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禮說的幾點確實有理有據(jù)
第一,諱敗冒功是邊將積習,換了誰都是一樣的,想要輕易根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二,布善是康熙西征時的老軍務,不可謂不知兵。他能在大漠中堅守多年,足以證明他是忠忱之士。倘若因小過而重懲他,必然會寒了邊疆將士的心;
阿爾泰那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沙漠瀚??嗪兀茉谀抢镩L期留守,布善也就算忠誠之士,不應以小過重罰,寒了守塞將士的心。換一個生手,威不足服眾,指揮不能如意,反而要出大亂子。
朝廷遠在萬里之外,更不宜作瑣碎軍務布置,
再說了噶爾丹策零的蒙古騎兵,本來就飄移不定剽悍難制,他也未必有什么糧庫。布善求功補過貿然出兵,勝負之數(shù)更難預料,
若再有敗績,也不定因此吃更大的虧。
何況朝廷早已決定,明年春要在西北搞大的軍事行動,此時也不宜臨陣換將。
據(jù)此,允禮提出一個可行性方案,即立即調撥糧食給布善,準其立功名單,然后令其相機乘勝追擊,并在密折上點明,這樣可以令其畏威懷德,為國盡忠。恩威并施才是解決之道,強行處置會適得其反。
胤禛 聽不到一半就已明白允禮的主見是對的,臉上卻不肯帶出來,對張廷玉道
胤禛(雍正帝)果親王的主張看來有些道理,暫時不要申飭布善了。糧食怎么辦!這一萬石糧從哪里調撥?
張廷玉松了口氣答道
張廷玉“糧食有的是。河南陜西四川都有存糧,只是運起來不容易,駱駝、馬匹、驢嚼,還有人夫吃,加上工錢,百里百斤一吊一,像這樣的天兒恐怕還征不上多少來人,總算下來路上花銷也要一萬石糧才夠呢!
胤禛一陣頭疼,蔣廷錫接著說道:‘’只怕百里百斤一吊三也未必征得足民夫數(shù)。岳鐘麒的兵就駐在川北,皇上可發(fā)旨叫岳鐘麒,就營中軍糧用軍馬運,這樣腳銀也就省去不少?!?/p>
張廷玉青海省原來年羹堯統(tǒng)轄的軍隊還駐有六萬,靠的是各省支應軍糧。青海省剛剛平定沒幾年,也沒有大糧庫,岳鐘麒能按住這頭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宜再抽調岳鐘麒的軍糧。
張廷玉皺眉沉思著說道
張廷玉甘肅榆林軍庫現(xiàn)在還存著十萬石糧,布善的缺糧可以從這里頭調撥,榆林庫里的糧也到了更新的時候,正好騰出庫房來。甘東去年大旱,一開春就得賑濟,也只能動用這批糧食。饑民熬冬無食,就由他們來運糧,腳資一律用現(xiàn)糧支付,他們有什么不樂意的?
張廷玉主管戶部多年,顯得胸有成竹
張廷玉這樣,糧庫也騰出來了,也省了腳銀,百姓也有糧過冬了,豈不四角俱全。這樣變換一下,放賑變成工賑,春賑變成冬賑,來春就是不夠用,也就差不多了。
胤禛的的心緒一下子好起來
胤禛(雍正帝)集思廣益,今兒議得爽!朕是性情中人,大喜大怒從不掩飾,幸得你們成全匡正。李世民對房玄齡說‘恒欲公等盡情極諫’,你們今兒是直諫,還算不得‘極’諫,朕已受益不淺。糧食的事就這樣辦。
胤禛是雷厲風行之人,一旦決定絕不猶豫下旨
胤禛(雍正帝)用六百里加緊廷寄發(fā)到甘肅,由駱文壽親自經理,兩個月內務必把軍糧送到阿爾泰大營。發(fā)文田文鏡,調撥他今秋的糧食十萬石到榆林,叫他心里先有個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