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小說行文到這里,差不多該寫最后一部分,第一主角肯定是雍正皇帝無疑了,前文也提過一些,雍正給大臣的搞笑朱批。
說實話要不是事實,真的很難想象,雍正這樣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會跟臣子在自我介紹時說
#胤禛(雍正帝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
或者陰陽怪氣的跟臣子說
胤禛(雍正帝)朕這樣尋?;实?,如何用得起你這樣的人?
甚至有時候還會赤裸裸的威脅大臣
胤禛(雍正帝)如不若是,李紱。甘汝來,頭莫忘在頂上。
其實看雍正的朱批,之所以前后呈現(xiàn)出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其實跟他的執(zhí)政經(jīng)歷有關。
大家也知道。雍正在奪嫡過程中,其實是非常孤獨的,朝中除了允祥,幾乎無人可用??墒怯赫母锉渍捅仨氁萌?。可他做的這些改革,又注定會把那些官僚逼到對立面去。,導致更加無人可用。
這種情況下,雍正為了拉攏官員,支持自己的改革,打起了感情牌。像前面說的那句“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就是這樣皇帝”,就是他對田文鏡說的。
田文鏡這個人不是科舉出身。而是靠娟納買官買來的,朝中沒什么朋友,在雍正登基的時候,他還只是個從四品的內(nèi)閣侍讀。而這時他已經(jīng)六十一歲了,眼看著這輩子就這么著了,結(jié)果雍正的登基,直接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雍正元年,田文鏡出差路過山西,恰巧山西發(fā)生了災害,年羹堯上疏給雍正帝,請求朝廷賑災。雍正帝詢問山西巡撫德音山西受災的情況,德音回復山西沒有災害。等到田文鏡回到京城之后,進宮覲見雍正帝,毫無保留地說出了山西受災的情況。雍正帝嘉獎他直言無隱,令田文鏡前去山西負責賑災,直接給他連升四級,命他署理山西布政使
就這樣田文鏡從一個四品小官,一下子成了封疆大吏。田文鏡素來就有為官之才,到了山西之后厘清了長期積累下的公務,剔除了原有的痼疾,使得山西吏治為之一新。自此受到了雍正帝的賞識,田文鏡開始成為雍正帝的心腹重臣。
可以想象田文鏡此時的心情,大半輩子碌碌無為,眼看六十多歲了,還能活幾年呢,這一下子一步登天,真是喜從天降。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我田文鏡這輩子,就只認皇上一個人了。
于是在雍正二年,雍正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時候,沒人愿意挑這個頭,只有田文鏡站出來,一腔孤勇拼了這條老命,推行這項會讓他遺臭萬年的新政,就為了報答雍正的知遇之恩。
結(jié)果鬧出了河南考生罷考的事件,田文鏡頂住壓力,按照雍正的意思,大開殺戒武力鎮(zhèn)壓了罷考事件,一時間整個河南的官員都對田文鏡那叫一個"無人不恨、無人不怨”,朝中大臣彈劾他的折子,就從來沒有斷過,
只有雍正自始至終信任他、支持他,在朱批里鼓勵他
胤禛(雍正帝)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不光是田文鏡,還有年羹堯,年羹堯大概是雍正朝唯一一個,在跟允祥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雍正當中間人,兩頭哄著受夾板氣的大臣。
允祥負責追繳戶部虧空,可年羹堯說西北一直在打仗,沒錢還債。雍正也就答應寬限幾年,等仗打完了再說。
可年羹堯卻就這么跟允祥杠上了,跟十三鬧別扭,胤禛還反過來哄著他,調(diào)停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這里有一道朱批,可以證明這一點。
胤禛(雍正帝)有新制琺瑯煙壺二枚寄來賜你,乃怡親王所出之款樣。再怡親王可以算得你的天下第一知己!他這一種敬你、疼你、憐你、服你,實出至誠。即去年西邊大事,有許多可向你說處,話多,書不盡意,候明歲秋冬來京陛見時再向你面言。奇得很。
為了調(diào)停兩個人的關系,雍正甚至睜眼說瞎話,連他跟十三不熟的瞎話都說出來了。
胤禛(雍正帝)況王此一種真實公忠血誠,實宗藩中之難得者,朕當日實不深知,自即位來,朕惟日重一日待之。再戶部中之吏治,若可有補于王者,只管隨便寫來,
先是依舊替怡親王給年羹堯賣人情,最后鬼扯完不熟后可能是有點虛,就找補了一句
胤禛(雍正帝)此諭不必令王知之。
意思是老年啊,這話朕說了你一個人知道就好,不要把這些悄悄話告訴怡親王哦(不然我太容易穿幫了),我估計年羹堯心里一連串無語飄過。
可年羹堯又是怎么做的呢,他回京述職的時候,十三親自請他去自己王府里吃飯,這家伙倒好,吃飽喝足出來之后就對身邊人說:“怡親王第宅外觀宏廣,而內(nèi)草率不堪,矯情違意,其志可見。”
好嘛,直接說老十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且他轉(zhuǎn)眼就收了老八兩萬兩銀子,在雍正面前,保舉老八的親信當官。
你說你要是雍正,你能容得了這樣不識抬舉的年羹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