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行圍期間,良妃去世兩周年忌辰快至,八阿哥向康熙請旨告退,說想去祭奠亡母??滴鯗?zhǔn)他所請,八阿哥帶人自行離開、他走后不久,康熙就吩咐拔營回京。此次行圍康熙所獲頗豐,眾位阿哥和大臣都盛贊:"皇上雄姿不減當(dāng)年,非我等可比!",老年人總是喜歡別人夸贊自己年富力強(qiáng),康熙也不例外。聞之龍心大悅,因此十一月二十六日,行至行宮休整時,特舉行宴會,君臣同樂。
眾人正談笑不斷,王喜進(jìn)來奏道
王喜八貝勒爺派人來給皇上請安!
康熙笑道
康熙宣他們進(jìn)來。
一個老太監(jiān)和一個年輕隨從一人提著一個黑布籠罩的大鳥籠進(jìn)來。跪下向康熙回道:"貝勒爺向皇上躬請圣安!因來不及趕來,貝勒爺說在湯泉處恭候皇上一同回京-,特命奴才們帶來兩只海東青,進(jìn)獻(xiàn)給皇上。"
康熙聽了笑說
康熙難得他一番孝心,掀開來瞧瞧
兩人磕頭,解繩結(jié),準(zhǔn)備掀簾。
三阿哥笑著附和道
胤祉八弟這禮送得極為有心,皇阿瑪不久前剛寫了《海東青》詩,贊道: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shù)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
三阿哥朗朗誦詩之聲忽地凍住。
滿堂剎那間如死一般寂靜,人人臉色煞白,瞪視著趴躺在籠中,奄奄殆斃的鷹,一個個心驚膽戰(zhàn),面露驚恐之色,沒人敢敢去看康熙的臉色。
驚恐中,時間過得份外慢,實(shí)則也許只是一會,可彷佛卻過了一個世紀(jì)之久,一聲巨響,康熙身前的幾案掀翻在地,隨著乒乒兵兵杯盤落地的聲音,呼拉拉滿屋的人全都跪倒。往常康熙也會有發(fā)怒之時,可從未如此氣急敗壞,一般都會有阿哥或大臣奏勸-皇上息怒,寬解康熙。如今滿地所跪之人竟無一人敢出聲相勸。
康熙雖然豁達(dá),可將死之鷹的背后寓意讓膽子再大,再巧舌如簧的大臣都不敢說話。
康熙一字字地對跪于地上簌簌發(fā)抖地八阿哥隨從道
康熙回去告訴他,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兩人身子直抖,沒有反應(yīng),康熙怒喝
康熙滾!
兩人驚恐萬分,磕頭后,跌跌撞撞地跑出。
康熙掃了一圈跪于地上的阿哥大臣,吩咐
康熙李德全備筆墨傳旨,三阿哥你代朕擬旨!
康熙緩緩道
康熙"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shù)載之內(nèi),極其郁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與亂臣賊子結(jié)成黨羽,密行險奸,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zhí)?遂自謂可保無虞矣……
金口玉言,白紙黑字,連基本的查詢也無,康熙竟然連解釋的機(jī)會都不給八阿哥!一道圣旨,封死了八阿哥的一切退路。
而往日對著八阿哥滿口贊譽(yù)著“八賢王”,把他推到浪峰上的文武百官,此時此刻卻無一人站出來為八阿哥說話。
康熙……朕恐日后,必有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賴其恩,為之興兵構(gòu)難,逼朕遜位而立胤禩者,若果如此,朕惟有含笑而歿己耳。朕深為憤怒,特論理爾等,眾阿哥俱當(dāng)念朕慈恩,遵朕之旨,始合子臣之理。不然,朕日后臨終時,必有將朕身置乾清宮,而爾等執(zhí)刃爭奪之事也……
八阿哥的帝王夢就此斷了!徹底斷了……以父子反目終結(jié)。
此時此刻頭貼地而跪的胤禛,一臉惶恐臉色煞白,眼中滿是震驚恐懼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