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口答應了一聲之后,允祥想了想又擺擺手說道
胤祥(怡親王)算了,回頭等皇兄賜宴的時候,再一起喝吧,咱們兩個單獨喝酒不太合適。
若曦聽了這話一愣,隨即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笑道
馬爾泰若曦別人把我當香餑餑,巴結都來不及,你怡親王倒是視我為洪水猛獸。
允祥搖頭笑道
胤祥(怡親王)你還說呢,這段時間外面那些人,想方設法巴結你、討好你,結果你倒好,整天躲在養(yǎng)心殿里閉門謝客。
若曦搖頭笑道
馬爾泰若曦你也說了皇上是秘密立儲,只要沒有公開,那一切都是未知,隨時都可能改變。
胤祥笑道
胤祥(怡親王)這個倒也未必,皇兄雖然沒有公開太子是誰,但大家基本心里都有數(shù)。且不說皇阿瑪生前的態(tài)度,就是皇兄現(xiàn)在這幾個兒子里頭,也只有弘歷和弘睿是滿洲妃嬪所出。
若曦輕嘆一聲搖搖頭說道
馬爾泰若曦其實我一點兒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卷入皇位之爭。可是……
弘歷那是沒有辦法,弘睿的不務正業(yè),也是若曦有意放縱甚至誘導的結果,畢竟權力這東西太誘人了,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若曦親身經歷了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骨肉相殘的悲劇,尤其是親眼目睹了胤禛和允禵 這對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之間,因為皇位之爭,一步步反目成仇的悲劇之后,若曦越發(fā)不敢賭了。
歷史上的雍正只有弘歷一個選擇,弘時叛逆,弘晝不著調,而且他們的生母都是漢軍旗包衣出身,可以說胤禛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除弘歷以外的其他人,他也沒有第二選擇。只能選擇弘歷,不管他滿不滿意。
可是這個時空不一樣,多出了弘睿這個意料之外的變數(shù),若曦也無法保證,胤禛會不會突然冒出讓他們兩個公平競爭,最后擇優(yōu)錄取的想法。
若曦不想變成第二個德妃,親眼見證自己的兩個兒子,因為權力之爭反目成仇,最后抑郁而終。
所以她有意放縱弘睿的不務正業(yè),有意培養(yǎng)他其他的興趣,琴棋書畫也好,美食華服也罷,就算他整天和弘晝還有承歡一起走雞斗狗、逃課闖禍、跑馬拉弓無所不為,若曦也從來聽之任之。
好在弘睿也沒讓她失望,古玩字畫、華服美食等等這些跟吃喝玩樂有關的事無所不通,至于那些安邦定國的正經學問。他從來都是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從來都是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
屬于那種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在乎的性格。
其實弘時之所以做出倒賣考題這種糊涂事,就是他嫉妒了。
明明他才是胤禛的長子,可是皇阿瑪從來看不到他。
康熙六十年,康熙下旨封諸位年長的皇子的長子為親王世子,皇三子誠親王胤祉之子弘辰、皇五子恒親王胤祺之子弘升俱封為世子,可偏偏跳過了,身為雍親王事實上的長子的弘時,沒有被加封世子。
這一次雍正秘密立儲,可是所有人都去巴結弘歷,他這個皇帝長子又一次被無視了個徹底,這種巨大的落差,弘時又怎能不嫉妒,
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挑撥。弘時本身又與廉親王親近,雍正和弘時父子離心已經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