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當時聽了胤禛這番忠告,心只是往下掉,只覺得她最后的一點希望,居然被他幾句話就殘忍地打碎了!原來她不管怎么掙扎,最終都不免淪為棋子!
這樣想著若曦滿懷悲憤,不甘心地問
馬爾泰若曦我不嫁,真的不可以嗎?我不嫁,不會妨礙任何人,為什么就非要給我指婚呢?
胤禛目注著她,恨鐵不成鋼的冷冷說道
胤禛(雍正帝)"你是聽不懂我的話呢?還是你根本不愿意明白?決定這件事情的人是皇阿瑪,你只能遵從!
當時的胤禛恨是無語,他都已經(jīng)把話,說的這么明白了,這丫頭還是這么鉆牛角尖兒,他簡直是對牛彈琴!
其實此時的若曦,是根本不愿意明白,她一直都在自欺欺人,一直在下意識地哄著自己,前面是有幸福的?要不然這日子該怎么熬呢?
過了好久,胤禛再次開口淡淡問
胤禛(雍正帝)你心里就沒有愿意嫁的人嗎?就沒有人讓你覺得在他身邊,不是牢籠嗎?
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
胤禛(雍正帝)爺在你身上下這么大的心思,你這小丫頭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要不是真在乎你,爺沒那個閑工夫,跟你在這分析事態(tài),剖析利弊,爺現(xiàn)在忙得很,這不還沒回京呢,就有戶部那邊,糟心的差事嗎,在等著爺了?;拾斁蛯W尃敻蛇@種,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爺現(xiàn)在只想問一句,你能不能給句準話,嫁還是不嫁?
可惜當時的若曦,仍舊搖頭沉默,胤禛無奈只得離開。
回想起這些往事,若曦也是萬般無奈,一路走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到最后還是回到原點,留在了紫禁城這座大牢籠,只因為她愛上了一個帝王,他以身許國,她也只能相隨相伴。真是世事難料。
馬爾泰若曦人生啊,有時候就是這么殘酷,任何人都無法逃脫命運的捉弄,我曾經(jīng)拼命想要掙脫、想要逃離,可是到頭來,還是回到了這里。
胤禛聞言輕嘆一聲
胤禛(雍正帝)木強則折,人生在世不稱意事十之八九,即使尊貴如帝王,也同樣又很無奈,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讓她溜走。
若曦聽了喃喃自語
馬爾泰若曦木強則折,珍惜?
胤禛點頭
胤禛(雍正帝)我們這一路走來,經(jīng)歷了太多風風雨雨、悲歡離合,命運對我們還不算殘忍,起碼如今風波盡去,我們終于好好相守,要懂得珍惜,眼前得來不易的幸福,過去的事就讓他煙消云散吧。
若曦緊緊依偎在胤禛懷里,默默地點點頭。
是啊,珍惜眼前才是最重要的!過去的都已經(jīng)過去了,多想無益。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胤禛自去處理政務,若曦自拿了一本離騷看了起來。
又過了些日子,允禮奉旨離京,向著苗疆而去。
西南之地土司勢力盤根錯節(jié),宛若一個個“國中之國”,朝廷的法統(tǒng),在那里形同虛設(shè)。
雍正正在推行的“改土歸流”政策,嚴重損害了這些土皇帝的利益,不少土司舉兵叛亂,殺戮朝廷派駐的流官,拒不交出手中的權(quán)力。
雍正四年開始,雍正任命鄂爾泰為云貴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全面主持改土歸流工作,鄂爾泰所部軍隊剛剛扎營,便遭土司甲兵騷擾,營房亦被焚燒。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他感到發(fā)兵出擊,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若從長遠計議,必須徹底根除土司統(tǒng)治制度,堅決實施“改土歸流”方針大計。他在奏折中闡述“改土歸流”的原則:以用兵為前鋒治其標,以根本改制治其本。對敢于反抗的土司,剿撫并用,頑抗到底者堅決剿滅;只要悔改,對抗過官兵的土司也一律寬免。重點策略是促土司投獻,投獻者給以安撫,表現(xiàn)好的可任其政府的流官,盡量減少敵對情緒,減輕“改土歸流”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