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畫的榮寵不斷,令妃是表面笑嘻嘻,內(nèi)心nmp,好在除了每日到皇后那里請安,倆人也沒有什么見面的時候。
乾隆雖然對知畫十分喜愛,但是按照祖宗的慣例初一和十五向來是睡在皇后房里 ,雖然乾隆對自己這個喜歡忠言逆耳的皇后十分不喜,特別是皇后每次要說別人壞話時,身邊還時時刻刻跟著一個說人壞話的捧哏演員一一容嬤嬤。
但是祖宗的慣例,即使乾隆是皇帝也不可以更改,更何況后宮還有太后坐鎮(zhèn),剩下的日子大多數(shù)都是由乾隆自己決定。
因為嬪妃太多,有的人自從進(jìn)了宮中,終其一生可能一輩子都沒被皇上臨幸過,只能老死宮中,皇上通常為了決定侍寢人選,都是采取翻牌制,就是把每位佳人的名字寫在牌子上,翻了哪塊牌子就是哪個人?
有的人牌子被翻的很顯得十分破舊,有的則是十分嶄新,受寵程度一目了然,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令妃和知畫。
兩個人一個是新寵,一個是舊愛,宮人是哪個也不敢偏幫,生怕觸怒了另一邊,惹來殺身之禍,要知道這皇宮里消失個個把人的事再正常不過,特別是他們這種連名字都排不上的宮人。
關(guān)于皇帝的臨幸,這也是有不同的,那些位分比較低的通常都是,好幾個住在一個殿中,皇上是不可能特地到了她們那邊的,一般都是她們沐浴凈身之后,然后用黃綢布裹身,由太監(jiān)背之皇帝的寢室,從皇帝的腳部鉆入被窩,但不能超過皇帝的頭部。
但是這些也是有意外的,像是一宮的主位,當(dāng)然不必要這樣了,她們通常只要沐浴更衣之后,等帶著皇帝來他們宮中就行,乾隆一般都是下了朝之后,獨自用膳,然后再去臨幸妃子。
如今能讓他破例的也只有知畫,可能是當(dāng)初兩人相識的時候,并非在宮中,所以管的不怎么嚴(yán),乾隆一般下了朝就往后宮跑,那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晚上必定是貴妃娘娘。
也正因為知畫過多的破例,讓令妃慌了,令妃想過要挑起后宮其他妃嬪對知畫的嫉妒,但后宮的妃嬪也不是傻子,有了知畫她們沒有寵愛,沒了知畫的時候,有令妃在她們一樣沒有寵愛。
退一萬步說知畫好歹還比較尊敬她們,哪像令妃那眼睛都跟長在天上一樣,平時對他們愛答不理,有時候還要嘲笑他們,沒了皇上的寵愛。
再加上知畫的身世,不知道比令妃好多少,甚至有不少人就是為了看見令妃吃癟,由此可見令妃的人緣確實不咋滴。
不過也是,早些年令妃位分比較低的時候,經(jīng)常從那些個一宮主位手上搶人,趁著乾隆去對方宮殿的路上,上演半路偶遇,聊著聊著乾隆就忘記了自己的目標(biāo),因此招了不少恨,再加上她又是踩著富察皇后上位的,朝堂之上富察一家也對她恨之入骨,富察一家也有不少交好的人,對于令妃也都是看不上眼的。
富察一家對于知畫那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陳閣老和富察老爺是故交,所以富察一家并未像當(dāng)初針對令妃那樣針對知畫。
皇后被煽動了兩下倒是想動手,無奈是太后回來了,在上面壓著皇后,皇后雖然缺心眼,但是架不住太后拿自家兒子來威脅。
皇后雖然不在乎皇帝對自己的想法,但是對于兒子卻是拳拳愛子之心,無意參加,只能忍了。
令妃雖然不敢找太后,但是每次遇見太后也會似有似無的說上那么兩句,拈酸吃醋的話。
每一次太后都一副不管皇上事情的模樣,令妃可不會被太后表面的樣子騙了,畢竟太后也是從她們這個時候一步一步走上來的,論心計一點兒也不比自己差,如今這樣擺明了就是不喜歡自己。
太后雖然不喜歡令妃,但也不至于無條件的偏幫知畫,知畫并沒有把那一日太后說的有空來陪陪她老人家,當(dāng)做是客氣話。
經(jīng)常乾隆前腳剛?cè)ド铣?,后腳知畫去了太后老人家宮里,因為晴兒經(jīng)常往書房齋跑的原因太后身邊清冷了不少,如今有了知畫的陪伴,太后也開朗不少,連飯都吃的香些了。
皇帝一般也是要來向太后請安的,順便就和知畫一起留下來陪太后用餐,三個人在一起聊上一會兒,幾乎只要是知畫在,皇帝每次在太后宮里,日日都要待到太陽落山才走。
太后的歡喜身邊人自然也是看在心里了,太后身邊有好幾個老嬤嬤都是從自己還是個貴人的時候,就跟在自己身邊了,說話也算有些分量。
平日里他們把知畫的孝敬看在心里,所以對于令妃收買她們,想要她們說這話的壞話,自然不會答應(yīng),只不過錢還是照收,太后對于自己身邊的人受點外塊倒沒有什么意見,畢竟當(dāng)年自己也干過這些事。
只是太后沒有想到令妃出手如此大方 ,黃金銀子仿佛不要錢一般,想到這些錢的來源,又想到令妃父親的身上剛好有著宮外采辦的職務(wù),太后的眸子暗了暗。
令妃花了錢,又沒辦到事兒,偏偏她收買太后身邊的人,要是被查出來,就算她是后宮妃嬪也要被治罪,這真真是啞巴吃黃連也不敢對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