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鶴卿給宣文帝呈上自己的“以仁愛民”的國策之后,宣文帝大喜過望,直呼宋鶴卿名不虛傳,果然是龍?zhí)吨械囊粭l神龍,他在次日上朝時當眾贊揚了宋鶴卿提出的“太學機構(gòu)”和“七科理論”,并且下詔立即執(zhí)行。
天子給予民眾教育權(quán)利,將皇室教育資源賞賜給平民百姓,人們無比興奮,紛紛贊頌陛下乃是千古一帝,圣明之君。
自此,宣文帝也開始向宣天帝一樣受到百姓的全力擁戴,這也是他后來廟號“仁”的由來。
文帝“武功”已有,現(xiàn)見“文治”也成,大喜之下,賞宋鶴卿千斤黃金,封萬戶侯,賜宋國公位,后世稱之為“宋文公”。
宋文公剛剛來到朝廷不到一個月就展示了他無與倫比的才能,宣朝百姓人人傳言:“天佑大宣,降武神星段修挽大廈于傾倒;降文曲星宋鶴卿筑萬世之龍脈。”
宋文公的風頭蓋過了武將代表狂獅星汪越和皇族代表越王夢常,一時間成了大宣段修之后第一功臣。
在宣朝人的神話中,天庭的神皇是天武大帝趙晨曦。傳說趙晨曦是盤古開天辟地萬物之核心,心藏滄海山林,是天生的天地之祖。
神皇以盤古所遺右臂骨為武器,澆灌體內(nèi)盤古洪荒精血,煉制而成絕世神劍,名曰:天訣。
神皇用天訣劍掃平八荒,萬古神帝,敢有不尊者,皆斬之!
神皇一統(tǒng)天地,建立天庭,各路神尊,八方仙圣,九路神靈,有能力者,皆來投奔。神皇一一冊封,自此天庭成型。神皇為盤古后裔,自身法力無人能敵,只憑一指便可粉碎仙魔帝尊,眾路神圣沒有不服者,那傳說中的天訣神劍也被神皇封印于右手腕,不輕易示人。神皇高深莫測,一般不露面,大部分時間都在閉關(guān)養(yǎng)生,只以分身上朝。從遠古到現(xiàn)代的三萬萬年中,神皇自出世起修煉了近四萬八千萬年,道行已過盤古,這四萬八千萬年中,自從建立天庭之后,神皇只出手過三次。
第一次是九靈天圣勾結(jié)琉璃仙尊盜取神皇九魂鞭,得手之后,眾位神仙都來阻擋。奈何九靈天圣手握神器,揮舞神鞭,自動開啟靈場,神鞭所碰之物,皆灰飛煙滅,無數(shù)神圣殞命。幸好關(guān)鍵時刻,神皇出關(guān),從三十三重天俯瞰眾神,一聲怒吼便將那法力無邊的九靈天圣吼得灰飛煙滅,連靈丹都沒有留下。
第二次是逍遙神段修下凡歷練,凡間妖魔之首天蕩魔尊趁機率領(lǐng)妖界大軍包圍逍遙神,逍遙神失去法力,被魔尊斬首,靈體湮滅,靈魂回天狀告魔尊。神皇憐惜逍遙神,破例撥開云霧,將神界面目給凡間觀看,然后從撥開的空間中降下一道神令,命令九天紫雷之首,紫仙雷尊親自下凡,用一道毀滅天地的雷霆將天蕩魔尊劈成灰燼,從此凡間群魔無首,各自占山為王,實力大降。
第三次是佛祖異心分身妖佛謀反,打上天庭凌霄殿,打傷群神,攪亂天界,將天庭一百零八路仙尊帝君打了個遍。后來神皇出手,祭出天決劍,一道劍氣將妖佛斬殺,佛祖為謝罪,自斷雙臂,修養(yǎng)千年。
如此可見,神皇是天庭的絕對統(tǒng)治者,也是三界三十三重天、十八層地獄、四十九朝帝王的至高至上之神,如此以為神帝,在宣朝人的神話中只為兩個人出過手:一位逍遙神段修;一位文遠上神宋鶴卿??梢?,在宣朝人心中,最偉大的人(大臣)有兩個,一文一武,一宋鶴卿一段修。
神皇曾下凡降生天秀大帝趙晨曦,成就萬古神功,而宣文襄帝駕崩后也飛升神界,做了文秀帝君。
海秀三十一年夏天,北方氣候溫暖,多日無雨,氣候干燥。宣文帝急于掃平漠北,于是再次拜大司馬汪越為主帥,越王夢常、百會成、方羽、林宇、張子秋等人為副將,吳王子暉為監(jiān)軍,令其統(tǒng)領(lǐng)十萬四方宣軍立即北上抗敵。
宣文帝對此次北征極為重視,不僅派出四方宣軍全體將士,還封劉子胥為雁安大將軍;封其弟劉晚期為揚威上將軍,令二人統(tǒng)領(lǐng)其本部三萬南安軍,隨同四方宣軍作戰(zhàn)。十三萬精銳全體北上,軍費開銷極大,特別是四方宣軍的裝備為全國上下最精良,這等神兵,每日的開銷極大。宣文帝聽聞宋文公善于計算,會傳說中的神珠算,通常一百個精通算學的人算一個月都算不明白的事情依靠神珠算一日便可算得明明白白。于是文帝又封宋文公為戶部尚書,領(lǐng)尚書院尚書令一職,掌管國庫。
宋文公不負眾望,他仔細算了一下國庫的開銷,發(fā)現(xiàn)國庫每日開銷巨大,當即想到有人挪用經(jīng)費,于是請奏文帝調(diào)查此事。文帝大怒,此刻正是戰(zhàn)時,怎可私自挪用公款?于是賞賜宋文公上皇令,暫時統(tǒng)領(lǐng)逍遙衛(wèi)。汪越的大軍急于出征,宋文公不敢拖延,立即派人逮捕了數(shù)十名牽連到國庫中來的皇室成員和重臣世族。宣文帝不愿仔細調(diào)查,立即令人將其全部處死,并沒收家產(chǎn)。這幾十人平時利用職務(wù)之便,私自挪用國庫銀兩,以施工為由大筆撈錢,通常幾十萬銀子到他們手里只能修個大門。所以被沒收家產(chǎn)之后,國庫頓時充盈無比,文帝大喜過望,喝令汪越立即出征。
汪越是宣文帝繼位之初時就被提拔的名將,此時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年以望六,他知道,如果他此次戰(zhàn)役再不能獲勝的話,那他就無法立足于朝中了。
汪越率領(lǐng)四方宣軍一路北上,在古摩達部落的指引下,向西北方向進軍,直搗北鄭圣地龍城。
龍城是北鄭老巢,鄭皇帝在此祭祀祖宗,大量的精銳囤積在這里。