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飯畢,宮女們端上茶來,伺候幾人漱口、盥手,然后撤去席面,眾人又做了一會兒,胤禛自帶著允祥和弘歷來到書房議事。
胤禛(雍正帝)西北用兵的事情,部署的怎么樣了?
允祥答道
胤祥(怡親王)回皇上話,臣與張中堂等人商議之后,大學士朱軾、左都御史沈近思都說天時未至,不可出兵。副都統(tǒng)達福也說不可出兵,只有張中堂贊同對西北用兵。
胤禛皺眉
胤禛(雍正帝)十三弟認為呢?
允祥答道
胤祥(怡親王)臣弟認為西北用兵宜早不宜遲,如今經(jīng)過幾年整頓,國庫已然充盈,各項新政都已全面鋪開,大清國立穩(wěn)步上升,自當獎率三軍、剿滅叛逆。
弘歷附和道
弘歷兒臣贊同十三叔說法,噶爾丹策零剛一上臺便顯露勃勃野心,在準噶爾部落內(nèi)部。設(shè)立了獨立的軍事組織“昂吉”,組建了1000人的專門炮兵部隊——“包沁”。又拒絕解送叛將羅卜藏丹津進京,反心已經(jīng)昭然若揭。朝廷當先下手為強!
胤禛點頭認同二人說法
胤禛(雍正帝)準噶爾縱橫西域數(shù)十年,反叛不斷野心勃勃,對噶爾丹策零若不迅速撲滅,勢必成為蒙古之大禍、中原之隱患!朕已決議,對準噶爾用兵!
胤祥(怡親王)皇兄圣明!
弘歷皇阿瑪圣明!
胤禛擺擺手說道
胤禛(雍正帝)關(guān)于統(tǒng)兵大將的人選,你們有什么建議?
允祥答道
胤祥(怡親王)川陜總督岳鐘琪鎮(zhèn)守西北多年,忠心耿耿極善用兵,康熙五十八年(以準噶爾部入擾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奪橋渡江,直抵拉薩。 為朝廷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亂立下赫赫功勛。
胤祥(怡親王)皇兄登基以后,岳鐘琪于雍正元年以參贊大臣身份隨年羹堯,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lǐng)羅卜藏丹津,出歸德堡(今青海貴德),斷敵退路。次年正月,授奮威將軍。二月,率軍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擒獲叛軍頭目阿爾布坦溫布、藏巴扎布及羅卜藏丹津母、妹,斬首8萬,降數(shù)萬。 羅卜藏丹津易婦人服逃走,后投伊犁策旺阿拉布坦。青海平。因功封授川陜總督,加兵部尚書銜。臣弟認為岳鐘琪為統(tǒng)兵大將不二人選!
胤禛點頭
胤禛(雍正帝)弘歷,你的意見呢?
弘歷想了想說道
弘歷兒臣贊同十三叔意見,岳將軍確實合適。兒臣再舉薦一人,與岳將軍一起統(tǒng)兵。
胤禛感興趣道
胤禛(雍正帝)哦。何人啊?
弘歷答道
弘歷吏部尚書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三等公傅爾丹!
胤禛想了想點頭認可
胤禛(雍正帝)嗯,是個人選。他也曾駐守西北與準噶爾多次交兵,讓他與岳鐘琪合作,當可萬無一失!
最后胤禛下旨
胤禛(雍正帝)就這樣決定了,傳旨下去,授川陜總督岳鐘琪為寧遠大將軍,率2.6萬人作為西路軍,進駐新疆巴里坤;授吏部尚書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三等公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率2.4萬人作為北路軍,進駐科布多(今蒙古吉爾格朗圖)。準備會攻伊犁。
西北戰(zhàn)火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