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胤禛對曹李兩家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滿意,可問題是他們都是康熙的親信,是康熙安插在江南的耳目,輕易動不得。
縱然此時曹寅已死,康熙對曹李兩家的態(tài)度,大不如從前,但胤禛如果這會兒,提出動這兩家的奏議,康熙也絕對不會同意。
所以縱使胤禛心里有再多不滿,也只能強行壓下來。
憋屈啊實在是憋屈。
如今真是月月有小貪,幾月一大貪!
胤禛縱使有心,拿曹李兩家開刀,懲治貪腐整肅吏治,澄清日益昏暗的康熙官場。
奈何康熙鐵了心要護短兒,只拿下一個小小的揚州知府,又能起的了什么作用?他只是官僚集團推出來的犧牲品罷了。
康熙五十年。因為江蘇鄉(xiāng)試時,副主考趙晉內(nèi)外勾結(jié)串通,大肆舞弊,以至發(fā)榜時蘇州士子大嘩。康熙命巡撫張伯行、兩江總督噶禮同戶部尚書張鵬翮、安徽巡撫梁世勛會審此案。審理期間卻牽涉出噶禮受賄銀五十萬兩,案子越發(fā)錯綜復(fù)雜,審理一個多月竟然沒有任何結(jié)果。張伯行憤而上奏彈劾噶禮,噶禮聞訊也立即上書攻擊張伯行。一時眾說紛紜,各有道理??滴鯚o奈之下又派了穆和倫、張廷樞去查詢,可他們卻因為顧忌噶禮權(quán)勢而至今未有決斷。
噶禮出身顯貴,是太祖努爾哈赤之女的阿附、棟鄂氏滿洲正紅旗溫順公何和哩的四世孫,母親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正是憑借這層關(guān)系,噶禮得以長期身居高位,兩江總督是封疆大吏中最煊赫的要職,乃正一品大員。最重要的是噶禮一直圣眷隆厚。
胤禛的本意肯定是嚴懲貪污之人,可他深知康熙有多護短,強行要嚴辦,只會惹來康熙的不喜徒勞無功。
所以當時面對康熙的詢問,胤禛只能含糊其辭的應(yīng)付過去。
胤禛(雍正帝)皇阿瑪南巡時曾贊譽張伯行為'江南第一清官',民間對他也一直口碑甚好。噶禮在皇阿瑪親征噶爾丹時立下大功,其時大軍困于大草原時,唯獨噶禮冒險督運中路兵糧首達,向來對皇阿瑪忠心耿耿。如今兩人互相攻擊,確實令人惋惜!兒臣的意思是還需詳查,勿要冤枉任何一個!
胤禛這話純粹是個抹稀泥,說了和沒說一樣!
但是在這之前,他已經(jīng)不止一次因為官員貪污的案子,因為自己的政見與康熙不合而遭到斥責,此次又牽涉到康熙的寵臣噶禮,在不能確定康熙的心意前,如果不想失去康熙的歡心,他也只能蹈光隱晦,隱藏政見!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此時,噶禮的母親,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出面了,讓人意外的是,她不但沒有為親兒子說情,反而猛烈抨擊噶禮,指責他貪婪無度、違法亂紀,簡直罪無可赦,請皇帝立即將噶禮革職查辦,對直言敢諫的張伯行予以褒獎。
盡管如此,康熙皇帝念及舊情,最后只是罷免了噶禮兩江總督的職務(wù),并沒有繼續(xù)追查下去。
如今面對曹李兩家胤禛仍然要忍,也只能忍。只要康熙還在,他永遠不能把曹李兩家怎么樣?
可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胤禛的內(nèi)心實在是煎熬的很。
然而此時的胤禛不知道的是,噶禮的事情,其實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
原來康熙的袒護,不但沒有讓噶禮痛改前非,反而變本加厲,認為母親故意和他過不去,竟然伙同妻子、兄弟,打算下毒除掉親生母親。
歷史上的康熙五十三年,噶禮的母親向康熙訴冤,說噶禮和他弟弟色勒奇、兒子干都將毒藥放在食物中謀殺母親,噶禮的妻子以別人家的兒子干泰為兒子,縱容他糾集眾人毀壞房屋。
康熙讓刑部審察,屬實。刑部定噶禮當處以極刑,妻子處絞刑,色勒奇、干都全斬首,干泰發(fā)配黑龍江,家產(chǎn)沒收入官府。
最后康熙命令噶禮自盡,妻子隨從他一起死,其他同意刑部判決。
康熙對寵臣的縱容和包庇,終究釀成了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