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與秦國建交后,獲得了秦國的大量糧食資助,唐國饑荒也被解決,唐國國力漸漸回轉。
此外,唐文帝向秦圣帝請教治國之術,然后回國耐心安撫民眾,大量因為戰(zhàn)亂遷往南宋的百姓聽說唐文帝的賢名和家鄉(xiāng)的災荒解決又重新回歸,大唐的國力迅速恢復。唐文帝安撫了民心,又把精力投入到軍隊當中,打算再次南征。
秦、唐、宋、楚、宣五大帝國已經(jīng)暫時休戰(zhàn),而云中國、北鄭帝國的戰(zhàn)爭卻沒有結束。
北鄭打入歐洲,滅亡安息帝國,奴役歐洲百姓,引起歐洲大起義。許多被安息帝國滅亡的國家借著大起義的名義又重新復國。歐洲國家再一次結成了歐洲聯(lián)盟,北鄭不得民心,被盟軍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而就在此時,北鄭后方的越國人在秦國的幫助下叛亂,復國越國。鄭文帝不得不放棄歐洲,率領大軍回到東方平定了越國。鄭文帝打算將鬧事的秦國也揍一頓,沒想到在秦國境內被大秦的兵車軍團打得潰不成軍,十余萬北鄭精銳騎兵全軍覆沒,鄭文帝的叔叔也死在秦人的弓箭之下。
鄭文帝只好東遷。
而云中國這邊也不安定。
云中康王駕崩后,大兒子宋云和小兒子宋堪為了爭奪王位兵戎相見。宋云由于是從邊境趕回,被身處宋京的宋堪以逸待勞,宋云兵敗逃亡。
宋堪繼承王位,是為云中惠王,惠王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封宋云為云昭君,封地在南云。
后來,宋云里應外合,再次起兵造反,云中惠王被叛徒殺掉。宋云殺弟篡位,是為云中昭王。
昭王即位后,不像惠王那么蠢,昭王將那些背叛惠王的人全部殺掉給惠王陪葬。隨后,云中昭王又表面順從,騙過權臣竇隆,將竇隆騙至大澤游獵,聲稱自己隨后就到。隨后,云中昭王領一支護衛(wèi)軍包圍了游獵場,對竇隆等多位權臣展開了屠殺。
與此同時,另一支護衛(wèi)軍的統(tǒng)領徐威率領護衛(wèi)軍抄了這些權臣的家,凡是干涉過朝政的人員全部誅殺。一凡血洗之后,云中昭王終于坐穩(wěn)了王位。
昭王并不是只對自己人這么狠,他對外人更狠。
云中康王在位期間,任用賢良,殫精竭慮,勵精圖治,使云中國成為強國,開創(chuàng)了康王盛世。而惠王卻懦弱無能,對于宋國的蠻橫條件全部接受,導致民心盡失。
而云中昭王繼位后采用鐵血手段,將宋國派來的使者直接放進油鍋里烹殺,然后將炸得金黃的人肉裝進盤子里星夜馳騁,送到歸葉請宋武帝品嘗。
宋武帝見后勃然大怒,下令征召歸葉訓練的部分宋禁狼師,御駕親征云中國。
但是云中昭王可不是吃素的,昭王立刻率領十七萬王師,北上與宋禁狼師決戰(zhàn)。
宋武帝雖然雄才大略,而且宋將也不差,但是云中昭王手下也能名將如云。徐無幽作戰(zhàn)勇猛,一騎當千,直接以一人之力,同時打石冷、于正、許搭三位大宋猛將。
云中昭王比宋武帝還要膽大,直接率軍上陣殺敵,鼓舞士氣。
最終由于兵力懸殊,王師大敗宋禁狼師。
云中昭王并不打算就這么放過宋武帝,昭王親率一千精騎,奔襲追擊無敵,還讓士兵在馬后面綁上樹枝,使塵土飛揚,制造出十萬大軍追擊的錯覺。讓堂堂宋禁狼師居然被嚇得潰不成軍,人人互相踩踏,被昭王輕松追上。
昭王箭術高超,還時不時逗一下宋軍,昭王大喊道:“寡人要射帶著銀盔的人!”
宋軍將領只顧著逃命,對昭王的話不以為然。三個呼吸之后,一個帶著銀盔的軍官被一箭射下馬。
宋武帝看了之后大驚,連忙躲在隊伍中央。
然后,昭王快馬追到了前面,大喊道:“寡人要射長胡子的人!”
昭王這次只射前面的軍官,軍官們這次也知道了昭王的神射,躲在中間都逃不過,于是長著胡子的軍官都紛紛拔劍割胡子。
三個呼吸之后,一個沒有來得及割胡子的軍官聽到箭矢從旁邊呼嘯而過,被嚇得往左一躲,結果摔下了馬,被后面的士兵踩死。
宋武帝趕緊逃進了樹林里,剩下的人也紛紛沖進樹林,王師的騎兵在樹林外面不敢進去,生怕被埋伏。
云中昭王在樹林的另一頭守著宋武帝出來。他大喊道:“寡人要射第一個出來的人!”
話音剛落,手一放,箭矢像黑白無常的鎖魂鏈一樣被甩了出去,一個騎馬的宋軍軍官剛剛跑出樹林就被迎面而來的箭矢一箭射的人仰馬翻,當場斃命。
昭王又在樹林前面的隱蔽地方等了許久,還沒有人出來,昭王只好悻悻而去。
昭王走后,宋武帝才小心翼翼地帶著士兵們出來,宋武帝見昭王原來的地方有一把弓箭,上面用刀刻著三個字“看上面”。
宋武帝猛的往上面一看,上面居然掛著宋武帝的金盔,上面還插著一支箭。武帝急忙往頭上摸,頭上的金盔果然不見了,旁邊的將領大驚:“原來云中王早就射中您了,我們還以為頭盔是您為了隱藏自己而故意扔掉的!”
宋武帝大怒道:“云中小二竟敢如此羞辱朕!”
“我與云中不共戴天!”
憤怒的聲音響徹平原,將樹上的金盔震得掉了下來,上面還刻著四個字:“饒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