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由內(nèi)務府女贊禮官唱導,又有禮部樂師吹拉彈奏,氣派非凡,到了最后是宮女,太監(jiān)等給皇后叩頭,皇后命儲秀宮宮總管太監(jiān),每人賞銀十兩,皇后這才能退回寢室休息。
淑慎、和惠等帶著眾格格、小姐向皇后請安辭歲,倒得了不少辭歲禮,滿人禮節(jié)就是這樣的,凡是未出嫁的格格小姐,金貴非常。 除祭祀禮佛叩頭,或?qū)筮殿^外便不再叩頭,就是對親生父母,也不磕頭,因為旗籍女子未出嫁前,在家庭中是至高無比的,當然也有皇帝選秀制度的功勞,就這樣,一直到最后,連和惠她們這些公主們也要受禮,著實莊嚴肅穆,宮女,太監(jiān)等個個都得了賞賜和壓歲銀,笑的合不攏嘴,恨不的天天過年才好。
剛到子時,(就是現(xiàn)在的晚十一點、二十三點)皇后命眾人齊至殿上,排好長案后,由御膳房將事先預備好的各種素菜端上桌,命眾人一齊下手做素餡煮餑餑,(就是現(xiàn)在大家過年吃的餃子,清朝過年并非山珍海味,而是很普通的餃子,其中還有些典故,清入關前,滿族人生活在氣候寒冷的東北和大漠一帶,食品主要以肉類和奶類為主,面粉之類的糧食顯得很珍貴。每到過年前,滿族人包好許多餃子貯存在大缸里冷凍,自除夕夜開始吃餃子,連續(xù)十幾天不間斷,表示吃隔年飯,年年有余的意思。
后來清朝統(tǒng)一全國,清代宮廷過年一定要吃餃子,將這滿族習俗延續(xù)下去,而且吃的儀式十分隆重,繁瑣,以示不忘過去,珍惜現(xiàn)在。清朝皇帝過年吃餃子是清宮中極其重要的習俗,這并不是迎合漢文化中歲更交子典故,其實是清朝皇帝入關不忘祖宗的表現(xiàn)。)
水餃是漢人的說法,滿人稱為煮餑餑,煮餑餑中要包有金銀,御膳中程給皇帝的餑餑,碗上面的一兩個便是金銀餑餑,據(jù)說端給皇帝的餑餑,雖然強調(diào)不知其中是否有金銀餑餑,但預先都會設計好,讓皇帝自然能吃到,皇帝吃到金銀餑餑,龍顏大悅,表示吉利,一年喜慶。
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時叮兒當兒亂響。切剁好后,都交到皇后面前。熹妃、若曦等人拌餡兒,口味咸淡,由皇后決定。到天蒙蒙亮時,餃子已包齊,只等下鍋,皇后又命大家退回更衣,從新梳頭打扮,這時眾人其實有十幾個時辰?jīng)]有休息了,將近一天一夜,不大工夫后,眾人又都回到殿上。
若曦事先知道規(guī)矩,天色剛黑就讓人把兩個孩子抱回去睡了。餑餑已經(jīng)煮好盛上,列滿了案子,皇后立在案首。眾嬪妃立在案旁各就各位。
皇后這才笑語說了幾句吉祥話,又鄭重的開口道
烏拉那拉氏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時開始,咱們不能忘記去歲的今日今時,今天咱們能吃一碗太平飯,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宗的庇護,好了,本宮也不多說了,大家快用膳吧!
眾人謝了恩,才開始吃煮餑餑,一番規(guī)矩、禮儀,餑餑都涼了,大家也都不缺這一口,也就意思意思,象征一下,到了天大亮,眾皇后終于吩咐各府福晉,命婦,格格們回府,皇后、各宮妃嬪,貴人和幾位公主們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