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霄并沒有負楊徹的厚望,才離開了十天,便已順利找到了寶貴的驪珠,并在將之帶回碧粼國的途中了。
這除了因為他出色的辦事效率外,更重要的,是他收到塞克里的書信,逍兒又偷偷跑出去了。他早就應(yīng)該知道,論聰明才智,塞克里又怎會是這機靈鬼的對手?
這個從不安份的小子,就是永遠不能好好聽話留在宮里。他年紀還小,又是貪玩心性,沒有什么城府機心,當然不知道他二王兄一直在默默留意著他,無時無刻都想抓住他的把柄置他于死地。這些明爭暗斗,爭權(quán)奪利,兄弟相殘,生于帝王家的楊霄最是清楚不過,也很明白,楊昭一直對王位虎視眈眈,自己便是他的最大敵人,但因為他向來處處小心,事事滴水不漏,這位二弟即使有更大的野心,也抓不住他的把弱點。
然而,人又怎會真的沒有弱點?對于楊霄而言,最大的軟肋并非自己,而是他最疼愛的幼弟。他們雖同父異母,且楊逍又因其出身常遭白眼,但楊霄一直視他為最密不可分的兄弟手足,從小至大,即使其他人對他不管不顧,他一直都以兄長的身份保守他,愛護他。楊霄自己并無過錯,楊昭無從入手,自然會把視線轉(zhuǎn)移至他的軟肋,所以盡管向來都不受寵,在爭王之路上根本對他毫無阻礙的楊逍,也因為楊霄的關(guān)系,成為了他要對付的目標。
傳來了楊霄尋得驪珠的消息,楊徹和群臣當然大為振奮。雖然碧粼國與其他妖國和人界是河水不犯井水,但為了自保,強大自己是必須的。相傳這寶珠法力高強,如能吸取當中力量,楊徹本已精湛的法術(shù)定可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而碧粼國亦會擁有更強更大的自?;I碼。
然而,并非人人都為楊霄的歸來而感到高興。
能尋得驪珠,楊霄又立了一個大功,深得父王贊賞,這太子之位便坐得更穩(wěn),楊昭要把王位爭到手,恐怕并不容易。
成昆“殿下不用憂心,太子殿下只是尋得一顆驪珠而已,雖也是功勞一件,但說到王位十拿九穩(wěn),還言之尚早呢!”
說話的是楊昭的心腹—成昆。成昆雖聰明絕頂,卻是立心不正,滿腹陰謀,為人陰險,一直未受楊徹重用,雖然他也曾向楊霄示好,但楊霄卻是不屑與他為伍,他也順利成章投入了楊昭的陣營。
他就是不甘心,論才智論謀略,自己并不輸給那個楊霄,自己肯為他效命,真是他修了不知多少世才得來的福氣,可這自命清高的混賬,卻竟毫不把他放在眼內(nèi)!成昆不知立誓了多少遍,若不把這楊霄連根拔起,碎尸萬段,他成昆誓不為人!
楊昭“那么,成先生有什么高見?”
對于楊昭來說,成昆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聰明才智固然必須,更重要的是心狠手辣!生于這爾虞我詐的王家,若沒有一些手段,試問如何能生存下去?他需要王位,成昆需要名利,兩者有著共同利益,自然一拍即合。
成昆“下官已派了人監(jiān)視三殿下的行蹤了。”
成昆成竹在胸的笑道:
成昆“太子殿下就算機關(guān)算盡,也算不到這小子會拖他的后腿?!?/p>
楊昭“的確,這小野種雖然對我爭位毫無威脅,卻是對付楊霄的最佳武器?!?
楊昭不用多想,已明白了成昆的意思:
楊昭“那先生的探子已查出他的下落嗎?”
成昆 “三殿下離宮已有差不多十天,據(jù)探子回報,他正身處一荒島上,與一個漁夫一起。”
楊昭“漁夫?這真是天助我也!”
楊昭陰晴不定的笑了:
楊昭“私通人類,是鮫族的大忌,和我們的最大敵人一起,更是罪不可赦!只要讓父王知道此事,任楊霄尋得多少顆驪珠,也保不了這小野種!到時只要他稍為替這小野種說話,定必觸怒父王,受到牽連!”
成昆“殿下,此事不宜操之過急,先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也不遲?!?/p>
楊昭“只是,為了保住太子之位,難保楊霄會與這小野種劃清界線…”
成昆“這點殿下可以放心,太子殿下并非這樣的人,下官看他對三殿下有情有義,是決不會棄他而去的!”
楊昭“成先生不只料事如神,而且對我這位兄長真的了如指掌?。 ?楊昭不禁點頭贊許道: “那么有勞先生繼續(xù)派人留意這小野種的一舉一動,越是多把柄落在我們手中,于我們對付楊霄越是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