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四月,奉康熙靈柩前往遵化,葬入景陵,命十四貝子允禵留駐遵化,為康熙守陵。
德妃為此和胤禛大鬧一場,威逼胤禛召回十四,胤禛不肯,德妃為此一句話都不和胤禛說,也禁止別人稱她太后。年老之人經(jīng)受不住終于病倒,病勢逐漸沉重,卻心心念念只是十四阿哥。
胤禛站在永和宮外,眉頭緊鎖,
若曦走了過來,勸道
馬爾泰若曦招他回來吧?太后這個樣子,怕是撐不了多久了,見到十四叔,心情好了也許病也能好起來。
胤禛長嘆一聲說道
胤禛(雍正帝)難道我就不是他的親兒子了嗎?為什么她心心念念的只有十四弟?為什么她寧肯相信外人的挑撥離間,也不肯相信自己的親生兒子?
這個問題若曦?zé)o法回答。
馬爾泰若曦德妃娘娘偏心十四,可圣祖爺偏心你?。∧銈z都得到了對方想得到的東西,扯平了!為大兒子承擔(dān)著繼承家業(yè)的重任,所以做父親的往往都會非常嚴(yán)格的要求他,各個方面都要做到最好,甚至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不近人情,但這正是做父親的表達愛的方式啊!
若曦笑嘆一聲說道
馬爾泰若曦而做母親的一般都偏愛小兒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想著給小兒子用,因為小兒子不用承擔(dān)那么大的責(zé)任,父母對他的要求沒有那么高,自然生活方面比起大兒子來,就隨意自由的多,表面上看大兒子好像不受寵,可實際上大兒子才是那個,真正被父親寄托家業(yè)大任的人啊!
若曦進一步拿自己為例。
馬爾泰若曦你看我對弘歷和弘睿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樣啊。
說到這里若曦猛然反應(yīng)過來,自己好像失言了。
馬爾泰若曦我……我……我沒那個意思,我只是打個比方。
胤禛搖搖頭說道
胤禛(雍正帝)你不需要那么小心,弘歷本來就是朕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若曦愣了一下,這是他們第一次談到這個問題。
馬爾泰若曦可是弘時……
胤禛搖搖頭說道
胤禛(雍正帝)弘時的性子,不適合坐上這個位子,他的耳根子太軟了。再說了他的生母出身太低了。你以為皇阿瑪為什么要為你改姓?
若曦沉默了一會兒,又聽胤禛說道
#胤禛(雍正帝)等今年八月,弘歷生日過后,我就會向朝野公布。
若曦不再談這個,繼續(xù)談起了德妃。
馬爾泰若曦現(xiàn)在太后病成這樣,隨時都有不測,你確定不招十四回京嗎?
胤禛長嘆一聲說道
胤禛(雍正帝)你以為我想這么對他嗎?我現(xiàn)在正在施行新政,本就反對聲浪很大,全靠強硬態(tài)度推行,如果十四弟留在京中,你也知道他那脾氣,一點面子都不會給我留的,當(dāng)著滿朝大臣的面可以和我對著干,讓我威儀何在?又如何讓眾臣服從?
胤禛自嘲的笑笑。
胤禛(雍正帝)現(xiàn)在我剛剛登基,根基未穩(wěn),老八他們不肯服輸,一方面在朝政上處處掣肘,想方設(shè)法阻撓新政實施;另一方面四處散布謠言,說朕得位不正,說皇阿瑪屬意的人是十四弟,是朕內(nèi)外勾結(jié),篡改了皇阿瑪?shù)倪z命?,F(xiàn)在外面謠言四起,這些謠言無疑是把十四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之上,這時候他本該避嫌,處處小心才是。
胤禛搖搖頭繼續(xù)說道
胤禛(雍正帝)這時候一旦有人趁朕根基未穩(wěn)之時,打著十四的旗號起兵謀反,再加上十四本就對朕不滿,若被有心人挑撥利用了,后果更是難料。到時候只怕我想不殺他都不行了!只有讓他遠離京城,做一個無職無權(quán)的光頭阿哥,讓他徹底失去利用價值,才是對他最好的保護!
若曦長嘆一聲
馬爾泰若曦道是無情卻有情??赡銥槭裁?,不對太后娘娘說明白呢?
胤禛無奈的攤攤手。
胤禛(雍正帝)就算我說了,你覺得她會信嗎?若曦,做一個皇帝,實在太難了。
若曦從身后擁抱住胤禛,下巴抵在胤禛肩頭,無聲的給他安慰和力量。
胤禛凝視著遠方,也默默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