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wǎng)友說,對我的印象除了熊飛駿和普希金之外就一無所知。
???????我是普希金的粉絲不假,但熊飛駿嘛!也許是曾經(jīng)走得比較近的緣故吧!人走得太近就會看清對方一些瑕疵,說我崇拜熊飛駿還真有點冤枉。但他送給我的兩本代表作《中國在這里反思》《中國近代史的前車之鑒》我都珍藏得很好。
跟《天問》《離騷》比,被稱之為詩圣詩仙的杜甫李白成了小兒科。跟普希金比,屈原那愛國主義的榮譽稱號要藏起來。
曾穿梭于泰戈爾的《飛鳥集》;也拜讀了雨果的長詩《可憐的人們》;亦關(guān)注過莎士比亞;最終還是陶醉于普希金的詩里。
《致大?!贰吨挛鞑麃喌那敉健贰肚敉健贰犊祻?fù)》《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令我蕩氣回腸。我曾多次拜讀《自由頌》,每次拜讀的時候,全身血液都沸騰了。我仿佛看到一個英勇的身影在海邊茫然的徘徊,時而激昂地高詠,時而憂郁地低吟,抑揚頓挫,跌宕起伏。
《自由頌》字字句句充滿了對權(quán)貴罪惡的激憤,抒發(fā)了人民的心聲。詩中強調(diào)只有強大的法理與神圣的自由牢牢結(jié)合,才能高舉正義的利劍,掃除一切罪惡。
屈原的代表作《天問》是作者對宇宙萬物好奇而寫,以一百多個問句構(gòu)成,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文學(xué)形式。但《天問》《離騷》里面找不到一個憂國憂民的句子,所以說屈原是愛國主義者還真有點牽強。
普希金才是真正的憂國憐民,只有他才有勇氣寫出如此氣貫長虹的詩,也只有他的神來之筆才能用詩體寫出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