名 曼陀羅 拉丁學名 DatureStramoniumDaturaL 別稱 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楓茄花、萬桃花、鬧羊花、野麻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鬼蘭(學名:Dendrophylaxlindenii):多棲息于林地沼澤,多以山毛櫸腐葉為生長地,發(fā)現(xiàn)橡樹葉也可,地下莖,可多年宿存地下。鬼蘭地上部分高5-25厘米,無葉。花艷麗,形狀奇特,似跳躍狀態(tài)的青蛙。 采集野生鬼蘭是違法的。因為人工培植鬼蘭非常困難,而野生鬼蘭又非常稀有,所以這種植物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 分布于從北歐到中歐直到比利牛斯山南部,希臘和克里米亞半島北部,也在西伯利亞、高加索山已經(jīng)和喜馬拉雅山脈有發(fā)現(xiàn)。 中文學名 鬼蘭 拉丁學名 Dendrophylaxlindenii 別稱 幽靈蘭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秋茸大大優(yōu)曇婆羅花,在佛經(jīng)又有不少譯名,例如:優(yōu)曇缽羅、優(yōu)曇波羅、優(yōu)曇跋羅、優(yōu)曇婆邏、烏曇婆羅、烏曇蘿,或稱優(yōu)曇缽、優(yōu)曇、烏曇。在佛經(jīng)中,通常提到優(yōu)曇婆羅花大多是在形容極難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極難遇到優(yōu)曇婆羅花一般。 中文學名 優(yōu)曇婆羅花 拉丁學名 udumbara 別稱 優(yōu)曇缽羅 二名法 烏曇 界 植物界
秋茸大大大王花(Rafflesia)是大花草科[1]大王花屬20種肉質(zhì)寄生草本植物的統(tǒng)稱。肉質(zhì)、寄生草本,寄生于植物的根、莖或枝條上,無葉綠素;吸取營養(yǎng)的器官退化成菌絲體狀,侵入寄主的組織內(nèi)。葉退化成鱗片或無?;ㄍǔ紊椛鋵ΨQ,單性,雌雄異株,花被合生。雄蕊多數(shù)至5枚,無花絲;雌蕊由數(shù)枚合生心皮所組成;胚珠極多數(shù),生于側(cè)膜胎座上,珠被1-2層;花柱1或無,柱頭盤狀、頭狀或多裂。果為漿果;種子小,種皮堅硬,有內(nèi)胚乳。 產(chǎn)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熱帶雨林中。是世界上花朵最大的植物。大王花在當?shù)亟蠦ungapatma,意思是“荷葉般碩大的花”,以花朵巨大而氣味惡臭著稱,有“世界花王”的美譽,是一種腐生植物。(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2]) 中文學名 大王花 拉丁學名 Rafflesiaspp. 別稱 大花草、腐尸花、食人花 界 植物界 門 木賊門
秋茸大大食人花并不食人,其實為大王花。食人花生長在美洲亞馬孫河的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帶。形態(tài)十分嬌艷,花形似日輪。 食人花它靠蒼蠅來傳花粉,吸取別的植物的營養(yǎng)來生活,所以它沒有葉子,也沒有莖.它根本沒有四季之分,所以不一定會在什么時候冒出來。 中文學名 食人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薔薇亞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