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把那些沒有人管理和維護的長城叫做野長城,因為不是風景名勝,大多不為人所熟悉,但我覺得這里更接近歷史。懷柔地處燕山山脈,自古就是邊關,附近長城很多,著名的就有慕田峪長城、黃花城水長城。不過與這些商業(yè)味太濃的名勝相比,我更喜歡去游覽這些野長城。
老婆開著她的桑塔納行駛在群山間的公路上,車窗外山巒疊翠、風景宜人。山里的空氣比城里清新多了,也沒有城里那么熱。老婆所知道的一處野長城離橋梓不遠,行車不足一小時就到了,抬頭就能看見長城沿著山脊綿延起伏,一眼看不到盡頭。下車步行大約一刻鐘便進入一個峽谷,谷底有一條小溪,盡管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盛夏了,但走在山谷里身上明顯的感覺一股寒氣,特別是這條溪水更是冰冷刺骨。走出峽谷來到一座山腳下,有一條羊腸小道直通山頂上的長城,兩位老人爬不了山,加上老媽發(fā)現(xiàn)附近草叢里有很多野韭菜,所以他們決定留在山下,老婆要照顧他們,讓我獨自一個人上山。
等我到了山頂衣服都已經(jīng)汗?jié)裢噶?,眼前的城墻相當一部分倒了,散落的墻磚淹沒在雜草叢中,大多數(shù)的烽火臺也殘缺不全了。城墻上的走道損壞嚴重,加上一些破磚亂石堆積著,行走起來很費力,偶爾幾只烏鴉“哇哇”叫著從敵樓和烽火臺里飛出來。經(jīng)過大半個小時的艱難攀登我走進了一座烽火臺,本打算到頂上去看看,結果樓梯道已經(jīng)坍塌了。來到烽火臺的另一邊,原來這個野長城上不止我一個人,有兩男一女在那用手機拍照呢,他們看見我也很驚訝,我主動上前向他們打招呼問好,和他們交談中知道了他們是貴州人,也是在北京打工的。當我問他們怎么會找到這個地方時,他們說特別想看看長城,可慕田峪長城的門票要40多元?一張,像他們這樣的北漂可舍不得,聽說附近有很多長城,他們只是想看長城,哪看不是看呢!
我告訴他們,這看到的才是真正的長城,那些地方現(xiàn)代商業(yè)味太重。反而沒意思。那個女的突然問我:“大哥,孟姜女哭長城是這里嗎?”
“哈哈哈!這個長城距那個長城有一千幾百年歷史呢!我們現(xiàn)在腳下的長城是明朝修建的
一個男的又說:“這樣高大堅固的城墻,又在山頂上,誰還能打得進來??!”
“清兵不就打進來了嗎?”
“是啊,我就是不明白,地勢如此險要,清兵爬上來都難,打進來就更難了。明朝有這么好的防御工事,這么多人,怎么就打不過清兵呢?”?
“清康熙皇帝在位時,有人向他報告,一處長城因年久失修出現(xiàn)損毀,申請朝廷撥款修繕??滴趸貜?’民富國強,軍備整齊,將士驍勇善戰(zhàn),何需長城萬里?!胂?如果明朝政府能夠把國家管理的很好,老百姓安居樂業(yè),軍隊又強大,他不打別人就算不錯了,誰還敢來打他呀!”
明朝末年,由于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全國各地都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政府每天都忙著到處鎮(zhèn)壓,哪還有精力和能力對付外敵,好不容易出了一個令清兵害怕的大將袁崇煥,結果還被自己人給殺了。明朝政府最后也被起義軍推翻。清兵也是利用漢人內亂才有機會打進關內,統(tǒng)治了中國。
“大哥說得對,”三個人都贊同我的觀點:“漢人這么多,如果擰成一股繩,清兵根本就不可能打進來?!?/p>
下山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多鐘,老婆覺得我累了,也就沒去其他地方直接回橋梓。回家后心里很不平靜,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可又不知從何說起。坐在書桌前獨自思索,由于思緒太亂,總覺得理不出一個頭緒來,到晚上才寫出來這段感慨:
垣殘壁斷烏雀啼
澗深水寒游人稀
山外只把盛世歌
墻下猶聞餓鬼泣
苦役含淚怨烽火
壯士舍身拒胡蹄
莫道雄關金湯固
神州遍插青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